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玩具插接组件的基础元件及玩具插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79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玩具插接组件的基础元件及玩具插接组件,基础元件包括本体构件,本体构件至少一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本体构件另外的至少一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块,凹槽和凸块从本体构件侧面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凸块与凹槽形状匹配且可卡设在凹槽内部;本体构件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外凸的榫头,榫头平行于顶面的剖面形状为圆形,榫头垂直于端面的剖面形状与凹槽形状匹配;本体构件的另一端面设置有榫槽,榫槽沿垂直凹槽方向贯通本体构件的端面,榫槽的形状与凹槽形状相同;一个基础元件的榫头插入另一基础元件的榫槽或凹槽后,榫头与榫槽或凹槽吻合且可在榫槽或凹槽内转动。通过基础元件之间的插接能够形成多种造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玩具插接组件的基础元件及玩具插接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需附加元件可装配的玩具
,尤其涉及一种玩具插接组件的基础元件及玩具插接组件。
技术介绍
插接类玩具通过使用者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将不同元件组装在一起,从而形成例如动物、车辆或者机器人等具有具体形状的物品。在此作为一种游戏的工具,恰到好处地实现了知识性与乐趣性的功能。授权公告号为CN2664744U名称为“适用于装饰及玩具的积木构件”的技术专利,参见图1,具体公开了上述的积木构件通过构件之间的凹形1’和凸形2’的配合,从而实现不同积木构件之间的互连。授权公告号为CN201510757U名称为“点阵积木”的技术专利,参见图2,具体公开了上述的点阵积木通过积木的凸块3’和凹槽4’之间的配合,实现积木侧壁与积木侧壁的互连,通过端面上的插接柱5’和方形的插接孔从而实现积木之间的首尾相连。现有技术中的积木利用凹凸配合实现了积木与积木侧壁的互连,以及利用插接头与插接孔配合实现了首尾的互连。使用上述积木插接形成的造型有限,并且造成例如身体部件等装扮元件附连在其上的位置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玩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玩具插接组件的基础元件,包括本体构件(11),本体构件(11)为具有至少三个侧面和两个端面的多面体,本体构件(11)至少一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12),本体构件(11)另外的至少一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块(13),凹槽(12)和凸块(13)从本体构件(11)侧面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凸块(13)与凹槽(12)形状匹配且可卡设在凹槽(12)内部;其特征在于:本体构件(11)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外凸的榫头(14),榫头(14)平行于端面的剖面形状为圆形,榫头(14)垂直于端面的剖面形状与凹槽(12)剖面形状匹配;本体构件(11)的另一端面设置有榫槽(15),榫槽(15)贯通本体构件(1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玩具插接组件的基础元件,包括本体构件(11),本体构件(11)为具有至少三个侧面和两个端面的多面体,本体构件(11)至少一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12),本体构件(11)另外的至少一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块(13),凹槽(12)和凸块(13)从本体构件(11)侧面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凸块(13)与凹槽(12)形状匹配且可卡设在凹槽(12)内部;其特征在于:本体构件(11)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外凸的榫头(14),榫头(14)平行于端面的剖面形状为圆形,榫头(14)垂直于端面的剖面形状与凹槽(12)剖面形状匹配;本体构件(11)的另一端面设置有榫槽(15),榫槽(15)贯通本体构件(11)的端面,榫槽(15)的剖面形状与凹槽(12)剖面形状相同;一个基础元件的榫头(14)插入另一基础元件的榫槽(15)或凹槽(12)后,榫头(14)与榫槽(15)或凹槽(12)吻合且可在榫槽(15)或凹槽(12)内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插接组件的基础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凸块(13)和榫槽(15)的剖面形状均为燕尾状,榫头(14)垂直于端面的剖面形状为燕尾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插接组件的基础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构件(11)为具有四个侧面的方柱状,本体构件(11)的四侧面其中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置凹槽(12),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希凡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天之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