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扩轮支撑技术的大棚种植用喷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910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扩轮支撑技术的大棚种植用喷灌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底端前后侧对称设有两对支撑杆,每对的支撑杆之间转动连接轮轴,轮轴的中央设有主滚轮,轮轴的左右两侧套设有螺旋套,轮轴与螺旋套之间是螺纹连接,螺旋套的外圆面套设有与主滚轮相配合的辅助轮,底板的顶端设有喷水机构,转座的顶端设有水箱和支撑,水箱的顶端左侧贯通连接加水管,支架的内腔前后壁对称设有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窄小的田垄间行走时,辅助轮通过螺旋套向主滚轮靠近,使得主滚轮与两个辅助轮形成一个长筒轮,来行走,需要稳定支撑时,辅助轮通过螺旋套向远离主滚轮的方向移动,从而形成三个轮共同支撑,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应用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扩轮支撑技术的大棚种植用喷灌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为一种基于扩轮支撑技术的大棚种植用喷灌装置。
技术介绍
大棚种植是一种种植技术,该技术是一种科学的种植方式。立冬以后气温降低,特别是12月份后时有霜冻甚至结冰,要预防植株受冻,方法是在大棚内再加盖一层无滴膜,无滴膜的四周要垂到地面压死。白天开通风口排雾,傍晚封死四周的风口,使其冷空气不会进入,可确保植株不受冻害。目前,大棚种植越来越广泛,各种反季节蔬菜水果等不断被大棚所培育种植,在大棚种植的时候,需要对各种植物进行浇灌,随着节能环保的不断进行,无论是在户外农业还是大棚种植方面,喷灌已经成为了一种相对较为节约水资源的方法,但是在大棚中进行喷灌装置一般都是悬挂在大棚顶部,这种设置安装方法为大棚自身增加了重力负担,且随着植物的生长,喷灌装置的高度需要调整,应用十分不便,而采用人工浇灌,受限于大棚种植地中的田垄,运水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扩轮支撑技术的大棚种植用喷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扩轮支撑技术的大棚种植用喷灌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底端前后侧对称设有两对支撑杆,每对的支撑杆之间转动连接轮轴,轮轴的中央设有主滚轮,轮轴的左右两侧套设有螺旋套,轮轴与螺旋套之间是螺纹连接,螺旋套的外圆面套设有与主滚轮相配合的辅助轮,底板的顶端设有喷水机构。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喷水机构包括转座,底板的顶端设有导轨,导轨的顶端设有转座,导轨与转座之间是滑动连接,底板的底端面中央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转轴,转轴的顶端贯穿底板且固定连接在转座的底端,转轴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底板上。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导轨是圆环结构,导轨的单边横截面是T形结构。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转座的顶端设有水箱和支撑,水箱设在支架的左侧,水箱的顶端左侧贯通连接加水管,水箱的顶端右侧贯通连接水管,支架是U形结构,支架的顶端设有升降电机,支架的内腔前后壁对称设有滑轨,滑轨是T形结构,两个滑轨之间设有丝杠,丝杠的底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转座上,丝杠的顶端贯穿支架的顶壁且固定连接在升降电机的电机轴上,丝杠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架上,丝杠套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升降座。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水管是橡胶软管。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滑轨与丝杠之间是平行关系。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丝杠与升降座之间是螺纹连接,升降座与滑轨之间是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升降座的右侧端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喷嘴,水管的另一端贯通连喷淋装置,水管上设有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窄小的田垄间行走时,辅助轮通过螺旋套向主滚轮靠近,使得主滚轮与两个辅助轮形成一个长筒轮,来行走,需要稳定支撑时,辅助轮通过螺旋套向远离主滚轮的方向移动,从而形成三个轮共同支撑,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应用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扩轮支撑技术的大棚种植用喷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扩轮支撑技术的大棚种植用喷灌装置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基于扩轮支撑技术的大棚种植用喷