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文艳专利>正文

采血管排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075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血管排序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采血顺序记忆不清、将血液抽入与项目不相符的容器当中导致检验结果与病情不吻合,检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给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等工作都造成了困难的问题。该一种采血管排序器包括底座和控制器;底座上设有至少一排放置孔;放置孔内放置有具有头盖的采血管;采血管的外壁上设有RFID标签,底座内设有与RFID标签相对应用于识别其的RFID识别器;所有RFID识别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射频识别信号输入端电连;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有显示面板。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精确放置采血管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血管排序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采血管排序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采血是医院体检中心诊所等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论是内科还是外科,都需要根据检验结果来诊断病情,而且通常给患者采血时都是多项目多管一次性采血。由采血人员按照医嘱要求项目进行采血,这时采血人员需要凭着记忆的采血顺序进行采血,在工作繁忙或值夜班时,可能会对采血顺序记忆不清,不能按照卫生行业标准WS/T225-2002《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中规定(a、血培养管;b、无添加剂管;c、凝血试验管;d、有添加剂的管按以下顺序采血:1、枸橼酸盐管;2、肝素管;3、EDTA管;4、草酸盐/氟化物管。)进行采血,更有甚者会将血液抽入与项目不相符的容器当中,这些采血中的差错均可导致检验结果与病情不吻合,使得检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给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等工作都造成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管排序器,以解决现有采血顺序记忆不清、将血液抽入与项目不相符的容器当中导致检验结果与病情不吻合,检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给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等工作都造成了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血管排序器包括底座和控制器;底座上设有至少一排放置孔;放置孔内放置有具有头盖的采血管;采血管的外壁上设有RFID标签,底座内设有与RFID标签相对应用于识别其的RFID识别器;所有RFID识别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射频识别信号输入端电连;底座侧面设有显示面板。具体地,显示面板上按放置孔的顺序设有显示灯,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有显示灯的开关控制显示灯的熄亮。具体地,底座顶面的放置孔处设有颜色标记,放置孔处的颜色与与其对应采血管头盖的颜色相同。具体地,底座顶面的放置孔处设有数字标记,放置孔处的数字与与其对应采血管头盖的数字相同。具体地,同一排放置孔处依次贴有检验项目标签厌氧血培养﹑需氧血培养﹑生化或免疫﹑凝血﹑生化﹑急诊生化或血氨﹑血流变或流式细胞﹑血常规或糖化血红蛋白或流式细胞﹑血糖﹑血沉。具体地,同一排放置孔处贴有添加剂标签依次为厌氧菌或真菌的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培养及分离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无添加剂﹑枸橼酸钠﹑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肝素锂﹑肝素锂﹑乙二胺四乙酸(EDTA)﹑氟化钠﹑枸橼酸钠。具体地,控制器的型号为DC-M202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RFID识别器识别RFID标签,然后通过控制器和显示器,显示出来,采血管放置错时,显示面板上对应的灯会亮,帮助人们准确放置采血管,且能根据提示放置其正确的位置。(2)本技术通过颜色标记、数字标记便于人们识别精确放置采血管。(3)本技术通过检验项目标签、添加剂标签便于人们识别精确放置采血管。(4)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构思巧妙等特点;由于每个采血管放置孔处都有四种标识,可提醒采血人员按正确的顺序采血,放置后通过RFID识别技术判定具体放错的采血管,故本技术能有效防止采血顺序错误和用错采血容器所导致的检验误差,对检验前采血步骤进行了有效的质量控制,也为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血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框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底座,2-控制器,3-放置孔,4-采血管,5-头盖,6-RFID标签,7-RFID识别器,8-显示面板,9-显示灯,10-开关,11-颜色标记,12-数字标记,13-检验项目标签,14-添加剂标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