【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
技术介绍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为了获得平整的路面结构,通常需要将铺设的路面材料进行碾压处理,将其压实、平整后才能通车。同时,为了使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受压能力,在铺设路面时,大多采用了多层铺设的结构。例如公开号为CN10399353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方法”,它是采用在沥青路面的表面洒布橡胶沥青,形成橡胶沥青层,在橡胶沥青层上铺设碎石,形成碎石层,然后在碎石层上铺设乳化沥青层来实现。这种结构的路面虽然具有较好的粘接强度和防水性,但是,承重能力还是显得不足,容易在重车经过的情况下产生裂纹。不仅如此,由于现目前的路面结构不仅仅是单一的道路,常常还伴随着与其他管网的交叉,例如电缆网络、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等,大多都采用了掩埋在路基下方,因此在铺设道路时还需要考虑内部管道的安装和安全。例如公开号为CN10183185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内设过路管道的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法”,它是在道路基层上面铺设一层钢筋网片,在钢筋网片下垫混凝土垫块,以此形成对管网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依次包括路基(1)、垫层(2)、底基层(3)、上基层(4)和面层(5),其特征是:所述底基层(3)包括沿垫层(2)排布的骨架(31)和侧向连接相邻骨架(31)的连接件(33),所述骨架(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扣接单元(313)和第二扣接单元(314);相邻骨架(31)之间的第一扣接单元(313)和第二扣接单元(314)相互扣接的组合结构嵌于垫层(2)或垫层(2)与路基(1)共同形成的凹槽(11),并在内部包围形成管网通道(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依次包括路基(1)、垫层(2)、底基层(3)、上基层(4)和面层(5),其特征是:所述底基层(3)包括沿垫层(2)排布的骨架(31)和侧向连接相邻骨架(31)的连接件(33),所述骨架(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扣接单元(313)和第二扣接单元(314);相邻骨架(31)之间的第一扣接单元(313)和第二扣接单元(314)相互扣接的组合结构嵌于垫层(2)或垫层(2)与路基(1)共同形成的凹槽(11),并在内部包围形成管网通道(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扣接单元(313)包括在骨架(31)朝向垫层(2)的一侧表面凸出设置的第一接板(3131)和第一限位板(3132);所述第二扣接单元(314)包括与第一接板(3131)远离第一限位板(3132)一侧的表面抵接的第二接板(3141)、与第一限位板(3132)远离第一接板(3131)的一侧的表面抵接的第二限位板(3142)以及连接第二接板(3141)和第二限位板(3142)的连板(3143),所述第二接板(3141)与骨架(31)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骨架(31)靠近第一限位板(3132)的内侧表面向内凸出设置,且凸出部分于与第一限位板(3132)之间形成第一补偿槽(315),所述第二限位板(3142)的一端呈弧状弯曲,所述第二限位板(3142)的一端与第一补偿槽(315)的其中一个内表面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接板(3141)朝向第一接板(3131)的一侧表面凸出设置有限位卡凸(316),所述第一接板(3131)的表面设置有与限位卡凸(316)配合的卡槽(317),所述限位卡凸(316)包括相互垂直的导向凸棱(3161)和限位凸棱(3162),其中导向凸棱(31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前,方国平,张少爱,陈福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坤宇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