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晓静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压迫护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451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压迫护理器,包括主支撑板、器械收纳板与压迫机构,主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条形通孔与滑轨,主支撑板端部的表面上设置有电源线,主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主支撑板的左右两端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器械收纳板,器械收纳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通过隔板隔开,主支撑板的左右两端的器械收纳板内设置了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可以为手术器械提供实时杀菌消毒的环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显示仪表配合压力传感器与微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测压迫板对穿刺口周围的皮肤的压力大小,便于医护人员控制压力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压迫护理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压迫护理器。
技术介绍
导管介入术是指将导管经股动脉放置到病人的心脏或相关血管中进行治疗的手术,手术时,需要将导管经过股动脉穿刺置入,手术结束后,股动脉的穿刺导管和鞘管要从动脉内拔除,此时需要医护人员施以合适的力度,较长时间准确按压穿刺部位,并间断性缓冲释放,以保障必要的供血需求。在我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205758645U中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压迫护理器,通过将盖板上的旋转件旋转90度,使活动块与柱杆分离,通过下压柱杆使压迫板对患者穿刺部位形成初步有效压迫,然后将旋转件再旋转90度,活动块与柱杆结合,螺纹连接。其优点在于通过旋转盖板,对压迫力度进行微调,实现压迫板的压迫止血功能,方便实现压迫板的快速压迫调节和细微调节,但是此种压迫方式,对于压迫力度无法较好地进行控制,而且其结构过于复杂,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压迫护理器,用于解决此种压迫方式,对于压迫力度无法较好地进行控制,而且其结构过于复杂,操作较为不便等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压迫护理器,包括主支撑板、器械收纳板与压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条形通孔与滑轨,所述主支撑板端部的表面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主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主支撑板的左右两端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所述器械收纳板,所述器械收纳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通过隔板隔开,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紫外杀菌灯,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电加热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所述紫外杀菌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源线,所述电加热板通过所述第二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源线,所述器械收纳板的底部也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撑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压迫护理器,包括主支撑板、器械收纳板与压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条形通孔与滑轨,所述主支撑板端部的表面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主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主支撑板的左右两端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所述器械收纳板,所述器械收纳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通过隔板隔开,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紫外杀菌灯,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电加热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所述紫外杀菌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源线,所述电加热板通过所述第二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源线,所述器械收纳板的底部也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撑机构;所述压迫机构包括电机箱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箱内的直线电机、连接板、导杆、压迫板以及包覆在所述压迫板下表面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电机箱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控制开关,所述直线电机通过所述电机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源线,所述压迫板的中央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导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压迫板的上表面,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所述直线电机的往复轴依次贯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赵晓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