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培章专利>正文

一种通过涂抹乳房治疗乳腺疾病的膏霜配方及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06971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1:37
一种通过涂抹乳房治疗乳腺疾病的膏霜配方及制备方法,中药膏霜配方由下列成分组成,且各组重量配比为:柴胡10份;香附10份;枳壳15份;佛手10份;薄荷6份;桂枝12份;赤芍8份;三棱15份;莪术10份;水蛭12份;牡丹皮10份;元胡8份;王不留行15份;路路通10份;半夏10份;木鳖子6份;鹿角帽8份;阿魏10份;浙贝母15份;甘草15份;制备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烘干研磨成粉后混合成中药粉剂。中药提纯药油,后下超细药粉备用,容器中加入马油,鸵鸟油,融化到120度以上加入中药油,冷却到80度加入后下药粉,经杀菌处理冷却后罐装得到本膏霜产品。每晚睡前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膏霜均匀涂抹在乳腺疾病患者乳房外部并按摩10分钟,10天为一疗程。能有效调理治疗乳腺肿胀、小叶增生、结节、纤维瘤症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涂抹乳房治疗乳腺疾病的膏霜配方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特别涉及一种通过涂抹乳房外部治疗乳腺疾病,乳腺小叶增生,纤维瘤、肿胀结节的中药膏霜配方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乳腺疾病是源于乳腺腺体、脂肪、淋巴、血管、乳头等乳腺相关组织的疾病。乳腺疾病包括乳腺炎症性疾病、乳腺良性病变、乳腺恶性肿瘤、先天发育异常及男性乳腺发育等。乳房肿胀及小叶增生是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变,均占乳房疾病中的70%左右,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的妇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涂抹乳房治疗乳腺疾病的膏霜配方及制备方法,中药膏霜配方由下列成分组成,且各组重量配比为:柴胡10份;香附10份;枳壳15份;佛手10份;薄荷6份;桂枝12份;赤芍8份;三棱15份;莪术10份;水蛭12份;牡丹皮10份;元胡8份;王不留行15份;路路通10份;半夏10份;木鳖子6份;鹿角帽8份;阿魏10份;浙贝母15份;甘草15份;制备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烘干研磨成粉后混合成中药粉剂。中药提纯药油,后下超细药粉备用,容器中加入马油,鸵鸟油,融化到120度以上加入中药油,冷却到80度加入后下药粉,经杀菌处理冷却后罐装得到本膏霜产品。每晚睡前将本专利技术所述膏霜均匀涂抹在乳腺疾病患者乳房外部并按摩10分钟,10天为一疗程。能有效调理治疗乳腺肿胀、小叶增生、结节、纤维瘤症状。本专利技术中药膏霜配方成分药理分析: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香附,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本品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和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枳壳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枳壳性苦、辛、酸、温,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本草纲目》:枳实、枳壳,气味功用俱同,上世亦无分别,魏、晋以来,始分实、壳之用。洁古张氏,东垣李氏,又分治高治下之说。大抵其功皆能利气,气下则痰喘止,气行则痞胀消,气通则痛刺止,气利则后重除,故以枳实利胸膈,枳壳利肠胃,然张仲景治胸痹痞满,以枳实为要药,诸方治下血痔痢,大肠秘塞,里急后重,又以枳壳为通用,则枳实不独治下,而枳壳不独治高也。盖自飞门至魄门,皆肺主之,三焦相通,一气而巳,则二物分之可也,不分亦无伤。《杜壬方》载瘦胎饮,张沽古《活法机要》改以枳术丸日服,令胎瘦易生,谓之束胎丸。而寇宗爽《衍义》言,胎壮则子有力易生,令服枳壳药,反致无力,兼子亦气弱难养,所谓缩胎易产者,大不然也。以理思之,寇氏之说,似觉为优,或胎前气盛壅滞者宜用之,所谓八、九月胎必用枳壳、苏梗以顺气,胎前无滞,则产后无虚也。若气禀弱者,即大非所宜矣。《本草经疏》:枳壳,气味所主,与枳实大略相同。但枳实形小,其气全,其性烈,故善下达;枳壳形大,其气散,其性缓,故其行稍迟,是以能人胸膈肺胃之分及入大肠也。其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止风痛者,盖肺主皮毛,胃主肌肉,风寒湿入于二经,则皮肤瘙痒,或作痛,或麻木,此药有苦泄辛散之功,兼能引诸风药入于二脏,故为治风所需,风邪既散,则关节自然通利矣。其疗劳气咳嗽,背膊闷倦者,盖亦指风寒郁于上焦,则肺气滞而为闷倦咳嗽。《经》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枳壳味苦,能泄至高之气,故主之也。又肺与大肠为表里,风邪入肺,则并入大肠,风热相搏而为肠风下血,苦寒下泄之气,则血热清而风自除矣。