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982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中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该模具包括底座、调节厚度钢板、矩形模具边框、调节螺丝、固定螺母、推进板、调节螺杆、调平螺栓、固定块、反力架等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人工加入不同混凝土混合料,精确控制不同混凝土材料和层间结合料的厚度,保持各个结构层材料尺寸的统一,能够简便、快速的实现层间结合料与混凝土结构层的一体化成型,同时便于拆装试件,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因素对层间结合能力的扰动,从而可以准确反映出路面材料层间的结合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
本技术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中公路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道路工程中路面结构采用分层铺筑,层与层之间通常采用粘结料做处理,然而现有层间结合能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尚不完善,导致大量路面由于层间结合的选材和设计不当而过早破坏。因此,增加层间结合能力,改善层间结合效果,并对层间结合效果进行正确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针对层间粘结料结合性能测试的室内试验,一般是不同混凝土结构层单独制备完成后,涂抹层间结合料,将各个结构层材料粘结起来,这与层间结合料和混凝土结构层同时进行铺筑和养护的实际工程不符,很难做到精确控制结合料的厚度,并且为满足试验设备的尺寸,通常还需对试件进行切割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层间结合性能产生扰动,从而影响层间结合料粘结能力的评价结果,因此,为了便于层间结合料与混凝土结构层一体化成型,符合实际工程要求,精确控制混凝土结构层间的粘结料厚度,评价不同种类和厚度层间粘结料的结合能力,亟需研发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两边对称位置处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块(9)和反力架(10);反力架(10)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架体(13)和设于架体(13)上的多个反力螺丝(14);在底座(1)上放置有矩形模具边框(3);矩形模具边框(3)的长边边框(15)和短边边框(16)为可拆卸式连接;矩形模具边框(3)内设有调节厚度钢板(2),且调节厚度钢板(2)所在平面与长边边框(15)所在平面相垂直;调节厚度钢板(2)可相对长边边框(15)滑动,调节厚度钢板(2)的底边与底座(1)上表面相接触;矩形模具边框(3)位于固定块(9)和反力架(10)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两边对称位置处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块(9)和反力架(10);反力架(10)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架体(13)和设于架体(13)上的多个反力螺丝(14);在底座(1)上放置有矩形模具边框(3);矩形模具边框(3)的长边边框(15)和短边边框(16)为可拆卸式连接;矩形模具边框(3)内设有调节厚度钢板(2),且调节厚度钢板(2)所在平面与长边边框(15)所在平面相垂直;调节厚度钢板(2)可相对长边边框(15)滑动,调节厚度钢板(2)的底边与底座(1)上表面相接触;矩形模具边框(3)位于固定块(9)和反力架(10)之间,且反力螺丝(14)的轴向与长边边框(15)所在平面相垂直;在一个短边边框(16)的内侧设有一块推进板(6),且在该短边边框(16)上设有内螺纹孔,调节螺杆(7)的一端穿过内螺纹孔与推进板(6)固定相连;推进板(6)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长边边框(15)相接触,底边与底座(1)上表面相接触,高度不小于矩形模具边框(3)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为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混凝土层间结合厚度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长边边框(15)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凹槽(17),短边边框(16)的两边分别卡接于两个长边边框(15)的第一凹槽(17)中。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少鹏陈亮亮黎晓熊文玥程志豪许芸熙王立娜陈华斌周沛延张莹莹程海洲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