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芨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104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芨种植大棚,包括棚体,所述棚体顶部设置管道,管道两端固定设置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固定设置在第一卡槽内,第一卡槽固定设置在棚体侧壁,管道上均匀连接出水管,出水管底部连接喷头,管道通过弯管与软水管连通,软水管通过第二固定轴与水箱连接,第二固定轴的第二转轴通过连接绳与第一固定轴的第一转轴连接,第一转轴上设置第一旋转把手,第一固定轴上固定设置第一带动绳,第一带动绳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杆上。解决大棚能不易调节浇水管上下移动浇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芨种植大棚
本技术涉及白芨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芨种植大棚。
技术介绍
白芨,中药名。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每年9-10月当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分布华东、中南、西南及甘肃、陕西等地。以贵州产量最大,质量最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芨种植大棚,解决大棚能不易调节浇水管上下移动浇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白芨种植大棚,包括棚体,所述棚体顶部设置管道,管道两端固定设置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固定设置在第一卡槽内,第一卡槽固定设置在棚体侧壁,管道上均匀连接出水管,出水管底部连接喷头,管道通过弯管与软水管连通,软水管通过第二固定轴与水箱连接,第二固定轴的第二转轴通过连接绳与第一固定轴的第一转轴连接,第一转轴上设置第一旋转把手,第一固定轴上固定设置第一带动绳,第一带动绳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杆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侧壁开有通孔,通孔表面设置伸缩垫,通孔处固定设置旋转装置的凸块,凸块一端设置为弧形的固定槽,固定槽内设置凹槽,凸块侧壁固定在弧形卡槽内,凸块另一端与第一带动杆连接,旋转装置侧壁设置侧孔,第一带动杆穿过旋转装置的侧孔延伸且侧孔表面设置伸缩垫;旋转装置侧壁设置第二卡槽,第二卡槽与第一卡槽连接;管道侧壁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凹槽相吻合。进一步的;所述棚体两侧壁顶部上均设置两根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一端固定设置挡板上,第二固定杆上固定设置圆扣,圆扣分别设置有上下遮阴网的两侧,上遮阴网的圆扣通过第三带动绳连接,第三带动绳穿过挡板固定设置在第四固定轴上,第四固定轴上设置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设置第三旋转把手;下遮阴网的圆扣通过第二带动绳连接,第二带动绳穿过挡板固定设置在第三固定轴上,第三固定轴上设置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设置第二旋转把手;第三带动绳、第二带动绳设置为环形,且上下遮阴网的右端圆扣与第三带动绳、第二带动绳形成死结。进一步的;所述上下遮阴网的棚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卡槽、第四卡槽,第三卡槽、第四卡槽设置有第二带动杆,第二带动杆上设置有两排刷子;远离挡板的两根第二固定杆下侧设置有上收集槽、下收集槽,上收集槽、下收集槽底部与料管连接,料管与收集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侧壁连接的软水管上设置水泵。进一步的;所述上收集槽、下收集槽底壁倾斜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第一旋转把手旋转带动第二转轴旋转,第一固定轴上的第一带动绳使得棚体的管道在第一卡槽上下运动,调节浇水的高度。2、当管道需要一定倾斜角度浇水时,第一带动杆推动旋转装置向中间运动,凹槽与管道的连接杆固定,第一带动杆旋转时,使得凸块在弧形卡槽内左右运动,从而使得管道倾斜。3、第二固定杆通过圆扣固定上下遮阴网,上下遮阴网在分别通过第三带动绳、第二带动绳连接,第三旋转把手、第二旋转把手沿着逆时针旋转使得第三带动绳、第二带动绳分别固定旋转固定在第四固定轴、第三固定轴上,根据大棚内阳光的强度选择收上下遮阴网,且通过第三旋转把手、第二旋转把手沿着顺时针旋转使得第三带动绳、第二带动绳分别使得上下遮阴网遮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固定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棚体、2-弯管、3-软水管、4-第一带动绳、5-第一旋转把手、6-第一固定轴、7-第一转轴、8-连接绳、9-第二固定轴、10-第二转轴、11-水泵、12-管道、13-第一固定杆、14-出水管、15-喷头、16-水箱、17-第一卡槽、18-第二卡槽、19-弧形卡槽、20-固定槽、21-凹槽、22-第一带动杆、23-旋转装置、24-挡板、25-第二带动绳、26-第三带动绳、27-第二旋转把手、28-第三转轴、29-第三固定轴、30-第三旋转把手、31-第四转轴、32-第四固定轴、33-第三卡槽、34-刷子、35-圆扣、36-上收集槽、37-下收集槽、38-料管、39-第二带动杆、40-第四卡槽、41-第二固定杆、42-收集箱。