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9459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控制箱、连接板、集液袋,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控制箱下四角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控制箱顶部设置有控制键,所述控制键旁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给药箱,所述给药箱上设置有给药泵,所述给药泵上设置有给药管,所述给药箱旁设置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顶部设置有抽液管,所述抽液泵旁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控制箱后壁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箱侧壁上设置有推拉把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集液袋将肿瘤给药后外流的废液收集汇聚在一起,通过专门的管道将废液抽出体外,避免了废液从针孔外流后引起感染,提高了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给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了综合治疗的时代,临床实践证明现阶段采用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都常难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除一些早期肿瘤和个别特殊类型的肿瘤以外,绝大多数肿瘤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对比申请号为201710159791.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端设有定位孔,所述安装架的侧面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側面设有操作面板,所述控制箱内设有处理器、控制开关组和A/D转换器,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内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面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底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侧与第一电动伸缩杆连接,所述滑板的底端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连接有支撑板。上述专利可以从肿瘤中抽取废液,但是没有将整个肿瘤包裹起来,容易造成废液从针孔处流出引起其他部位感染。因此要设计一种新的设备,本技术利用集液袋将肿瘤给药后外流的废液收集汇聚在一起,通过专门的管道将废液抽出体外,提高了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给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控制箱、连接板、集液袋,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控制箱下四角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控制箱顶部设置有控制键,所述控制键旁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给药箱,所述给药箱上设置有给药泵,所述给药泵上设置有给药管,所述给药箱旁设置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顶部设置有抽液管,所述抽液泵旁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控制箱后壁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箱侧壁上设置有推拉把手,所述控制箱外设置有废液桶,所述给药管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给药管后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设置有给药针,所述分流板外设置有所述集液袋,所述集液袋上设置有捆扎带,所述集液袋底部设置有液位感应器。上述结构中,将所述给药针刺入肿瘤,用所述集液袋包裹整个肿瘤,用所述捆扎带绑紧所述集液袋的开口,操作所述控制键设定给药参数,各参数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所述给药泵从所述给药箱中抽取药液通过所述给药管输送给所述分流板,所述分流板通过所述给药针将药液送入肿瘤,废液通过肿瘤渗出流入所述集液袋内,所述液位感应器采集废液液位信息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抽液泵,所述抽液泵通过所述抽液管将废液从所述集液袋内抽出,并通过所述排液管排入所述废液桶内。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给药的安全性,所述控制器、所述给药箱、所述给药泵分别与所述控制箱使用螺栓连接,所述移动轮与所述控制箱使用铰链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给药的安全性,所述给药管和所述抽液管分别穿过所述控制箱顶部,所述排液管穿过所述控制箱侧壁,所述抽液泵分别与所述抽液管和所述排液管使用密封螺纹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给药的安全性,所述给药管和所述抽液管分别穿过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圆形,所述连接槽雕刻在所述连接板圆周上。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给药的安全性,所述分流板粘贴在所述集液袋内,所述抽液管和所述液位感应器分别粘贴所述集液袋底部。