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60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蹬结构:包括有脚蹬本体和转动轴;所述脚蹬本体上包括有横向贯穿脚蹬本体的通孔结构,所述转动轴配合套置在通孔结构内部,且转动轴相对于脚蹬本体转动设置;所述脚踏本体上设置有U型的脚踏面,所述脚踏面上设置有与脚踏面形状相配合的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上设置有多边形结构的防滑突起;所述防滑结构为耐磨橡胶材质;所述防滑结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脚踏面上设置有与防滑结构的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防滑结构的凸起设置在脚踏面的凹槽内;所述防滑结构下表面粘接设置在脚踏面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蹬结构,本脚蹬结构设计合理,方便省力,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蹬结构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蹬结构。
技术介绍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脚蹬作为自行车的一部分,是踩在脚底下的一个等臂杠杆。它被中间的轴平分成两个部分,两边的距离一样。目前所使用的自行车脚蹬,结构为一个可安装于自行车链轮曲柄上的脚蹬轴,以及一个可旋转的支撑于脚蹬轴上的方框形脚蹬体。而现在自行车脚蹬的设计上常常出现脚踏脚蹬时费力和脚蹬使用时间长了后出现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蹬结构,该脚蹬轻便省力,解决了脚蹬使用时间长了后的磨损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蹬结构:包括有脚蹬本体和转动轴;所述脚蹬本体上包括有横向贯穿脚蹬本体的通孔结构,所述转动轴配合套置在通孔结构内部,且转动轴相对于脚蹬本体转动设置;所述脚蹬本体上设置有U型的脚踏面,所述脚踏面上设置有与脚踏面形状相配合的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上设置有防滑突起,增强脚底与脚蹬之间的摩擦力,使人们在蹬脚蹬时更加省力;所述防滑结构为耐磨橡胶材质;所述防滑结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包括有倒齿,所述脚踏面上设置有与防滑结构的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防滑结构的凸起设置在脚踏面的凹槽内;所述防滑结构下表面粘接设置在脚踏面的上,通过防滑结构保护了脚踏面不会被磨损,可以更换防滑结构来保持脚蹬的长久使用。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与脚蹬本体上的通孔结构同轴设置;所述转动轴依次包括有连接端、滚珠挡台和固定端;所述连接端大于固定端的轴径;所述连接端与自行车齿轮曲柄螺纹连接设置,所述连接端设置有用于拆卸脚蹬的内五边形限位孔;所述脚蹬本体上的通孔结构两端包括有第一滚珠挡碗和第二滚珠挡碗,所述滚珠挡台与第一滚珠挡碗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与第一空腔尺寸相对应滚珠,且滚珠滚动设置在第一空腔内部;所述转动轴固定端螺纹连接设置有脚蹬挡,所述脚蹬挡通过紧固螺纹固定在转动轴的固定端;所述脚蹬挡与第二滚珠挡碗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与空腔尺寸相对应的滚珠,且滚珠滚动设置在第二空腔内;通过设置有两个滚动结构,使转动轴与通孔结构始终保持同轴滚动,避免了脚蹬使用时间长了后转动轴与通孔结构不同轴所带来的隐患。进一步地,所述脚蹬本体上的通孔结构进口端设置有与转动轴轴径相配合的挡尘箍,所述脚蹬本体上的通孔结构的出口端设置有凹槽,所示凹槽上相配合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防尘盖,设置有挡尘箍和防尘盖可以防止外界灰尘竟然通孔结构内,使滚珠脏污,从而影响使用。进一步地,所述脚蹬本体的材质为PVC塑料材质,且脚蹬本体通过塑料注塑工艺一体制成。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蹬结构,本脚蹬结构设计合理,方便省力,通过在脚踏面上安装有防滑结构,能够在满足脚与脚蹬之间有较大的摩擦力的同时,也能够防止脚蹬磨损;通过设置有两个滚动结构,使转动轴与通孔结构始终保持同轴滚动,避免了脚蹬使用时间长了后转动轴与通孔结构不同轴心所带来的隐患。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脚蹬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脚蹬剖面通孔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转动轴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脚蹬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4,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蹬结构:包括有脚蹬本体1和转动轴2;所述脚蹬本体1上包括有横向贯穿脚蹬本体1的通孔结构11,所述转动轴2配合套置在通孔结构11内部,且转动轴2相对于脚蹬本体1转动设置;所述脚蹬本体1上设置有U型的脚踏面12,所述脚踏面12上设置有与脚踏面12形状相配合的防滑结构13;所述防滑结构13上设置有多边形结构的防滑突起131,所述防滑突起131使脚踏面12凹凸不平,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强脚底与脚蹬之间的摩擦力,使人们在蹬脚蹬时更加省力。