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型多功能微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80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47
集束型多功能微站,包括底座,底座上部设有支撑杆体;支撑杆体连接有天线构件;底座内部设置控制单元,支撑杆体为中通结构;天线构件包括同向设置的支撑架和天线模块;天线模块为环形结构,且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架一端连接支撑杆体。有益效果是:集约程度高,功能全面,一座基站能实现多种不同功能,整体性好,美观度高;控制设备和天线信息传输路径短,对信号影响小,信号损耗小;天线覆盖面积广,结合转动装置,能实现360度信号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束型多功能微站
本技术属于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微站。
技术介绍
目前通信行业保证应急通信的手段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基站建站密度;2、增加应急通信车;3、临时搭建应急通信设施,而根据移动通信要求,小型覆盖的小微通信基站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导致其搭建周期长,投入成本高,且由于占地面积大,搭建的机动灵活性差。现有的微站结构集约程度低,很多设备都暴露在主体外,导致美观度不够。或者,大部分的处理分析设备都不能集约到微站中,使得其与天线之间传输距离增加,从而导致信号受影响。现有的一些设备功能都比较分散,缺少一种节约的设备,将多个设备结合起来,使其更加美观,同时功能更加齐全。也减小了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集束型多功能微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部设有支撑杆体;所述支撑杆体连接有天线构件;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控制单元,所述支撑杆体为中通结构;所述天线构件包括同向设置的支撑架和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为环形结构,且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体;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杆体同向设置;所述天线模块环绕所述支撑架设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体上还设有灯具,安防监控和广播音箱。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柱和连接支撑柱的支撑板。优选的,环形的所述天线模块与所述支撑杆体同心设置。优选的,所述天线模块为一个或多个,且均同心设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架还设有防护罩,所述天线模块处于所述防护罩内。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体与所述底座通过转动装置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集约程度高,功能全面,一座基站能实现多种不同功能,整体性好,美观度高;2.控制设备和天线信息传输路径短,对信号影响小,信号损耗小;3.天线覆盖面积广,结合转动装置,能实现360度信号扩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天线构件的截面图。图中:10天线构件,11支撑架,12支撑柱,13支撑板,14天线模块,20支撑杆体,21灯具,22安防监控,23广播音箱,30转动装置,40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集束型多功能微站,包括底座40,所述底座40上部设有支撑杆体20;所述支撑杆体20连接有天线构件10。所述底座40内部设置控制单元,所述支撑杆体20为中通结构;设计为中通结构使其不影响强度的前提下,能够穿设导线,使顶部的天线构件10与底座40中的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与天线构件10信号传输距离缩减,使得其信号衰减变小,从而降低了基站的信号受影响程度。所述天线构件10包括同向设置的支撑架11和天线模块14;所述天线模块14为环形结构,且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1上;所述支撑架11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体20。通过这种结构能够使天线集束安装,结构简单,通过结合环形的天线模块14能够具有更大的辐射范围。同时,与支撑杆体20浑然一体,更加美观。所述支撑架11与所述支撑杆体20同向设置;所述天线模块14环绕所述支撑架11设置。所述支撑杆体20上还设有灯具21,安防监控22和广播音箱23,设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为公知技术。所述支撑架11包括支撑柱12和连接支撑柱12的支撑板13。环形的所述天线模块14与所述支撑杆体20同心设置。所述天线模块14为一个或多个,且均同心设置。同心以截面圆心为参考,多个弧形天线模块14的圆心重叠。所述支撑架11还设有防护罩,所述天线模块14处于所述防护罩内。防护罩将天线模块14保护起来,天线的防护罩为非金属材料为公知技术。所述支撑杆体20与所述底座40通过转动装置30连接。通过转动装置30的转动,能够使环形的天线模块14辐射不同的方向,避免了多块天线模块14连接部位的辐射真空空间。此外,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束型多功能微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40),所述底座(40)上部设有支撑杆体(20);所述支撑杆体(20)连接有天线构件(10);所述底座(40)内部设置控制单元,所述支撑杆体(20)为中通结构;所述天线构件(10)包括同向设置的支撑架(11)和天线模块(14);所述天线模块(14)为环形结构,且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1)上;所述支撑架(11)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体(20);所述支撑架(11)与所述支撑杆体(20)同向设置;所述天线模块(14)环绕所述支撑架(11)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束型多功能微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40),所述底座(40)上部设有支撑杆体(20);所述支撑杆体(20)连接有天线构件(10);所述底座(40)内部设置控制单元,所述支撑杆体(20)为中通结构;所述天线构件(10)包括同向设置的支撑架(11)和天线模块(14);所述天线模块(14)为环形结构,且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1)上;所述支撑架(11)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体(20);所述支撑架(11)与所述支撑杆体(20)同向设置;所述天线模块(14)环绕所述支撑架(11)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束型多功能微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体(20)上还设有灯具(21),安防监控(22)和广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重桂段天豪冉启佐蔡晓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晖速智能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