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醒酒器的醒酒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369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醒酒器的醒酒瓶,包括一个容器,进气孔向容器内部延伸形成一个凸柱,凸柱与一个进气管相连接,进气管顶部或者侧壁具有出气孔,进气管由容器底部延伸至容器上部,进气管外部还套设有一个外套管,外套管上端封闭,下端延伸至容器底部与进气管底部相连接,外套管与进气管之间还具有多个分流道。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醒酒瓶,与电动醒酒器配合使用,气体从进气孔进入进气管后,再从出气孔进入外套管,然后从外套管下端的分流道扩散出来,最后向上浮起从容器口部逸出。由此气体能够与容器底部至上部的所有的红酒充分接触,而且接触的时间更长,由此醒酒的效果更好,更均匀。另一方面红酒不易从进气口中泄漏,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动醒酒器的醒酒瓶
本技术涉及红酒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动醒酒器的醒酒瓶。
技术介绍
通常瓶装葡萄酒在开启后不宜立即直接饮用,而是需要先进行醒酒,因为长时间密封在瓶体内的葡萄酒开瓶后会有一股异味,葡萄酒内的一些物质得不到充分氧化而影响其口感和香气。一般的做法是在开瓶之后,把葡萄酒倒入酒杯内不停晃动或者倒入容积较大的器皿中增大葡萄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让葡萄酒与空气充分接触进行氧化,充分氧化后的葡萄酒的味道和口感更加好,而且会释放出更深层的香气,饮用起来更香醇。充分氧化葡萄酒的过程即为醒酒,而在整个醒酒的过程中,葡萄酒一直处于静止的状态或者被轻微晃动的状态,这使醒酒往往需要等待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此会影响饮用者的心情,而如果缩短醒酒的时间,则无法保障葡萄酒的品质。人们发现将大量的空气与葡萄酒混合,可以缩短醒酒所需的时间。根据以上原理,人们开发了电动醒酒器,通过向盛放在容器中的红酒通入大量的空气或者氧气,由此达到快速醒酒的目的。用于电动醒酒器的容器通常是特制的。图1所示的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用于电动醒酒器的瓶状容器。如图所示,该瓶状容器包括容器1和设于容器1内部的进气管11。进气管11的顶部设有出气孔12。设置进气管11的目的是抬高进气位置,防止容器1内的红酒沿进气管11漏出。但是这种结构的缺点的显而易见的,由于出气孔12位置偏高,实际上气体很难与容器1底部的红酒接触,容器1底部的红酒就很难达到醒酒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醒酒器的醒酒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醒酒器的醒酒瓶,包括一个底部设有进气孔的容器,进气孔向容器内部延伸形成一个中空的凸柱,凸柱与一个进气管相连接,进气管顶部或者侧壁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出气孔,进气管由容器底部延伸至容器上部,进气管外部还套设有一个外套管,外套管上端封闭,下端延伸至容器底部与进气管底部相连接,外套管与进气管之间还具有多个分流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气管底部外周壁设有多条分流槽,分流槽沿进气管轴向设置,进气管与外套管连接后,分流槽与外套管内壁之间形成分流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套管底部内周壁设有多条分流槽,分流槽沿外套管轴向设置,外套管与进气管连接后,分流槽与进气管外壁之间形成分流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气管底部为由上部向底部逐渐扩大的锥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气管底部与凸柱可拆卸连接,外套管与进气管底部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套管顶部还设有便于将外套管放入和取出的手持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容器为玻璃瓶,进气管和外套管均为玻璃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容器还设有一个胶垫,胶垫与进气孔相连接,且进气孔通过胶垫与外部连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胶垫为柔性的硅胶垫,硅胶垫由进气孔内壁延伸至容器底部,外部的气管直接插入进气孔即可通过硅胶垫与进气孔密封连接,而且硅胶垫还可以起到密封吸盘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容器在醒酒和放置是更加稳固,而且可以利用硅胶柔软的特性和自身的重量达到密封的效果,尤其适合用于在光滑的平面上开孔进行进气的方式。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醒酒瓶,与电动醒酒器配合使用,进气管外部还套设有一个上端封闭的外套管,气体从进气孔进入进气管后,再从出气孔进入外套管,然后从外套管下端的分流道扩散出来,最后向上浮起从容器口部逸出。由于气体从底部向上部扩散,能够与容器底部至上部的所有的红酒充分接触,而且接触的时间更长,由此醒酒的效果更好,更均匀。