采血管4排序器包括底座1和控制器2;底座1上设有至少一排放置孔3;放置孔3内放置有具有头盖5的采血管4;采血管4的外壁上设有RFID标签6,底座1内设有与RFID标签6相对应用于识别其的RFID识别器7;所有RFID识别器7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2的射频识别信号输入端电连;底座1侧面设有显示面板8;显示面板上按放置孔3的顺序设有显示灯9,控制器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有显示灯9的开关10控制显示灯9的熄亮;RFID标签6设置在采血管4的侧壁或底部;本技术通过RFID识别器7识别RFID标签6,与控制器内存储的RFID信息对比,并显示出来,采血管4放置错时,显示面板8上对应的灯会亮,帮助人们准确放置采血管4,且能根据提示放置其正确的位置;RFID识别技术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详细描述。其中,控制器2的型号为DC-M202N,也可选择其他同类型控制器2;控制器2和开关10的位置根据实际安装需要选择其具体的安装位置,一般设置在底座1底部或内部。实施例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底座1顶面的放置孔3处设有颜色标记11,放置孔3处的颜色与与其对应采血管4头盖5的颜色相同;颜色分别为“白色﹑白色(因为血培养瓶头盖未标化颜色,故无特殊颜色标识)﹑红色﹑蓝色﹑金黄色﹑绿色﹑绿色(可测项目多的采血容器设置两孔)﹑紫色﹑灰色﹑黑色”;通过颜色标记11便于人们识别精确放置采血管4。实施例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2的不同点在于,底座1顶面的放置孔3处设有数字标记12,放置孔3处的数字与与其对应采血管4头盖5的数字相同,一排依次为“1﹑2﹑3﹑4﹑5﹑6﹑7﹑8﹑9﹑10”;也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选择其他数字编号,也可换成其他字母代替;通过数字标记12便于人们识别精确放置采血管4。实施例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同一排放置孔3处依次贴有检验项目标签13厌氧血培养﹑需氧血培养﹑生化或免疫﹑凝血﹑生化﹑急诊生化或血氨﹑血流变或流式细胞﹑血常规或糖化血红蛋白或流式细胞﹑血糖﹑血沉;通过检验项目标签13便于人们识别精确放置采血管4。实施例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同一排放置孔3处贴有添加剂标签14依次为厌氧菌或真菌的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培养及分离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无添加剂﹑枸橼酸钠﹑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肝素锂﹑肝素锂﹑乙二胺四乙酸EDTA﹑氟化钠﹑枸橼酸钠;通过添加剂标签14便于人们识别精确放置采血管4。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对采血管4分类排序,能够避免采血管4顺序混乱以及用错容器等差错,对于检验前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使用时根据临床工作的实际需求选择单排或多排;针对诊采血的特点,可以不用设血培养瓶放置孔3。本技术在使用时,将采血容器按标识顺序插入对应的放置孔3内,开始采血操作时,按插好的采血管4顺序,从左向右一管一管的采血。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构思巧妙等特点;由于每个采血管4放置孔3处都有四种标识,可提醒采血人员按正确的顺序采血,放置后通过RFID识别技术判定具体放错的采血管4,故本技术能有效防止采血顺序错误和用错采血容器所导致的检验误差,对检验前采血步骤进行了有效的质量控制,也为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技术。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血管排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控制器(2);底座(1)上设有至少一排放置孔(3);放置孔(3)内放置有具有头盖(5)的采血管(4);采血管(4)的外壁上设有RFID标签(6),底座(1)内设有与RFID标签(6)相对应用于识别其的RFID识别器(7);所有RFID识别器(7)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2)的射频识别信号输入端电连;底座(1)侧面设有显示面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管排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控制器(2);底座(1)上设有至少一排放置孔(3);放置孔(3)内放置有具有头盖(5)的采血管(4);采血管(4)的外壁上设有RFID标签(6),底座(1)内设有与RFID标签(6)相对应用于识别其的RFID识别器(7);所有RFID识别器(7)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2)的射频识别信号输入端电连;底座(1)侧面设有显示面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管排序器,其特征在于:显示面板(8)上按放置孔(3)的顺序设有显示灯(9),控制器(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有显示灯(9)的开关(10)控制显示灯(9)的熄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管排序器,其特征在于:底座(1)顶面的放置孔(3)处设有颜色标记(11),放置孔(3)处的颜色与与其对应采血管(4)头盖(5)的颜色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艳
申请(专利权)人:曹文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