灌装置的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支撑杆,3-轮轴,4-主滚轮,5-螺旋套,6-辅助轮,7-旋转电机,8-转轴,9-第一轴承,10-导轨,11-转座,12-水箱,13-加水管,14-水泵,15-支架,16-滑轨,17-丝杠,18-轴承座,19-升降电机,20-第二轴承,21-升降座,22-连接杆,23-喷淋装置,24-喷嘴,25-水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扩轮支撑技术的大棚种植用喷灌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端前后侧对称设有两对支撑杆2,每对所述的支撑杆2之间转动连接轮轴3,所述轮轴3的中央设有主滚轮4,轮轴3的左右两侧套设有螺旋套5,轮轴3与螺旋套5之间是螺纹连接,所述螺旋套5的外圆面套设有与主滚轮4相配合的辅助轮6,当在窄小的田垄间行走时,辅助轮6通过螺旋套5向主滚轮4靠近,使得主滚轮4与两个辅助轮6形成一个长筒轮,来行走,需要稳定支撑时,辅助轮6通过螺旋套5向远离主滚轮4的方向移动,从而形成三个轮共同支撑,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所述底板1的顶端设有喷水机构。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喷水机构包括转座11,所述底板1的顶端设有导轨10,所述导轨10是圆环结构,导轨10的单边横截面是T形结构,导轨10的顶端设有转座11,导轨10与转座11之间是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底端面中央设有旋转电机7,所述旋转电机7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转轴8,所述转轴8的顶端贯穿底板1且固定连接在转座11的底端,转轴8通过第一轴承9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启动旋转电机7,带动转轴8旋转,从而带动转座11在导轨10上旋转。所述转座11的顶端设有水箱12和支撑15,所述水箱12设在支架15的左侧,水箱12的顶端左侧贯通连接加水管13,水箱12的顶端右侧贯通连接水管25,所述水管25是橡胶软管,所述支架15是U形结构,支架15的顶端设有升降电机19,支架15的内腔前后壁对称设有滑轨16,所述滑轨16是T形结构,两个滑轨16之间设有丝杠17,滑轨16与丝杠17之间是平行关系,所述丝杠17的底端通过轴承座18转动连接在转座1上,丝杠17的顶端贯穿支架15的顶壁且固定连接在升降电机19的电机轴上,丝杠17通过第二轴承20转动连接在支架15上,丝杠17套设有与滑轨16相配合的升降座21,丝杠17与升降座21之间是螺纹连接,所述升降座21与滑轨16之间是滑动连接,启动升降电机19带动丝杠17旋转,从而带动升降座21沿着滑轨16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扩轮支撑技术的大棚种植用喷灌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端前后侧对称设有两对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每对的支撑杆(2)之间转动连接轮轴(3),轮轴(3)的中央设有主滚轮(4),轮轴(3)的左右两侧套设有螺旋套(5),轮轴(3)与螺旋套(5)之间是螺纹连接,螺旋套(5)的外圆面套设有与主滚轮(4)相配合的辅助轮(6),底板(1)的顶端设有喷水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扩轮支撑技术的大棚种植用喷灌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端前后侧对称设有两对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每对的支撑杆(2)之间转动连接轮轴(3),轮轴(3)的中央设有主滚轮(4),轮轴(3)的左右两侧套设有螺旋套(5),轮轴(3)与螺旋套(5)之间是螺纹连接,螺旋套(5)的外圆面套设有与主滚轮(4)相配合的辅助轮(6),底板(1)的顶端设有喷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扩轮支撑技术的大棚种植用喷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水机构包括转座(11),底板(1)的顶端设有导轨(10),导轨(10)的顶端设有转座(11),导轨(10)与转座(11)之间是滑动连接,底板(1)的底端面中央设有旋转电机(7),旋转电机(7)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转轴(8),转轴(8)的顶端贯穿底板(1)且固定连接在转座(11)的底端,转轴(8)通过第一轴承(9)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扩轮支撑技术的大棚种植用喷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10)是圆环结构,导轨(10)的单边横截面是T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扩轮支撑技术的大棚种植用喷灌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座(11)的顶端设有水箱(12)和支架(15),水箱(12)设在支架(15)的左侧,水箱(12)的顶端左侧贯通连接加水管(13),水箱(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琪陈晓旭熊悦郑雅婷陈鹏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饶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