另一方面由于采取了外套管和进气管组成的双层结构,使得红酒不易从进气孔中泄漏,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电动醒酒器的醒酒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电动醒酒器的醒酒瓶的剖面图。图3为图2所示用于电动醒酒器的醒酒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用于电动醒酒器的醒酒瓶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2至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电动醒酒器的醒酒瓶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一个底部设有进气孔1a的容器1。其中,进气孔1a向容器1内部延伸形成一个中空的凸柱13。凸柱13与一个进气管11相连接。进气管11侧壁具有出气孔12,由此可以避免倒酒时红酒由出气孔12泄漏。出气孔12还可以设置在进气管11的顶部,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出气孔12。进气管11由容器1底部延伸至容器1上部。进气管1外部还套设有一个外套管2。在本实施例中,容器1为玻璃瓶,进气管11和外套管3均为玻璃管。外套管2上端封闭,下端延伸至容器1底部与进气管11底部相连接。外套管2与进气管11之间还具有多个分流道3。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11底部为由上部向底部逐渐扩大的锥形。进气管11底部外周壁设有多条分流槽111。分流槽111沿进气管11轴向设置。进气管11与外套管2连接后,分流槽111与外套管2内壁之间形成分流道3。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多条分流槽还可以设置于外套管2底部内周壁。分流槽沿外套管轴向设置。外套管2与进气管11连接后,分流槽与进气管11外壁之间形成分流道3。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11底部与凸柱13可拆卸连接,外套管2与进气管11底部可拆卸连接。其中,外套管3顶部还设有便于将外套管3放入和取出的手持部31。容器1还设有一个柔性的硅胶垫4。硅胶垫4与进气孔1a相连接,且进气孔1a通过硅胶垫4与外部连通。硅胶垫4由进气孔1a内壁延伸至容器1底部,外部的气管直接插入进气孔1a即可通过硅胶垫4与进气孔1a密封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醒酒瓶,与电动醒酒器配合使用,进气管外部还套设有一个上端封闭的外套管,气体从进气孔进入进气管后,再从出气孔进入外套管,然后从外套管下端的分流道扩散出来,最后向上浮起从容器口部逸出。由于气体从底部向上部扩散,能够与容器底部至上部的所有的红酒充分接触,而且接触的时间更长,由此醒酒的效果更好,更均匀。另一方面由于采取了外套管和进气管组成的双层结构,使得红酒不易从进气孔中泄漏,使用更加方便。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醒酒器的醒酒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底部设有进气孔的容器,所述进气孔向所述容器内部延伸形成一个中空的凸柱,所述凸柱与一个进气管相连接,所述进气管顶部或者侧壁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出气孔,所述进气管由所述容器底部延伸至所述容器上部,所述进气管外部还套设有一个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上端封闭,下端延伸至所述容器底部与所述进气管底部相连接,所述外套管与所述进气管之间还具有多个分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醒酒器的醒酒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底部设有进气孔的容器,所述进气孔向所述容器内部延伸形成一个中空的凸柱,所述凸柱与一个进气管相连接,所述进气管顶部或者侧壁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出气孔,所述进气管由所述容器底部延伸至所述容器上部,所述进气管外部还套设有一个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上端封闭,下端延伸至所述容器底部与所述进气管底部相连接,所述外套管与所述进气管之间还具有多个分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醒酒器的醒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底部外周壁设有多条分流槽,所述分流槽沿所述进气管轴向设置,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外套管连接后,所述分流槽与所述外套管内壁之间形成所述分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醒酒器的醒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底部内周壁设有多条分流槽,所述分流槽沿所述外套管轴向设置,所述外套管与所述进气管连接后,所述分流槽与所述进气管外壁之间形成所述分流道。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北泉黎炳坤李伟邱勇唐建辉邱蒋森冼全泉刘雪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清匠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