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982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中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该模具包括底座、调节厚度钢板、矩形模具边框、调节螺丝、固定螺母、推进板、调节螺杆、调平螺栓、固定块、反力架等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人工加入不同混凝土混合料,精确控制不同混凝土材料和层间结合料的厚度,保持各个结构层材料尺寸的统一,能够简便、快速的实现层间结合料与混凝土结构层的一体化成型,同时便于拆装试件,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因素对层间结合能力的扰动,从而可以准确反映出路面材料层间的结合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
本技术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中公路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道路工程中路面结构采用分层铺筑,层与层之间通常采用粘结料做处理,然而现有层间结合能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尚不完善,导致大量路面由于层间结合的选材和设计不当而过早破坏。因此,增加层间结合能力,改善层间结合效果,并对层间结合效果进行正确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针对层间粘结料结合性能测试的室内试验,一般是不同混凝土结构层单独制备完成后,涂抹层间结合料,将各个结构层材料粘结起来,这与层间结合料和混凝土结构层同时进行铺筑和养护的实际工程不符,很难做到精确控制结合料的厚度,并且为满足试验设备的尺寸,通常还需对试件进行切割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层间结合性能产生扰动,从而影响层间结合料粘结能力的评价结果,因此,为了便于层间结合料与混凝土结构层一体化成型,符合实际工程要求,精确控制混凝土结构层间的粘结料厚度,评价不同种类和厚度层间粘结料的结合能力,亟需研发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通过人工加入不同混凝土混合料,精确控制不同混凝土材料和层间结合料的厚度,保持各个结构层材料尺寸的统一,能够简便、快速的实现层间结合料与混凝土结构层的一体化成型,同时便于拆装试件,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因素对层间结合能力的扰动,从而可以准确反映出路面材料层间的结合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包括底座;在底座上两边对称位置处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块和反力架;反力架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架体和设于架体上的多个反力螺丝;在底座上放置有矩形模具边框;矩形模具边框的长边边框和短边边框为可拆卸式连接;矩形模具边框内设有调节厚度钢板,且调节厚度钢板所在平面与长边边框所在平面相垂直;调节厚度钢板可相对长边边框滑动,调节厚度钢板的底边与底座上表面相接触;矩形模具边框位于固定块和反力架之间,且反力螺丝的轴向与长边边框所在平面相垂直;在一个短边边框的内侧设有一块推进板,且在该短边边框上设有内螺纹孔,调节螺杆的一端穿过内螺纹孔与推进板固定相连;推进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长边边框相接触,底边与底座上表面相接触,高度不小于矩形模具边框的高度。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底座为矩形。进一步,优选的是,长边边框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凹槽,短边边框的两边分别卡接于两个长边边框的第一凹槽中。进一步,优选的是,长边边框的两端均设有通孔,且在长边边框位于通孔的内侧设有第一凹槽,短边边框的两边分别卡接于两个长边边框的第一凹槽中;短边边框的外侧壁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凹槽,固定螺母的一侧固定在第二凹槽中;调节螺丝有四个;调节螺丝穿过通孔后,与相邻最近的固定螺母螺纹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是,长边边框的内侧壁的上边缘处设有凸楞,调节厚度钢板的左右两端设有与凸楞位置形状相匹配的第三凹槽,调节厚度钢板通过第三凹槽、凸楞相匹配与矩形模具边框相连。进一步,优选的是,底座上设有多个调平螺栓。进一步,优选的是,底座上设有4个调平螺栓,分别对称设有底座的四角。进一步,优选的是,调节厚度钢板有多块,每块的厚度为2mm。优选有5块。进一步,优选的是,两个短边边框之间的距离为160mm;两个长边边框之间的距离为75mm;矩形模具边框的高度为30mm。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层间结合料粘结能力的试验方法,采用上述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步骤如下:将矩形模具边框的内壁和底座涂抹上脱模油,同时保持底座水平,通过固定块和反力架将矩形模具边框固定在底座上;根据实验设计厚度,将调节厚度钢板放入矩形模具边框中,不放置则为无层间结合料;通过使用调节螺杆调节推进板,使得调节厚度钢板两侧形成的试件模具尺寸相同,然后在调节厚度钢板两侧形成的试件模具中成型第一混凝土试块和第二混凝土试块,之后拔出调节厚度钢板,采用层间结合料填充调节厚度钢板所在位置的空间,并保持层间结合料填充高度与第一混凝土试块、第二混凝土的高度齐平,得到试件;最后将整个试件连带模具放置在20℃±5℃、湿度大于50%的条件下静置12h以上,然后通过固定块和反力架将矩形模具边框从底座上取下,并将矩形模具边框拆除,将整个试件放入标准养护室内进行养护,之后进行测试。