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动物饲养饮用水供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911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物饲养饮用水供给系统,包括:水源;净水器,所述净水器用于对来自所述水源的饮用水进行净化;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水源与净水器进水口之间的管路,用于将水源内的饮用水加压输送至净水器;移动式升降水槽,所述移动式升降水槽包括移动式升降支架和固定于所述移动式升降支架上的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的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于净水器的出水口;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水槽本体的进水口,用于控制饮用水流入水槽本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净水器对动物饮用水进行净化,避免动物饲养中因饮用水不洁导致动物发生病患,同时采用移动式升降水槽,从而能够根据动物的体型大小调整水槽高度,提高动物饮水时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物饲养饮用水供给系统
本技术属于动物饲养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物饲养饮用水供给系统。
技术介绍
中国牲畜饲养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文字记载。一千多年前,中国劳动人民就开始饲养牲畜,后逐步形成规模。牲畜生产具有繁殖率高、适应性强、易管理等特点,至今在中国广大农牧区广泛饲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牲畜业发展迅速,成就显著。中国牲畜分布的地区广,遍及全国。牲畜的饲养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放牧饲养、舍饲圈养两种方式。放牧饲养可以节省草料、设备等费用、饲养成本低、但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尤其是冬季放牧是得不偿失。提倡舍饲圈养、使牲畜能均衡发育,还能合理利用饲料,饲料利用率相对较高,易形成养殖规模,提高商品率。采用舍饲圈养的方式进行饲养时,需要采用水槽为牲畜供应饮用水,现有的养殖饮水槽结构简单单一,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要遇到很多的问题,当水槽中的水体不断被饮用后,传统方法通常为人工观察后拿着水管向内部加水,这样不仅加水效率低下而且加水量不易控制导致工作强度增加;此外,现有的饲养水槽不能根据动物个体的大小调节其高度,这样将给动物的饲水带来不便,并在饲水时会对动物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不适,不能满足更进一步的养殖需求,需要进行合理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净化功能,并且可以调节水槽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动物身高的动物饲养饮用水供给系统。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动物饲养饮用水供给系统,包括:水源;净水器,所述净水器用于对来自所述水源的饮用水进行净化;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水源与净水器进水口之间的管路,用于将水源内的饮用水加压输送至净水器;移动式升降水槽,所述移动式升降水槽包括移动式升降支架和固定于所述移动式升降支架上的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的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于净水器的出水口;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水槽本体的进水口,用于控制饮用水流入水槽本体内;进一步,所述移动式升降支架包括设置有万向轮的底盘、上螺杆、下螺杆和螺纹套筒;所述上螺杆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水槽本体底部,下螺杆沿竖直方向固定于底座顶部,所述螺纹套筒同时与所述上螺杆和下螺杆通过螺纹配合,且上螺杆和下螺杆的外螺纹旋向相反;进一步,所述移动式升降支架包括设置有万向轮的底盘、固定于底盘顶部的滑套、固定于水槽本体底部的立柱;所述立柱插入所述滑套并可沿轴向与套筒滑动配合;所述立柱的外圆上沿轴向分布有多个定位环槽;所述滑套侧壁设有定位孔以及通过螺纹连接于定位孔的调节螺钉,所述定位孔内设有钢珠和用于推动钢珠嵌入所述定位环槽内弹簧;进一步,所述移动式升降支架包括设置有万向轮的底盘、固定于所述底盘顶部的立柱、沿轴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立柱的挂钩,以及固定于所述水槽本体上、用于与所述挂钩配合的吊钩;进一步,所述控制阀包括圆柱形结构的外壳,同轴固定于所述外壳内的芯套,可转动配合于所述芯套内的排水管以及位于外壳外的浮子;所述外壳与芯套之间形成存水腔,芯套的圆柱面上设有通孔,排水管圆柱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可转动至与所述通孔相对的条形口,所述浮子通过连接臂固定于排水管、用于驱动排水管相对于所述芯套转动;进一步,净水器包括箱体和固定于所述箱体内的内筒、安装于所述内筒内的PP棉滤芯(PP棉滤芯为PP棉制作的圆筒结构,其上端进水,下端被箱体底部封闭,水从侧壁流出)、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内筒侧壁分布有矩形口,所述进水管连接于所述PP棉滤芯的上部的进口端,出水管连接于箱体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系统通过净水器对动物饮用水进行净化,避免动物饲养中因饮用水不洁导致动物发生病患,同时采用移动式升降水槽,从而能够根据动物的体型大小调整水槽高度,提高动物饮水时的舒适性。