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抗滑支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17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河岸滑坡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岸抗滑支挡结构,包括灌注桩板墙;所述的灌注桩板墙包括多个灌注桩,所述的灌注桩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嵌固段和悬臂段,所述的嵌固段位于地面下方,悬臂段位于地面上方;相邻的灌注桩之间设置多块桩间挡土板,多块桩间挡土板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板,最上一块桩间挡土板顶部与灌注桩顶部平齐;位于地面以上的桩间挡土板底部分别设置泄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河岸抗滑支挡结构,通过灌注桩板墙的治理工程构件,在满足抗滑支挡的要求下,通过加装在抗滑桩板墙上的挑流肋有效实现防河水冲刷的需求,同时挑流肋与抗滑桩一体浇筑实现真正的统一体,具有施工安全性、快速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岸抗滑支挡结构
本技术属于河岸滑坡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河岸抗滑支挡结构。
技术介绍
在滑坡的形成过程中,前缘受河水冲刷导致垮塌并牵引中后部滑动是其最主要最直接的引发因素,因此对滑坡的治理尤其是前缘临河侧就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滑坡前缘临河侧开挖抗滑桩必然面对开挖极其困难(河床多分布粒径1-2m以上且质地坚硬的大漂石)、排水难度极大(临河侧坑内地下水丰富,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排水工程量大大增加)、安全保障困难(抗滑桩内护壁难度增大,安全隐患增加)和工程基础易受河水掏蚀导致治理效果大打折扣等一系列问题,针对滑坡前缘临河侧这种特殊条件,现有施工方案多以河岸钢筋石笼、大块石护岸、上部挡土墙或矩形抗滑桩为主,具有工程类型多样、结构复杂、施工程序繁琐和治理效果欠佳等特点。针对滑坡前缘临河侧工程,目前较常见的技术方案为临河侧抛大块石(粒径>0.5m),抛大块石高度以满足设计洪水位要求为准,同时在前缘适当位置开挖埋入式矩形抗滑桩以满足前缘支挡要求,保证滑坡体稳定性,桩内侧为满足校核洪水位的冲刷,常设计M10浆砌块石护坡工程,采用台阶基础和视地形条件设置一定坡比(以1:0.75、1:1较常见),台阶尺寸以0.5m宽和0.5m高居多,接抗滑桩桩顶处往往设置宽2.5m的操作平台,见附图5。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治理工程类型多样,导致技术工种增加、施工协调难度增大、材料供应难度加大、施工周期延长、施工成本增加及安全隐患增大等一系列问题;(2)治理工程效果一般,在位于校核洪水位时,洪水首先冲刷的是临河侧大块石与抗滑桩间坡体,一旦持续冲刷该部分坡体较导致抗滑桩桩前土体的流失导致桩前抗力的不足,从而对抗滑桩工程形成潜在隐患,间接影响治理工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河岸抗滑支挡结构,同步解决抗滑支挡及河岸防冲,保证治理工程安全快速地完工,并且保证治理工程效果。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河岸抗滑支挡结构,包括灌注桩板墙;所述的灌注桩板墙包括多个灌注桩,所述的灌注桩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嵌固段和悬臂段,所述的嵌固段位于地面下方,悬臂段位于地面上方;相邻的灌注桩之间设置多块桩间挡土板,多块桩间挡土板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板,最上一块桩间挡土板顶部与灌注桩顶部平齐;位于地面以上的桩间挡土板底部分别设置泄水管。至少一块桩间挡土板位于嵌固段之间。灌注桩板墙与河岸接触的一侧为内侧,相反的一侧为外侧,每根所述的灌注桩外侧均设置一道挑流肋,挑流肋为柱体结构,挑流肋一侧固定在灌注桩上,另一侧设有挑流斜面,所述的挑流斜面迎向水流方向,挑流斜面垂直设置。所述的挑流肋下端固定在灌注桩的嵌固段上,上端固定在悬臂段上。所述的灌注桩板墙内侧还设有板后反滤层,所述的泄水管后端位于板后反滤层内,泄水管的后端设置反滤钢丝球。本技术采用悬臂式圆形灌注抗滑桩,悬臂式圆形灌注抗滑桩板墙连挑流肋作为一种整体工程结构,挑流肋主要是通过伸出的三角形混凝土墩将河水挑离治理工程部位,且在挑流肋中间位置形成静水区可有效提高挑流肋中间部位防冲能力,从而达到整体提高治理工程防冲能力的效果。