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目前在室内试验中对于路面混凝土层间结合料性能测试还没有完善的试验设备,一般是混凝土结构层单独制备完成后,涂抹层间结合料,将各个结构层材料粘结起来,无法精确控制控制结合料的厚度。同时,为满足试验设备的尺寸,通常还需对试件进行切割处理,避免不了对层间结合料产生扰动作用。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能够简便、快速的实现层间结合料与混凝土结构层的一体化成型,精确控制不同混凝土材料和层间结合料的厚度,并保持各个结构层材料尺寸的统一,使得层间结合料两侧的试件尺寸均为75mm*75mm*30mm,成型完成后整体试件最大尺寸长、宽、高分别为160mm*75mm*30mm。同时便于拆装试件,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因素对层间结合能力的扰动,从而可以准确反映出路面材料层间的结合能力,为工程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单块调节厚度钢板同时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多块调节厚度钢板同时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调节厚度钢板的主视图;其中,1、底座;2、调节厚度钢板;3、矩形模具边框;4、调节螺丝;5、固定螺母;6、推进板;7、调节螺杆;8、调平螺栓;9、固定块;10、反力架;11、第一混凝土试块区域;12、第二混凝土试块区域;13、架体;14、反力螺丝;15、长边边框;16、短边边框;17、第一凹槽;18、第二凹槽;19、第三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或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内”、“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两边对称位置处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块(9)和反力架(10);反力架(10)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架体(13)和设于架体(13)上的多个反力螺丝(14);在底座(1)上放置有矩形模具边框(3);矩形模具边框(3)的长边边框(15)和短边边框(16)为可拆卸式连接;矩形模具边框(3)内设有调节厚度钢板(2),且调节厚度钢板(2)所在平面与长边边框(15)所在平面相垂直;调节厚度钢板(2)可相对长边边框(15)滑动,调节厚度钢板(2)的底边与底座(1)上表面相接触;矩形模具边框(3)位于固定块(9)和反力架(10)之间,且反力螺丝(14)的轴向与长边边框(15)所在平面相垂直;在一个短边边框(16)的内侧设有一块推进板(6),且在该短边边框(16)上设有内螺纹孔,调节螺杆(7)的一端穿过内螺纹孔与推进板(6)固定相连;推进板(6)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长边边框(15)相接触,底边与底座(1)上表面相接触,高度不小于矩形模具边框(3)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两边对称位置处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块(9)和反力架(10);反力架(10)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架体(13)和设于架体(13)上的多个反力螺丝(14);在底座(1)上放置有矩形模具边框(3);矩形模具边框(3)的长边边框(15)和短边边框(16)为可拆卸式连接;矩形模具边框(3)内设有调节厚度钢板(2),且调节厚度钢板(2)所在平面与长边边框(15)所在平面相垂直;调节厚度钢板(2)可相对长边边框(15)滑动,调节厚度钢板(2)的底边与底座(1)上表面相接触;矩形模具边框(3)位于固定块(9)和反力架(10)之间,且反力螺丝(14)的轴向与长边边框(15)所在平面相垂直;在一个短边边框(16)的内侧设有一块推进板(6),且在该短边边框(16)上设有内螺纹孔,调节螺杆(7)的一端穿过内螺纹孔与推进板(6)固定相连;推进板(6)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长边边框(15)相接触,底边与底座(1)上表面相接触,高度不小于矩形模具边框(3)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为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长边边框(15)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凹槽(17),短边边框(16)的两边分别卡接于两个长边边框(15)的第一凹槽(17)中。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少鹏陈亮亮黎晓熊文玥程志豪许芸熙王立娜陈华斌周沛延张莹莹程海洲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