其主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安胃诸证,悉与枳实相同,第其气稍缓耳。佛手: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丈余,茎叶基有长约6厘米的硬锐刺,新枝三棱形。单叶互生,长椭圆形,有透明油点。花多在叶腋间生出,常数朵成束,其中雄花较多,部分为两性花,花冠五瓣,白色微带紫晕,春分至清明第一次开花,常多雄花,结的果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后,9-10月成熟,果大供药用,皮鲜黄色,皱而有光泽,顶端分歧,常张开如手指状,故名佛手,肉白,无种子。通常用作中药,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为观赏植物。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凉果食用及出售。薄荷,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多生于2100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3500米海拔上生长,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全株青气芳香。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结暗紫棕色的小粒果。薄荷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光棚温室采摘的薄荷又是春节餐桌上的鲜菜。清爽可口。薄荷是中国常用中药,幼嫩茎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药,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薄荷含有薄荷醇,该物质可清新口气并具有多种药性,可缓解腹痛、胆囊问题如痉挛,还具有防腐杀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大量食用薄荷可导致失眠,但小剂量食用却有助于睡眠。桂枝,别名:柳桂(学名:CinnamomumcassiaPresl)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本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cm,粗端直径0.3~1cm。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芽痕,皮孔点状。质硬而脆,易折断。切片厚2~4mm,断面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1、用于风寒表证。本品味辛性温,能发汗解肌,味甘而缓,其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凡外感风寒,无论表实、表虚均可应用。用治:①外感风寒表实证,常与麻黄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散风寒之力,如麻黄汤《伤寒论》;②外感风寒表虚证之有汗、脉浮缓等,常与白芍配伍,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如桂枝汤《伤寒论》。2、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本品辛温,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用治:①风寒湿痹之肩臂关节疼痛,常与附子、生姜等配伍,如桂枝附子汤《伤寒论》;②中焦虚寒之脘腹冷痛,常配伍白芍、饴糖、甘草等,如小建中汤《金匮要略》;③寒凝血瘀之经闭腹痛或通经,常配伍当归、川芎等,如温经汤(《金匮要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涂抹乳房治疗乳腺疾病的膏霜配方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成分组成,且各组重量配比为:柴胡10份;香附10份;枳壳15份;佛手10份;薄荷6份;桂枝12份;赤芍8份;三棱15份;莪术10份;水蛭12份;牡丹皮10份;元胡8份;王不留行15份;路路通10份;半夏10份;木鳖子6份;鹿角帽8份;阿魏10份;浙贝母15份;甘草15份;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烘干研磨成粉后混合成中药粉剂,中药提纯药油,后下超细药粉备用,容器中加入马油,鸵鸟油,融化到120度以上加入中药油,冷却到80度加入后下药粉,经杀菌处理冷却后罐装得到本膏霜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涂抹乳房治疗乳腺疾病的膏霜配方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成分组成,且各组重量配比为:柴胡10份;香附10份;枳壳15份;佛手10份;薄荷6份;桂枝12份;赤芍8份;三棱15份;莪术10份;水蛭12份;牡丹皮10份;元胡8份;王不留行15份;路路通10份;半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培章
申请(专利权)人:高培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