具体实施方式图1-3所示,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白芨种植大棚,包括棚体1,棚体1顶部设置管道12,管道12两端固定设置第一固定杆13,第一固定杆13固定设置在第一卡槽17内,第一卡槽17固定设置在棚体1侧壁,管道12上均匀连接出水管14,出水管14底部连接喷头15,管道12通过弯管2与软水管3连通,软水管3通过第二固定轴9与水箱16连接,第二固定轴9的第二转轴10通过连接绳8与第一固定轴6的第一转轴7连接,第一转轴7上设置第一旋转把手5,第一固定轴6上固定设置第一带动绳4,第一带动绳4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杆13上;第一旋转把手5旋转带动第二转轴10旋转,第一固定轴6上的第一带动绳4使得棚体1的管道12在第一卡槽17上下运动,调节浇水的高度。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一卡槽17侧壁开有通孔,通孔表面设置伸缩垫,通孔处固定设置旋转装置23的凸块,凸块一端设置为弧形的固定槽20,固定槽20内设置凹槽21,凸块侧壁固定在弧形卡槽19内,凸块另一端与第一带动杆22连接,旋转装置23侧壁设置侧孔,第一带动杆22穿过旋转装置23的侧孔延伸且侧孔表面设置伸缩垫;旋转装置23侧壁设置第二卡槽18,第二卡槽18与第一卡槽17连接;管道12侧壁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凹槽21相吻合;第一卡槽17侧壁固定的旋转装置23,当管道12需要一定倾斜角度浇水时,第一带动杆22推动旋转装置23向中间运动,通过凹槽21与管道12的连接杆固定,且第一带动杆22旋转时,使得凸块在弧形卡槽19内左右运动,从而使得管道12倾斜,满足需要。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棚体1两侧壁顶部上均设置两根第二固定杆41,第二固定杆41一端固定设置挡板24上,第二固定杆41上固定设置圆扣35,圆扣35分别设置有上下遮阴网的两侧,上遮阴网的圆扣35通过第三带动绳26连接,第三带动绳26穿过挡板24固定设置在第四固定轴32上,第四固定轴32上设置第四转轴31,第四转轴31上设置第三旋转把手30;下遮阴网的圆扣35通过第二带动绳25连接,第二带动绳25穿过挡板24固定设置在第三固定轴29上,第三固定轴29上设置第三转轴28,第三转轴28上设置第二旋转把手27;第三带动绳26、第二带动绳25设置为环形,且上下遮阴网的右端圆扣35与第三带动绳26、第二带动绳25形成死结;第二固定杆41通过圆扣35固定上下遮阴网,上下遮阴网在分别通过第三带动绳26、第二带动绳25连接,在通过第三旋转把手30、第二旋转把手27沿着逆时针旋转使得第三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芨种植大棚,包括棚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顶部设置管道(12),管道(12)两端固定设置第一固定杆(13),第一固定杆(13)固定设置在第一卡槽(17)内,第一卡槽(17)固定设置在棚体(1)侧壁,管道(12)上均匀连接出水管(14),出水管(14)底部连接喷头(15),管道(12)通过弯管(2)与软水管(3)连通,软水管(3)通过第二固定轴(9)与水箱(16)连接,第二固定轴(9)的第二转轴(10)通过连接绳(8)与第一固定轴(6)的第一转轴(7)连接,第一转轴(7)上设置第一旋转把手(5),第一固定轴(6)上固定设置第一带动绳(4),第一带动绳(4)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杆(1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芨种植大棚,包括棚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顶部设置管道(12),管道(12)两端固定设置第一固定杆(13),第一固定杆(13)固定设置在第一卡槽(17)内,第一卡槽(17)固定设置在棚体(1)侧壁,管道(12)上均匀连接出水管(14),出水管(14)底部连接喷头(15),管道(12)通过弯管(2)与软水管(3)连通,软水管(3)通过第二固定轴(9)与水箱(16)连接,第二固定轴(9)的第二转轴(10)通过连接绳(8)与第一固定轴(6)的第一转轴(7)连接,第一转轴(7)上设置第一旋转把手(5),第一固定轴(6)上固定设置第一带动绳(4),第一带动绳(4)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杆(1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芨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7)侧壁开有通孔,通孔表面设置伸缩垫,通孔处固定设置旋转装置(23)的凸块,凸块一端设置为弧形的固定槽(20),固定槽(20)内设置凹槽(21),凸块侧壁固定在弧形卡槽(19)内,凸块另一端与第一带动杆(22)连接,旋转装置(23)侧壁设置侧孔,第一带动杆(22)穿过旋转装置(23)的侧孔延伸且侧孔表面设置伸缩垫;旋转装置(23)侧壁设置第二卡槽(18),第二卡槽(18)与第一卡槽(17)连接;管道(12)侧壁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凹槽(21)相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芨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两侧壁顶部上均设置两根第二固定杆(41),第二固定杆(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世祥
申请(专利权)人:双柏县金丰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