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钩藤种植用可根据光源调节高度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188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钩藤种植用可根据光源调节高度的支架,包括第一调节机构、第一旋转轴和平衡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框架,且调节机构内部包括有底板,所述第一旋转轴安装于底板的上端,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支撑框架之间为焊接,且支撑框架的内部两侧安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外接于支撑框架的下端两侧,且支撑框架的正面两侧镶嵌有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包括有凹槽。该钩藤种植用可根据光源调节高度的支架设置有支撑框架,其可以沿着第一旋转轴进行转动,则可以带动支撑板及支撑板上端的钩藤苗进行转动,这样就可以跟随阳光光线的偏移而进行转动,就能够使钩藤苗长时间内保持与阳光光线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钩藤种植用可根据光源调节高度的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钩藤种植
,具体为一种钩藤种植用可根据光源调节高度的支架。
技术介绍
但随着钩藤用量的不断增加,其野生资源将越来越少,发展人工种植势在必行,钩藤种植时需要对其进行育苗,种植育苗对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而人工种植钩藤有受到环境的局限,为了克服环境和场地大小的局限,人们会采用盆景式种植育苗,并利用支架对钩藤苗进行放置。市场上的钩藤种植用支架通常都是固定不动的,由于钩藤的生长环境为半阴半阳,不能够长时间接受阳光,也不能够长时间处于阴凉处,则需要依靠种植人员来对钩藤苗进行条换地方,而种植人员每次在移动钩藤苗时都需要依靠手动来进行搬动,每次耗时较长,耗力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钩藤种植用可根据光源调节高度的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钩藤种植用可根据光源调节高度的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钩藤种植用支架通常都是固定不动的,由于钩藤的生长环境为半阴半阳,不能够长时间接受阳光,也不能够长时间处于阴凉处,则需要依靠种植人员来对钩藤苗进行条换地方,而种植人员每次在移动钩藤苗时都需要依靠手动来进行搬动,每次耗时较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钩藤种植用可根据光源调节高度的支架,包括第一调节机构(1)、第一旋转轴(102)和平衡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框架(2),且调节机构(1)内部包括有底板(101),所述第一旋转轴(102)安装于底板(101)的上端,所述第一旋转轴(102)与支撑框架(2)之间为焊接,且支撑框架(2)的内部两侧安置有第二调节机构(3),所述平衡机构(4)外接于支撑框架(2)的下端两侧,且支撑框架(2)的正面两侧镶嵌有定位机构(5),所述支撑框架(2)的内部包括有凹槽(501),且凹槽(501)的内部固定有伺服电机(502),所述底板(101)的上下端连接有连接架(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钩藤种植用可根据光源调节高度的支架,包括第一调节机构(1)、第一旋转轴(102)和平衡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框架(2),且调节机构(1)内部包括有底板(101),所述第一旋转轴(102)安装于底板(101)的上端,所述第一旋转轴(102)与支撑框架(2)之间为焊接,且支撑框架(2)的内部两侧安置有第二调节机构(3),所述平衡机构(4)外接于支撑框架(2)的下端两侧,且支撑框架(2)的正面两侧镶嵌有定位机构(5),所述支撑框架(2)的内部包括有凹槽(501),且凹槽(501)的内部固定有伺服电机(502),所述底板(101)的上下端连接有连接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钩藤种植用可根据光源调节高度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2)的宽度小于支撑板(303)的宽度,且支撑框架(2)通过第一旋转轴(102)与底板(101)构成转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钩藤种植用可根据光源调节高度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3)的内部包括有第一导轨(301),且第一导轨(301)与支撑框架(2)之间为焊接,所述第一导轨(301)的正面设置有气缸(302),且气缸(302)靠近支撑框架(2)中心线的一端安置有支撑板(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刚胡涛
申请(专利权)人:毕节市七星关区科技办公室毕节市七星关区知识产权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