所述防滑结构13为耐磨橡胶材质;所述防滑结构13下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包括有倒齿,所述脚踏面12上设置有与防滑结构13的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防滑结构13的凸起设置在脚踏面12的凹槽内;所述防滑结构13下表面粘接设置在脚踏面12的上,设置有防滑结构13来隔绝脚底与脚踏面12,能够有效保护脚蹬面12不会被磨损,在防滑结构13磨损后可以直接更换防滑结构13来保持脚蹬的长久使用。所述转动轴2与脚蹬本体1上的通孔结构11同轴设置;所述转动轴2依次包括有连接端21、滚珠挡台22和固定端23;所述连接端21大于固定端23的轴径;所述连接端21与自行车齿轮曲柄螺纹连接设置,所述连接端21设置有用于拆卸脚蹬的内五边形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作用在于固定转动轴2不动,用套筒扳手拆卸紧和安装紧固螺母25;所述脚蹬本体1上的通孔结构11两端设置有第一滚珠挡碗121和第二滚珠挡碗122,所述滚珠挡台22与第一滚珠挡碗121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与第一空腔尺寸相对应滚珠24,且滚珠24滚动设置在第一空腔内部;所述转动轴固定端23螺纹连接设置有脚蹬挡26,所述脚蹬挡26通过紧固螺纹25固定在转动轴的固定端23;所述脚蹬挡26与第二滚珠挡碗122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与空腔尺寸相对应的滚珠24,且滚珠24滚动设置在第二空腔内,通过设置有两个滚动结构,使转动轴2与通孔结构11始终保持同轴滚动,避免了脚蹬使用时间长了后转动轴与通孔结构11不同轴心所带来的隐患。所述脚蹬本体1上的通孔结构11进口端设置有与转动2轴轴径相配合的挡尘箍27,所述脚蹬本体1上的通孔结构11的出口端设置有凹槽113,所示凹槽113上相配合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防尘盖,设置有挡尘箍27和防尘盖可以防止外界灰尘竟然通孔结构11内,使滚珠24脏污,从而影响使用。所述脚蹬本体1的材质为PVC塑料材质,且脚蹬本体1通过塑料注塑工艺一体制成。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脚蹬本体(1)和转动轴(2);所述脚蹬本体(1)上包括有横向贯穿脚蹬本体(1)的通孔结构(11),所述转动轴(2)配合套置在通孔结构(11)内部,且转动轴(2)相对于脚蹬本体(1)转动设置;所述脚蹬本体(1)上设置有U型的脚踏面(12),所述脚踏面(12)上设置有与脚踏面(12)形状相配合的防滑结构(13);所述防滑结构(13)上设置有防滑突起(131);所述防滑结构(13)为耐磨橡胶材质;所述防滑结构(13)下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包括有倒齿,所述脚踏面(12)上设置有与防滑结构(13)的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防滑结构(13)的凸起设置在脚踏面(12)的凹槽内;所述防滑结构(13)下表面粘接设置在脚踏面(12)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脚蹬本体(1)和转动轴(2);所述脚蹬本体(1)上包括有横向贯穿脚蹬本体(1)的通孔结构(11),所述转动轴(2)配合套置在通孔结构(11)内部,且转动轴(2)相对于脚蹬本体(1)转动设置;所述脚蹬本体(1)上设置有U型的脚踏面(12),所述脚踏面(12)上设置有与脚踏面(12)形状相配合的防滑结构(13);所述防滑结构(13)上设置有防滑突起(131);所述防滑结构(13)为耐磨橡胶材质;所述防滑结构(13)下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包括有倒齿,所述脚踏面(12)上设置有与防滑结构(13)的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防滑结构(13)的凸起设置在脚踏面(12)的凹槽内;所述防滑结构(13)下表面粘接设置在脚踏面(12)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脚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与脚蹬本体(1)上的通孔结构(11)同轴设置;所述转动轴(2)依次包括有连接端(21)、滚珠挡台(22)和固定端(23);所述连接端(21)大于固定端(23)的轴径;所述连接端(21)与自行车齿轮曲柄螺纹连接设置,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直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