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成穴精量排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9086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成穴精量排种装置,包括种箱总成、成穴排种壳体、搅种驱动链轮和成穴排种机构,所述种箱总成安装在成穴排种壳体上,所述成穴排种机构穿过成穴排种壳体中,所述搅种驱动链轮安装在成穴排种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稻成穴精量排种装置采用渐开线型排种轮排种,以及间隔齿和排种型孔实现精量穴播,精量提供总排种量。采用水稻成穴精量排种装置可调节排种量的方式可适应不同品种、行数和排种量要求的播种量的要求,增强对品种和农艺要求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成穴精量排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的播种
,具体为一种用于水稻集中播种的水稻成穴精量排种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种植环节仍是水稻全程机械化中的最薄弱环节。水稻机械化种植方式包括机插和机直播2种方式,机插具有分蘖能力强、农艺技术完善和产量稳定的特点,是日本、韩国和我国主要的水稻机械化种植方式,也是我国目前采用的水稻机械化种植的重要方式。由于农村优质劳动力短缺,省工、省力和节本的机直播种植方式近年来快速发展,成为水稻机械化种植的重要方式,成为水稻机械化种植的一个主要选择。目前应用的水稻排种器多是单体排种器或是以外槽轮为主的排种器,从而难以实现水稻精量穴播,并且播种效率低下。为提高水稻种植效率和播种精度,急需提供一种性能稳定、播种精量和效率高的水稻排种器。采用集中排种能够简化传动和整机结构和提高种植效率,可以解决现有的水稻排种器主要存在结构复杂、排种精度较差和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水稻集中播种的水稻成穴精量排种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成穴精量排种装置,包括种箱总成、成穴排种壳体、搅种驱动链轮和成穴排种机构,所述种箱总成安装在成穴排种壳体上,所述成穴排种机构穿过成穴排种壳体中,所述搅种驱动链轮安装在成穴排种机构上。进一步,所述种箱总成包括箱体、种箱盖、加强板筋和连接板,所述种箱盖与箱体铰接;所述箱体焊接于连接板上,所述箱体和连接板之间通过加强板筋支撑,所述连接板与成穴排种壳体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所述成穴排种壳体包括左支撑座、左支撑板、后连接板、前连接板、右支撑板和右支撑座,所述左支撑座固定于左支撑板上;所述右支撑座固定于右支撑板上;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设有种层隔板和底座支撑板,所述种层隔板将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隔成2块区域;所述底座支撑板位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底部;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中部还设有搅种机构,所述底座支撑板左侧安装有卸种板。进一步,所述成穴排种机构包括排种轴、两侧挡板、空白填充轮、渐开线型排种轮和传动链轮,所述两侧挡板、空白填充轮、渐开线型排种轮均安装在排种轴上;所述排种轴的六方轴结构两端各安装有个两侧挡板,所述两侧挡板使空白填充轮或渐开线型排种轮与成穴排种壳体分离开来;所述2个两侧挡板中间安装有空白填充轮和渐开线型排种轮,所述渐开线型排种轮可用空白填充轮替换。进一步,所述渐开线型排种轮包括六方孔、壳体、间隔齿、排种型孔,所述渐开线型排种轮的中心为六方孔;所述渐开线型排种轮的壳体的外圈均匀分布有10个间隔齿和10个排种型孔,所述排种型孔之间通过间隔齿隔开。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成穴精量排种装置采用渐开线型排种轮排种,以及间隔齿和排种型孔实现精量穴播,控制总排种量。2、采用水稻成穴精量排种装置可调节排种量的方式可以适应不同品种、行数和排种量要求的播种量的要求,增强品种和农艺要求的适应性。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适用于水稻集中气力式排种的精量穴播,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播种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成穴排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成穴排种机构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渐开线型排种轮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成穴精量排种装置,包括种箱总成1、成穴排种壳体2、搅种驱动链轮3和成穴排种机构4,所述种箱总成1安装在成穴排种壳体2上,所述成穴排种机构4穿过成穴排种壳体2中,所述搅种驱动链轮3安装在成穴排种机构4上。所述种箱总成1为装种的容器,包括箱体12、种箱盖11、加强板筋13和连接板14,所述箱体12为种箱总成1的主体,所述种箱盖11与箱体12铰接,方便打开和关闭种箱盖11;所述箱体12焊接于连接板14上,所述箱体12和连接板14之间通过加强板筋13支撑,所述连接板14与成穴排种壳体2连接在一起。所述成穴排种壳体2包括左支撑座21、左支撑板22、后连接板23、前连接板24、右支撑板25和右支撑座26,所述左支撑板22和右支撑板25之间通过后连接板23和前连接板24形成框架,所述左支撑座21固定于左支撑板22上;所述右支撑座26固定于右支撑板25上。