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地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93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器制造领域,提供一种电热地毯,所述电热地毯从上至下依次为毛毯层、安全层、电热层、防护层和隔热层,所述电热层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下两面均等距开有一定深度的多条水平槽,每条水平槽内印刷有石墨烯导电层,所述石墨烯导电层上方灌有散热硅胶,且散热硅胶填满水平槽,沿着水平槽长度方向所述承载板前后两端各设有一条电极,其中上层的石墨烯导电层向着两端电极方向延伸并覆盖至电极上表面,下层的石墨烯导电层向着两端电极方向延伸并覆盖至电极下表面。该电热地毯具有内部结构稳定,防护性能优良以及快速制暖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地毯
本技术属于电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地毯。
技术介绍
电热地毯作为一款直接与人体接触的制暖产品,具有制暖效果好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达到制暖效果的特点,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石墨烯电热膜作为制暖的直接载体,在石墨烯电热膜上层铺设毛毯层,并利用石墨烯电热膜两侧的导电铜带进行电路联通,该结构的电热地毯虽然能达到快速制热的效果,但在长期使用中容易发生内部结构磨擦而引起的种种意外,因为其石墨烯电热膜结构比较单一,长期在重量和折叠变形的压力施加下容易出现上述的内部结构损坏问题,所以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既能达到现有制热效果又能在其安全性能上进行提升的电热地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地毯,旨在解决现有的电热地毯中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热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地毯从上至下依次为毛毯层、安全层、电热层、防护层和隔热层,所述电热层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下两面均等距开有一定深度的多条水平槽,每条水平槽内印刷有石墨烯导电层,所述石墨烯导电层上方灌有散热硅胶,且散热硅胶填满水平槽,沿着水平槽长度方向所述承载板前后两端各设有一条电极,其中上层的石墨烯导电层向着两端电极方向延伸并覆盖至电极上表面,下层的石墨烯导电层向着两端电极方向延伸并覆盖至电极下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层周边向下延伸完全包覆住电热层。进一步地,所述毛毯层的厚度大于电热层、防护层以及隔热层的厚度总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电热地毯从上至下依次为毛毯层、安全层、防护层和隔热层,通过各层具有的不同功能进行合理搭配达到最大的防护和做功效果,所述承载板上下两面均等距开有一定深度的多条水平槽,每条水平槽内印刷有石墨烯导电层,水平槽上方覆盖散热硅胶,石墨烯导电条通电发热后通过散热硅胶将热量均匀地传导至毛毯层,且散热硅胶填满水平槽,水平槽起到保护石墨烯导电条的作用,其中上层的石墨烯导电层向着两端电极方向延伸并覆盖至电极上表面,下层的石墨烯导电层向着两端电极方向延伸并覆盖至电极下表面,利用该结构能更大程度地增大石墨烯导电条与电极的接触面积。本技术的设计结构具有散热均匀,结构相互之间相互协调,并且承载板的结构特征具有一定韧性,增加其整个地毯结构的稳定性,并且令其支撑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地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地毯电热层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地毯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热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地毯从上至下依次为毛毯层1、安全层2、电热层3、防护层4和隔热层5,所述电热层3包括承载板34,所述承载板34上下两面均等距开有一定深度的多条水平槽,每条水平槽内印刷有石墨烯导电层32,所述石墨烯导电层32上方灌有散热硅胶33,且散热硅胶33填满水平槽,沿着水平槽长度方向所述承载板34前后两端各设有一条电极7,其中上层的石墨烯导电层32向着两端电极7方向延伸并覆盖至电极7上表面,下层的石墨烯导电层32向着两端电极7方向延伸并覆盖至电极7下表面。在实际操作中,整个电热地毯需具有折叠所需的韧性,在电热层的设置上,本实施例采用具有一定厚度但不影响折叠的刚度材料,且该刚度材料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石墨烯电热膜,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板状体,且在板身上下两面设置若干条用于放置石墨烯导电层的水平槽,在放置石墨烯导电层的时候需要将承载板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将正反面朝上,待粉刷上去的石墨烯导电层状态稳定之后,在水平槽上灌注散热硅胶,同样按照时间顺序依次等待散热硅胶凝固至状态稳定,也可采用轻微的烘烤方式加速散热硅胶状态稳固。整个承载板结构相对稳定,具有一定支撑作用,在承受一定重量的时候能对电热结构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沿着水平槽长度方向所述承载板前后两端各设有一条电极,其中上层的石墨烯导电层向着两端电极方向延伸并覆盖至电极上表面,下层的石墨烯导电层向着两端电极方向延伸并覆盖至电极下表面,该结构的设计方式尽可能地增大了电极与与石墨烯导电层的接触面积,使得通电效果更佳,产生热量的时候,能快速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硅胶上进而通过散热硅胶均匀地传递至毛毯层达到快速取暖效果。电热层下方设置有防护层,该防护层一般采用具有一定韧性的纤维材料,该防护层具有支撑电热层的作用,同时,纤维材料的韧性可以在地毯上层受到重量挤压时,分散重量的下压方向,以保护上层电热层内电热系统的稳定,防护层下方设置有隔热材料,当电热层产生热量,会持续向上下两个方向散发,设置隔热层,采用隔热材料,将向下散发的热量挡住,避免长时间的热量散发导致与地板直接接触造成地板的加速损伤。在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层2周边向下延伸完全包覆住电热层3,且安全层2周边向下的延伸部分与电热层3下方的防护层4形成闭合结构,安全层采用高分子防水防火材料,具有防水以及防火的功能,由于毛毯层1属于易燃且易吸水的特性,所以有必要在电热层3上方设置该安全层2,防止因为渗水或者失火等意外导致的毛毯层1损坏后直接对下方的电热结构进行冲击而造成的短路失火等情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地毯从上至下依次为毛毯层、安全层、电热层、防护层和隔热层,所述电热层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下两面均等距开有一定深度的多条水平槽,每条水平槽内印刷有石墨烯导电层,所述石墨烯导电层上方灌有散热硅胶,且散热硅胶填满水平槽,沿着水平槽长度方向所述承载板前后两端各设有一条电极,其中上层的石墨烯导电层向着两端电极方向延伸并覆盖至电极上表面,下层的石墨烯导电层向着两端电极方向延伸并覆盖至电极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地毯从上至下依次为毛毯层、安全层、电热层、防护层和隔热层,所述电热层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下两面均等距开有一定深度的多条水平槽,每条水平槽内印刷有石墨烯导电层,所述石墨烯导电层上方灌有散热硅胶,且散热硅胶填满水平槽,沿着水平槽长度方向所述承载板前后两端各设有一条电极,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正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暖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