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永华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找正钥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326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找正钥匙,包括设于门框本体上的锁孔,所述锁孔外缘处设置有第一环形磁块;还包括有钥匙组件,其中,所述钥匙组件包括套筒、与锁孔相匹配的钥匙头、钥匙柄以及第二环形磁块,其中,所述套筒成型有朝其前端方向延伸贯穿的容纳腔且所述钥匙头设于容纳腔中,所述钥匙柄的连杆端延伸贯穿套筒尾端与位于容纳腔中的钥匙头尾端相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环形磁块固定于套筒前端的开口处且相靠近的第一环形磁块和第二环形磁块相磁性连接;所述钥匙头随钥匙柄的推拉动作而在套筒内腔中往复移动,以使钥匙头伸出或缩回套筒内腔;本方案的钥匙组件具有成本低、简单易懂、适用面广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找正钥匙
本技术涉及生活家居的
,尤其是指一种自动找正钥匙。
技术介绍
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部分老龄人出现有手颤的症状,在拿取物品的时候,手会不由自主出现颤动,尤其是在当今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的情况,此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其中,空巢老龄人外出回家时,手拿普通钥匙出现不由自主地颤动,无法快速将钥匙插入锁孔中实现开门操作,而在这种状态下的老人显得非常无助,只能一次次去尝试着将颤动的钥匙插入锁孔中,耗费大量的经历;其次,老龄人对于电子产品接受能力弱,不会使用电子智能锁,而且造价成本非常高。另外,对于一些盲人患者,钥匙开门的方式对于他们来说更加困难,只能一只手摸索感知,另一只手拿钥匙不断试探,尝试着将钥匙插入锁孔中,同样,这个过程也是非常的痛苦无助的。为此,如何能够实现低成本、适用面广、操作简单的将钥匙插入锁孔中,让老龄人、手部并发症患者、盲人快速学会使用,是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操作简单、能够快速插入钥匙的自动找正钥匙。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找正钥匙,包括设于门框本体上的锁孔,所述锁孔外缘处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找正钥匙,包括设于门框本体(100)上的锁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孔(2)外缘设置有第一环形磁块(3);还包括有钥匙组件,其中,所述钥匙组件包括套筒(11)、与锁孔(2)相匹配的钥匙头(12)、钥匙柄(13)以及第二环形磁块(14),其中,所述套筒(11)成型有一前端开口的容纳空腔且所述钥匙头(12)设于容纳空腔中,所述钥匙柄(13)的连杆端(131)延伸贯穿套筒(11)尾端与位于容纳空腔中的钥匙头(12)尾端相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环形磁块(14)固定于套筒(11)前端的开口处且相靠近的第一环形磁块(3)和第二环形磁块(14)相磁性连接;所述钥匙头(12)随钥匙柄(13)的推拉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找正钥匙,包括设于门框本体(100)上的锁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孔(2)外缘设置有第一环形磁块(3);还包括有钥匙组件,其中,所述钥匙组件包括套筒(11)、与锁孔(2)相匹配的钥匙头(12)、钥匙柄(13)以及第二环形磁块(14),其中,所述套筒(11)成型有一前端开口的容纳空腔且所述钥匙头(12)设于容纳空腔中,所述钥匙柄(13)的连杆端(131)延伸贯穿套筒(11)尾端与位于容纳空腔中的钥匙头(12)尾端相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环形磁块(14)固定于套筒(11)前端的开口处且相靠近的第一环形磁块(3)和第二环形磁块(14)相磁性连接;所述钥匙头(12)随钥匙柄(13)的推拉动作而在套筒(11)内腔中往复移动,以使钥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华许上智陈瑤瑤朱家贤郑景曦
申请(专利权)人:郑永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