所述左支撑板22和右支撑板25之间设有种层隔板5和底座支撑板8,所述种层隔板5将左支撑板22和右支撑板25隔成2块区域,引导种子进入充种室,并可以调节种层厚度;所述底座支撑板8位于左支撑板22和右支撑板25的底部,所述底座支撑板8弧面与成穴排种机构4接触,形成投种后与充种前的过渡区。所述底座支撑板8左侧安装有卸种板7,用于卸出多余的种子。所述成穴排种机构4通过左支撑座21和右支撑座26支撑和定位。所述成穴排种机构4包括排种轴41、两侧挡板42、空白填充轮43、渐开线型排种轮44和传动链轮45。所述两侧挡板42、空白填充轮43、渐开线型排种轮44均安装在排种轴41上,所述排种轴41穿过两侧挡板42、空白填充轮43、渐开线型排种轮44,使之结合为一个整体。所述排种轴41对两侧挡板42、空白填充轮43、渐开线型排种轮44进行径向定位。所述排种轴41的六方轴结构两端各安装有41个两侧挡板42,所述两侧挡板42使空白填充轮43或渐开线型排种轮44与成穴排种壳体2分离开来,避免产生摩擦损伤。所述2个两侧挡板42中间安装有空白填充轮43和渐开线型排种轮44,所述空白填充轮43和渐开线型排种轮44轴向长度相同,从而可以相互替换。所述渐开线型排种轮44为水稻充种机构,所述渐开线型排种轮44是形成成穴排种,从而形成间歇性的成穴。所述渐开线型排种轮44可用空白填充轮43替换,所述空白填充轮43呈圆柱体,表明光滑,没有充种的型孔,不具有充种和排种的功能。因此,根据播种时间、行数和幅宽等农艺要求对水稻播种量需求,渐开线型排种轮44可以在3~8之间调节,拆卸下来的渐开线型排种轮44用空白填充轮43替换。在排种轴41一端安装有传动链轮45,用于接受外部传递的动力和驱动排种轴41转动,从而使渐开线型排种轮44转动进行成穴排种。所述渐开线型排种轮44包括六方孔441、壳体442、间隔齿443、排种型孔444,所述渐开线型排种轮44的中心为六方孔441,所述六方孔441穿过排种轴41,所述六方孔441与排种轴41配合实现渐开线型排种轮44的径向定位。所述渐开线型排种轮44的壳体442的外圈均匀分布有10个间隔齿443和10个排种型孔444,所述排种型孔444之间通过间隔齿443隔开。所述排种型孔444呈渐开线形状,有利于种子充种和投种,提高排种性能。所述左支撑板22和右支撑板25中部还设有搅种机构6,所述搅种机构6通过转动扰动水稻种子种群,提高水稻种子流动性;所述搅种机构6增加横向压力,提高横向压力,更有利于水稻种子进入排种型孔444。所述搅种驱动链轮3驱动搅种机构6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水稻成穴精量排种装置通过种箱总成1装种,种子顺着种层隔板5进入充种室,在搅种机构6的扰动作用下,种子进入成穴排种机构4的排种型孔444。传动链轮45接受外部作用力,将动力传递给成穴排种机构4,所述成穴排种机构4转动,其中的渐开线型排种轮44的排种型孔444进行充种,空白填充轮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成穴精量排种装置,其特征包括种箱总成(1)、成穴排种壳体(2)、搅种驱动链轮(3)和成穴排种机构(4),所述种箱总成(1)安装在成穴排种壳体(2)上,所述成穴排种机构(4)穿过成穴排种壳体(2)中,所述搅种驱动链轮(3)安装在成穴排种机构(4)上;所述种箱总成(1)包括箱体(12)、种箱盖(11)、加强板筋(13)和连接板(14),所述种箱盖(11)与箱体(12)铰接;所述箱体(12)焊接于连接板(14)上,所述箱体(12)和连接板(14)之间通过加强板筋(13)支撑,所述连接板(14)与成穴排种壳体(2)连接在一起;所述成穴排种壳体(2)包括左支撑座(21)、左支撑板(22)、后连接板(23)、前连接板(24)、右支撑板(25)和右支撑座(26),所述左支撑座(21)固定于左支撑板(22)上;所述右支撑座(26)固定于右支撑板(25)上;所述左支撑板(22)和右支撑板(25)之间设有种层隔板(5)和底座支撑板(8),所述种层隔板(5)将左支撑板(22)和右支撑板(25)隔成2块区域;所述左支撑板(22)和右支撑板(25)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支撑板(8);所述左支撑板(22)和右支撑板(25)中部设有搅种机构(6),所述底座支撑板(8)左侧安装有卸种板(7);所述成穴排种机构(4)包括排种轴(41)、两侧挡板(42)、空白填充轮(43)、渐开线型排种轮(44)和传动链轮(45),所述两侧挡板(42)、空白填充轮(43)和渐开线型排种轮(44)均安装在排种轴(41)上;所述排种轴(41)的六方轴结构两端各安装有1个两侧挡板(42);所述2个两侧挡板(42)中间安装有空白填充轮(43)和渐开线型排种轮(44),所述渐开线型排种轮(44)可用空白填充轮(43)替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成穴精量排种装置,其特征包括种箱总成(1)、成穴排种壳体(2)、搅种驱动链轮(3)和成穴排种机构(4),所述种箱总成(1)安装在成穴排种壳体(2)上,所述成穴排种机构(4)穿过成穴排种壳体(2)中,所述搅种驱动链轮(3)安装在成穴排种机构(4)上;所述种箱总成(1)包括箱体(12)、种箱盖(11)、加强板筋(13)和连接板(14),所述种箱盖(11)与箱体(12)铰接;所述箱体(12)焊接于连接板(14)上,所述箱体(12)和连接板(14)之间通过加强板筋(13)支撑,所述连接板(14)与成穴排种壳体(2)连接在一起;所述成穴排种壳体(2)包括左支撑座(21)、左支撑板(22)、后连接板(23)、前连接板(24)、右支撑板(25)和右支撑座(26),所述左支撑座(21)固定于左支撑板(22)上;所述右支撑座(26)固定于右支撑板(25)上;所述左支撑板(22)和右支撑板(25)之间设有种层隔板(5)和底座支撑板(8),所述种层隔板(5)将左支撑板(22)和右支撑板(25)隔成2块区域;所述左支撑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小龙任万军陈勇刘洪男刘礼阳朱佳才杨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