由于悬臂式圆形灌注抗滑桩采用的是机械冲击成孔工艺,较矩形抗滑桩采用人工挖孔有较大区别,大大提高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杜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工作时间,使之整个治理工程具有施工安全性、快速性的特点。本技术提供的河岸抗滑支挡结构,通过灌注桩板墙的治理工程构件,在满足抗滑支挡的要求下,通过加装在抗滑桩板墙上的挑流肋有效实现防河水冲刷的需求,同时挑流肋与抗滑桩一体浇筑实现真正的统一体,具有施工安全性、快速性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灌注桩板墙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灌注桩板墙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挑流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挑流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方案典型设计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受滑坡临河侧施工场地条件限制及施工安全要求,本专利技术采用悬臂式圆形灌注抗滑桩板墙结构,以某滑坡治理工程为例,具体设计方案及图件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河岸抗滑支挡结构,包括灌注桩板墙;所述的灌注桩板墙包括多个灌注桩,所述的灌注桩板墙包括多个灌注桩,灌注桩为悬臂式圆形灌注抗滑桩。所述的灌注桩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嵌固段2和悬臂段1,所述的嵌固段2位于地面下方,悬臂段1位于地面上方;相邻的灌注桩之间设置多块桩间挡土板3,多块桩间挡土板3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板,最上一块桩间挡土板3顶部与灌注桩顶部平齐;本实施例有一块桩间挡土板3位于嵌固段2之间。位于地面以上的桩间挡土板3底部分别设置泄水管4。地面上的每块桩间挡土板3底部分别设置三列的PVC管作为泄水管4,坡率5%,所述的灌注桩板墙内侧还设有板后反滤层7,所述的泄水管4后端位于板后反滤层7内,泄水管4的后端设置反滤钢丝球5,并回填压实。灌注桩和桩间挡土板3均为C30钢筋混凝土结构。灌注桩板墙与河岸接触的一侧为内侧,即图上推力方向所在一侧,相反的一侧为外侧。考虑到滑坡前缘临河侧治理工程易受河水掏蚀导致工程失效概率增大的情况,如图3和图4所示,每根所述的灌注桩外侧均设置一道挑流肋6,挑流肋6为柱体结构,挑流肋6一侧固定在灌注桩上,另一侧设有挑流斜面61,所述的挑流斜面61迎向水流方向,挑流斜面61垂直设置。在图3上可见,挑流肋6俯视图上可见,左边窄右边宽,上为斜边,下为半圆形;挑流肋6采用半埋入式,所述的挑流肋6下端固定在灌注桩的嵌固段2上,上端固定在悬臂段1上露出地面,采用C30混凝土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河岸抗滑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注桩板墙;所述的灌注桩板墙包括多个灌注桩,所述的灌注桩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嵌固段和悬臂段,所述的嵌固段位于地面下方,悬臂段位于地面上方;相邻的灌注桩之间设置多块桩间挡土板,多块桩间挡土板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板,最上一块桩间挡土板顶部与灌注桩顶部平齐;位于地面以上的桩间挡土板底部分别设置泄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河岸抗滑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注桩板墙;所述的灌注桩板墙包括多个灌注桩,所述的灌注桩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嵌固段和悬臂段,所述的嵌固段位于地面下方,悬臂段位于地面上方;相邻的灌注桩之间设置多块桩间挡土板,多块桩间挡土板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板,最上一块桩间挡土板顶部与灌注桩顶部平齐;位于地面以上的桩间挡土板底部分别设置泄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岸抗滑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块桩间挡土板位于嵌固段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河岸抗滑支挡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刘桃马真贵冯华峰杨明富李江廖黎韦童龙云梁波吕洪旭李强向波熊平华王庭勇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