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给药的安全性,所述给药针设置有3根,所述给药针镶嵌在所述分流板上,所述检修门和所述控制箱使用铰链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给药的安全性,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控制键、所述显示器、所述给药泵、所述抽液泵和所述液位感应器使用电连接。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利用集液袋将肿瘤给药后外流的废液收集汇聚在一起,通过专门的管道将废液抽出体外,避免了废液从针孔外流后引起感染,提高了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给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的连接板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的集液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控制箱;2、控制键;3、显示器;4、给药管;5、检修门;6、控制器;7、抽液管;8、给药泵;9、给药箱;10、抽液泵;11、排液管;12、废液桶;13、移动轮;14、推拉把手;15、连接板;16、连接槽;17、液位感应器;18、集液袋;19、捆扎带;20、分流板;21、给药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包括控制箱1、连接板15、集液袋18,控制箱1上设置有检修门5,方便维修内部零件,控制箱1下四角设置有移动轮13,方便控制箱1在地面上滚动,控制箱1顶部设置有控制键2,便于设定作业参数,控制键2旁设置有显示器3,显示作业情况,控制箱1内设置有给药箱9,盛放药液,给药箱9上设置有给药泵8,推动药液前进,给药泵8上设置有给药管4,药液流动的管道,给药箱9旁设置有抽液泵10,驱动废液流动,抽液泵10顶部设置有抽液管7,废液流出集液袋18的管道,抽液泵10旁设置有排液管11,废液排出控制箱1的管道,控制箱1后壁上设置有控制器6,控制整体运行,控制箱1侧壁上设置有推拉把手14,方便推动控制箱1移动,控制箱1外设置有废液桶12,收集排出的废液,给药管4上设置有连接板15,保证给药管4和抽液管7穿入病人身体,连接板15上设置有连接槽16,将连接板15固定在病体开口处,给药管4后设置有分流板20,将药液分配给给药针21,分流板20上设置有给药针21,穿入肿瘤给药,分流板20外设置有集液袋18,防止废液随意流动,集液袋18上设置有捆扎带19,将集液袋18固定在肿瘤上,集液袋18底部设置有液位感应器17,采集废液液位信息。上述结构中,将给药针21刺入肿瘤,用集液袋18包裹整个肿瘤,用捆扎带19绑紧集液袋18的开口,操作控制键2设定给药参数,各参数显示在显示器3上,给药泵8从给药箱9中抽取药液通过给药管4输送给分流板20,分流板20通过给药针21将药液送入肿瘤,废液通过肿瘤渗出流入集液袋18内,液位感应器17采集废液液位信息传递给控制器6,控制器6启动抽液泵10,抽液泵10通过抽液管7将废液从集液袋18内抽出,并通过排液管11排入废液桶12内。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给药的安全性,控制器6、给药箱9、给药泵8分别与控制箱1使用螺栓连接,便于拆卸和维修,移动轮13与控制箱1使用铰链连接,便于移动轮13灵活滚动,给药管4和抽液管7分别穿过控制箱1顶部,便于从上部观察给药管4和抽液管7,排液管11穿过控制箱1侧壁,保证废液排出控制箱1,抽液泵10分别与抽液管7和排液管11使用密封螺纹连接,增加密封,防止泄露,给药管4和抽液管7分别穿过连接板15,保证给药管4和抽液管7进入病人体内,连接板15呈圆形,便于与病体开口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1)、连接板(15)、集液袋(18),所述控制箱(1)上设置有检修门(5),所述控制箱(1)下四角设置有移动轮(13),所述控制箱(1)顶部设置有控制键(2),所述控制键(2)旁设置有显示器(3),所述控制箱(1)内设置有给药箱(9),所述给药箱(9)上设置有给药泵(8),所述给药泵(8)上设置有给药管(4),所述给药箱(9)旁设置有抽液泵(10),所述抽液泵(10)顶部设置有抽液管(7),所述抽液泵(10)旁设置有排液管(11),所述控制箱(1)后壁上设置有控制器(6),所述控制箱(1)侧壁上设置有推拉把手(14),所述控制箱(1)外设置有废液桶(12),所述给药管(4)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上设置有连接槽(16),所述给药管(4)后设置有分流板(20),所述分流板(20)上设置有给药针(21),所述分流板(20)外设置有所述集液袋(18),所述集液袋(18)上设置有捆扎带(19),所述集液袋(18)底部设置有液位感应器(17);所述给药管(4)和所述抽液管(7)分别穿过所述控制箱(1)顶部,所述排液管(11)穿过所述控制箱(1)侧壁,所述抽液泵(10)分别与所述抽液管(7)和所述排液管(11)使用密封螺纹连接;所述给药管(4)和所述抽液管(7)分别穿过所述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呈圆形,所述连接槽(16)雕刻在所述连接板(15)圆周上;所述给药针(21)设置有3根,所述给药针(21)镶嵌在所述分流板(20)上,所述检修门(5)和所述控制箱(1)使用铰链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1)、连接板(15)、集液袋(18),所述控制箱(1)上设置有检修门(5),所述控制箱(1)下四角设置有移动轮(13),所述控制箱(1)顶部设置有控制键(2),所述控制键(2)旁设置有显示器(3),所述控制箱(1)内设置有给药箱(9),所述给药箱(9)上设置有给药泵(8),所述给药泵(8)上设置有给药管(4),所述给药箱(9)旁设置有抽液泵(10),所述抽液泵(10)顶部设置有抽液管(7),所述抽液泵(10)旁设置有排液管(11),所述控制箱(1)后壁上设置有控制器(6),所述控制箱(1)侧壁上设置有推拉把手(14),所述控制箱(1)外设置有废液桶(12),所述给药管(4)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上设置有连接槽(16),所述给药管(4)后设置有分流板(20),所述分流板(20)上设置有给药针(21),所述分流板(20)外设置有所述集液袋(18),所述集液袋(18)上设置有捆扎带(19),所述集液袋(18)底部设置有液位感应器(17);所述给药管(4)和所述抽液管(7)分别穿过所述控制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田杰周义浪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张岩田杰周义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