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074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该智能返还机包括主控模块、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和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电源模块相连接。主控模块配合软件系统,控制上述各模块运行,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主控模块同时具有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检测设备运行状态等功能。该智能返还机结构精简,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
本技术涉及智能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
技术介绍
非接触式IC卡由于其固有优势,近年来在校园、公司、小区等场所应用广泛,但随之而来的卡片遗失问题也愈发显著。现今的发卡机构一般不提供卡片的失物招领服务,即便提供此服务的机构也因为网点距离远、操作流程繁琐、信息不及时等不便利因素不能为用户提供很好的卡片失物招领体验,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无需人力,能够就近为用户提供失物招领服务的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多数现有的具有卡片存储功能的卡盘其中心轴线与重力方向垂直,依靠输送机构的推力或拉力与卡槽产生的摩擦阻力来对卡片进行固定,以防止卡片在卡盘的旋转过程中脱落,这就导致对卡盘连续转动后的狭窄卡槽与输送机构的相对位置的过高要求,以及对卡槽耐磨损程度的过高要求,因此,在设计智能返还机的过程中,如何提供一种在保证卡槽数量可扩展、卡片不脱落的前提下,能够依靠重力将卡片稳定置于卡槽内并且结构精简的卡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又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该智能返还机包括主控模块、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和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电源模块相连接,主控模块通过软件系统控制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和电源模块;卡盘模块包括卡盘、电机、电动推杆和光电传感器,电机安装在卡盘下方,电机通过齿轮同卡盘连接,电机带动卡盘沿中心轴线水平转动,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卡盘下方边缘;显示模块中的触摸显示屏将IC卡信息等显示出来;读卡模块采用非接触式RFID射频读卡模块,通过SPI接口与主控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电源模块为主控模块、卡盘模块、显示模块和读卡模块供电。其中,卡盘中心轴线与重力方向平行或与重力方向呈0-45°角,卡盘上设置多个卡槽,卡槽宽度与卡片宽度匹配,卡槽宽度优选为1.5mm,卡槽上端开口长度与卡片宽度匹配,卡槽下端从圆形开孔向上延伸预留28-43mm高的圆柱体空间。电动推杆通过卡槽下端预留的圆柱体空间伸出推杆,推杆将卡片向上推起,以便稳定和取走卡片。光电传感器通过检测卡盘突出位置的遮挡来校准卡盘位置。此外,电机还可以通过皮带同卡盘连接。卡盘位置还可以通过限位开关校准。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通过模块化的设计,使得机器的装配与维护更加方便简洁;机器结构精简、体积小巧,能够灵活安装在各种场所,就近为用户提供服务;机器为用户提供即时服务时完全无需人力;卡片依靠重力进入并稳定固定于卡槽内,卡槽的宽度裕度较大,并且几乎不必考虑卡槽的磨损问题;单台机器卡槽数量和卡槽方向可定制;系统的数据库位于云端,可以多台机器协同运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各模块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存储IC卡工作过程逻辑图;图3为本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返还IC卡工作过程逻辑图;图4为本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卡盘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卡盘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卡盘立体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卡盘模块半剖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卡盘模块半剖立体图。其中:1-卡盘;2-电机;3-电动推杆;4-光电传感器;5-圆柱体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如图1所示,该智能返还机包括主控模块、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和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电源模块相连接,主控模块通过软件系统控制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和电源模块,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同时具有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检测设备运行状态等功能。如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卡盘模块包括卡盘1、电机2、电动推杆3和光电传感器4,电机2安装在卡盘1下方,光电传感器4安装在卡盘1下方边缘;显示模块中的触摸显示屏将IC卡信息等显示出来;读卡模块采用非接触式RFID射频读卡模块,通过SPI接口与主控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电源模块为主控模块、卡盘模块、显示模块和读卡模块供电。在具体设计中,卡盘1中心轴线与重力方向平行,卡盘1上设置10个卡槽,卡槽上端开口长度与卡片宽度匹配,卡槽下端从圆形开孔向上延伸预留3cm高的圆柱体空间5。电机2通过齿轮同卡盘1紧密连接,电机2带动卡盘1沿中心轴线水平转动。电动推杆3通过卡槽下端预留的圆柱体空间5伸出推杆,推杆将卡片向上推起3cm高度,以便取走卡片。光电传感器4通过检测卡盘1突出位置的遮挡来校准卡盘位置。主控模块通过HDMI接口对所述显示模块显示用户界面,用户界面包含设备运行状态、操作提示、键盘等信息。显示模块通过USB接口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用户的触摸信息,主控模块将以此判断用户的触控点击。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使用如下:在存储卡片时,通过用户界面提示拾卡者将卡片置于返还机的读卡区域,返还机通过读卡模块读取卡片信息,主控模块判断卡盘内是否有空卡槽位,若无,则显示模块通过用户界面显示失败信息,若有,则卡盘模块转动卡盘将空卡槽位转动至进/出卡口,主控模块上传卡片所在卡槽的信息;同时主控模块上传卡片信息及随机验证码,云端匹配失主手机号,返还机获取失主手机号,最后,返还机将随机验证码发送至失主手机,显示模块的用户界面显示成功信息。在失主来领取卡片时,显示模块的用户界面提示失主在触摸屏上输入验证码并提交,返还机将验证码上传云端,云端判断验证码无效时,显示模块的用户界面显示错误信息并提示重新输入;若云端判断验证码有效,则将匹配验证码对应的卡片位置信息发送至返还机,返还机通过卡盘模块将失主的卡片转动至出卡口,并由推杆推出,失主取出卡片,显示模块的用户界面显示成功信息。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和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电源模块相连接,主控模块通过软件系统控制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和电源模块;卡盘模块包括卡盘(1)、电机(2)、电动推杆(3)和光电传感器(4),电机(2)安装在卡盘(1)下方,电机(2)通过齿轮同卡盘(1)连接,电机(2)带动卡盘(1)沿中心轴线水平转动,光电传感器(4)安装在卡盘(1)下方边缘;显示模块中的触摸显示屏将IC卡信息显示出来;读卡模块采用非接触式RFID射频读卡模块,通过SPI接口与主控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电源模块为主控模块、卡盘模块、显示模块和读卡模块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和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电源模块相连接,主控模块通过软件系统控制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和电源模块;卡盘模块包括卡盘(1)、电机(2)、电动推杆(3)和光电传感器(4),电机(2)安装在卡盘(1)下方,电机(2)通过齿轮同卡盘(1)连接,电机(2)带动卡盘(1)沿中心轴线水平转动,光电传感器(4)安装在卡盘(1)下方边缘;显示模块中的触摸显示屏将IC卡信息显示出来;读卡模块采用非接触式RFID射频读卡模块,通过SPI接口与主控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电源模块为主控模块、卡盘模块、显示模块和读卡模块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王斌姜雅文梁科委张传飞李雨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