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移动式升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移动式升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移动式升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A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2、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动物饲养饮用水供给系统,包括:水源1;净水器3,所述净水器3用于对来自所述水源1的饮用水进行净化;水泵2,所述水泵2设置于水源1与净水器3进水口之间的管路,用于将水源1内的饮用水加压输送至净水器3;移动式升降水槽6,所述移动式升降水槽6包括移动式升降支架和固定于所述移动式升降支架上的水槽本体1-7,所述水槽本体1-7的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于净水器3的出水口;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水槽本体1-7的进水口,用于控制饮用水流入水槽本体1-7内。本实施例中的水源1为水箱、水池等装置,水泵2可采用现有的齿轮泵、叶片泵等,移动式升降水槽6为多个,每个饲养圈中均至少设置一个移动式升降水槽6,净水器3可采用现有任意结构形式的超滤净水器3或反渗透式净水器3实现,净水器3的出水口连接主管4,每个饲养圈中的移动式升降水槽6均通过一个支管5连接主管4(如图1所示),水源1内的饮用水在水泵2的加压作用下,通过净水器3的净化后流向主管4,再通过各个支管5流向各个移动式升降水槽6。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移动式升降支架包括设置有万向轮1-1的底盘1-2、上螺杆1-6、下螺杆1-3和螺纹套筒1-4;所述上螺杆1-6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水槽本体1-7底部,下螺杆1-3沿竖直方向固定于底座顶部,所述螺纹套筒1-4同时与所述上螺杆1-6和下螺杆1-3通过螺纹配合,且上螺杆1-6和下螺杆1-3的外螺纹旋向相反;本实施例中的底盘1-2底部的万向轮1-1可以采用现有带刹车结构的万向轮1-1(例如公开号为:CN102729729A),使用时,便于将移动式升降水槽6移动至设定好的饮水点,然后通过刹车锁定万向轮1-1的转动,移动式升降支架的上螺杆1-6和下螺杆1-3均通过螺纹连接螺纹套筒1-4,螺纹套筒1-4外固定有手柄1-5,通过手柄1-5可以旋转螺纹套筒1-4,使上螺杆1-6和下螺杆1-3同时旋入螺纹套筒1-4内,或者同时伸出螺纹套筒1-4,以实现水槽本体1-7的升降。使用时,饲养人员可以根据牲畜的体型高度调整水槽的高度,以提高动物饮水时的舒适性。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控制阀包括靠近口部固定于水槽本体1-7内壁的圆柱形结构的外壳7,同轴固定于所述外壳7内的芯套8,可转动配合于所述芯套8内的排水管9以及位于外壳7外的浮子11;所述外壳7与芯套8之间形成存水腔,芯套8的圆柱面上设有通孔13,排水管9圆柱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可转动至与所述通孔相对的条形口12,所述浮子11通过连接臂10固定于排水管9、用于驱动排水管9相对于所述芯套8转动。浮子11位于水槽本体1-7内,来自净水器3的饮用水进入到外壳7与芯套8之间的存水腔内,再通过通孔13和条形口12流入到排水管9中,然后从排水管9右端流出到水槽本体1-7中,浮子11将随水槽本体1-7中的水面上升,同时带动排水管9转动,当排水管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物饲养饮用水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净水器,所述净水器用于对来自所述水源的饮用水进行净化;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水源与净水器进水口之间的管路,用于将水源内的饮用水加压输送至净水器;移动式升降水槽,所述移动式升降水槽包括移动式升降支架和固定于所述移动式升降支架上的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的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于净水器的出水口;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水槽本体的进水口,用于控制饮用水流入水槽本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饲养饮用水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净水器,所述净水器用于对来自所述水源的饮用水进行净化;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水源与净水器进水口之间的管路,用于将水源内的饮用水加压输送至净水器;移动式升降水槽,所述移动式升降水槽包括移动式升降支架和固定于所述移动式升降支架上的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的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于净水器的出水口;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水槽本体的进水口,用于控制饮用水流入水槽本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饲养饮用水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升降支架包括设置有万向轮的底盘、上螺杆、下螺杆和螺纹套筒;所述上螺杆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水槽本体底部,下螺杆沿竖直方向固定于底座顶部,所述螺纹套筒同时与所述上螺杆和下螺杆通过螺纹配合,且上螺杆和下螺杆的外螺纹旋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饲养饮用水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升降支架包括设置有万向轮的底盘、固定于底盘顶部的滑套、固定于水槽本体底部的立柱;所述立柱插入所述滑套并可沿轴向与滑套滑动配合;所述立柱的外圆上沿轴向分布有多个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世起李欢欢刘娟曹立亭郭晨晨任雪华唐欣周鑫邹凯旋杨宁李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