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971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包括阀座、设于阀座中的混合腔、分别与混合腔连通的进气腔、进液腔和出料腔,气液混合装置还包括活动的穿设于阀座和混合腔中的阀芯,阀芯包括用于抵触进液腔的内侧周部以阻止液体进入混合腔中的第一端部,第一端部抵触进液腔时,阀芯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穿出混合腔且进入进液腔的长度为d,其中0≤d≤3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气液混合装置,使控制液体是否进入混合腔的第一端部与混合腔之间保持较近的距离,即便混合腔和进液腔的连通处产生负压,也能够保证液体在和气体持续混合时始终充满进液腔,从而保证混合时液体流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液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气体和液体混合时,一般是分别通过进气口和进液口进入混合腔中的,进气口和进液口则分别连通进气管道和进液管道。液体的开关阀一般装在进液管道上,开关阀的位置离混合点较远,持续混合时,由于进液口处产生负压,会出现开关阀后的进液管道中液体不满管的情况,进而影响混合时液体流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液混合装置,能够保证液体在和气体持续混合时始终充满进液腔,从而保证混合时液体流量的稳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包括阀座、设于所述阀座中的混合腔、分别与所述混合腔连通的进气腔、进液腔和出料腔,所述气液混合装置还包括活动的穿设于所述阀座和所述混合腔中的阀芯,所述阀芯包括用于抵触所述进液腔的内侧周部以阻止液体进入所述混合腔中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抵触所述进液腔时,所述阀芯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穿出所述混合腔且进入所述进液腔的长度为d,其中0≤d≤3mm。优选地,所述混合腔呈圆柱形,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料腔均呈锥形,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料腔均沿靠近所述混合腔的方向逐渐锥形收缩。更优选地,所述进气腔、所述混合腔、所述出料腔均同轴延伸。更优选地,所述进液腔沿远离所述混合腔的方向包括依次连通的呈锥形的用于抵触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腔、呈圆柱形的第二腔、呈锥形的第三腔、呈圆柱形的第四腔;所述第二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四腔的直径,所述第一腔沿远离所述混合腔的方向逐渐锥形收缩,所述第三腔沿远离所述混合腔的方向逐渐锥形张开。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一腔同轴延伸,所述阀芯和所述进液腔位于所述混合腔径向的两侧。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三腔、所述第四腔均同轴延伸。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气液混合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腔的内侧周部之间的第一密封件。优选地,所述气液混合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之间的第二密封件。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一种气液混合装置,第一端部抵触进液腔时,设置阀芯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穿出混合腔且进入进液腔的长度为d,其中0≤d≤3mm,使控制液体是否进入混合腔的第一端部与混合腔之间保持较近的距离,即便混合腔和进液腔的连通处产生负压,也能够保证液体在和气体持续混合时始终充满进液腔,从而保证混合时液体流量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阀座;2、混合腔;3、进气腔;4、进液腔;41、第一腔;42、第二腔;43、第三腔;44、第四腔;5、出料腔;6、阀芯;61、第一端部;7、第一密封件;8、第二密封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所示,上述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包括阀座1、设于阀座1中的混合腔2、分别与混合腔2连通的进气腔3、进液腔4和出料腔5。在本实施例中,混合腔2呈圆柱形,进气腔3和出料腔5均呈锥形。进气腔3位于混合腔2的左边(参见图1所示,图1中的左即为这里的左),出料腔5则位于混合腔2的右边。进气腔3从左向右逐渐锥形收缩,直至与混合腔2的左侧连通;出料腔5从右向左逐渐锥形收缩,直至与混合腔2的右侧连通。进气腔3、混合腔2、出料腔5均同轴延伸,其轴心线沿水平方向分布。气液混合装置还包括活动的穿设于阀座1和混合腔2中的阀芯6,阀芯6包括用于抵触进液腔4的内侧周部以阻止液体进入混合腔2中的第一端部61。第一端部61抵触进液腔4时,阀芯6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穿出混合腔2且进入进液腔4的长度为d,其中0≤d≤3mm。通过这个设置,使控制液体是否进入混合腔2的第一端部61与混合腔2之间保持较近的距离,即便混合腔2和进液腔4的连通口处产生负压,也能够保证液体在和气体持续混合时始终充满进液腔4,从而保证混合时液体流量的稳定性。当d为0时,第一端部61抵触在进液腔4和混合腔2的连通口处,用于阻止液体进入混合腔2中,此时,液体能布满整个进液腔4,当阀芯6远离该连通口时,进液腔4中也不会由于连通口处产生的负压导致液体在持续混合时不能布满进液腔4。第一端部61对进液腔4中的液体起到了开关阀的作用,通过控制d的大小,即能够控制开关阀与混合腔2保持较近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进液腔4沿远离混合腔2的方向包括依次连通的呈锥形的用于抵触第一端部61的第一腔41、呈圆柱形的第二腔42、呈锥形的第三腔43、呈圆柱形的第四腔44。第二腔42的直径小于第四腔44的直径,通过这个设置,液体能够以较高的速度进入混合腔2中,实现与气体的充分混合,提高气液混合的效果。第一腔41沿远离混合腔2的方向逐渐锥形收缩,用于使第一端部61抵触在第一腔41的内侧周部上,以阻止液体进入混合腔2中。第三腔43则沿远离混合腔2的方向逐渐锥形张开,用于连通第二腔42和第四腔44。第一腔41、第二腔42、第三腔43、第四腔44均同轴延伸,其轴心线沿竖直方向分布。第一端部61位于阀芯6的下端(参见图1所示,图1中的下即为这里的下),阀芯6与第一腔41同轴延伸,阀芯6的上端和进液腔4则位于混合腔2径向的两侧。阀芯6的上端穿出阀座1,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阀芯6上下运动,使阀芯6通过第一端部61控制液体是否进入混合腔2中。该驱动机构可以是气缸或油缸。气液混合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端部61与第一腔41的内侧周部之间的第一密封件7。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密封件7为密封圈,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7,在第一端部61通过第一密封件7抵触第一腔41时,能够保证混合腔2和第一腔41之间的密封效果,有效的阻止液体进入混合腔2中。气液混合装置还包括设于阀芯6与阀座1之间的第二密封件8。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密封件8为套设于阀芯6上的密封圈,通过设置第二密封件8,能够阻止混合腔2中的介质泄露至外部。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设于所述阀座中的混合腔、分别与所述混合腔连通的进气腔、进液腔和出料腔,所述气液混合装置还包括活动的穿设于所述阀座和所述混合腔中的阀芯,所述阀芯包括用于抵触所述进液腔的内侧周部以阻止液体进入所述混合腔中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抵触所述进液腔时,所述阀芯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穿出所述混合腔且进入所述进液腔的长度为d,其中0≤d≤3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设于所述阀座中的混合腔、分别与所述混合腔连通的进气腔、进液腔和出料腔,所述气液混合装置还包括活动的穿设于所述阀座和所述混合腔中的阀芯,所述阀芯包括用于抵触所述进液腔的内侧周部以阻止液体进入所述混合腔中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抵触所述进液腔时,所述阀芯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穿出所述混合腔且进入所述进液腔的长度为d,其中0≤d≤3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呈圆柱形,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料腔均呈锥形,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料腔均沿靠近所述混合腔的方向逐渐锥形收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所述混合腔、所述出料腔均同轴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腔沿远离所述混合腔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周卫林杨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