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式光电碳纤维供热系统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87859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料式光电碳纤维供热系统施工工艺,包括施工前准备、涂刷界面剂、喷涂绝缘底漆、粘贴双面胶带、喷涂反射剂、粘接铜带、铺设网格布、涂刷发热涂料、焊接压接端子以及温度的测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碳纤维涂料高的电热转换效率,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同时利用红外光子在辐射中的转化特性以及辐射式热传播的均匀性,使热能较易于在室内的固体中储存,避免了热能在传播过程中的流失,起到了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料式光电碳纤维供热系统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系统施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涂料式光电碳纤维供热系统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热领域中通常采用金属电阻丝及其变形体作为发热体,向外辐射热量,达到取暖的效果,但均需通过搭接220V或380V交流电向发热体供电,电热转换效率较低,导致实际发热功耗较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近年出现了采用线状碳纤维作为发热体,虽然发热效率比上述两种方式提高了很多,但仍然是使用220V交流电向发热体供电,其热传播方式仍以对流与热传导为主,其传热的均匀性较差,热量在传播的过程中热量损失大,同时在以上电热方案中,都是使用圆形截面的电缆承载电流,不能满足薄膜状发热体的形态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涂料式光电碳纤维供热系统施工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涂料式光电碳纤维供热系统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平整基面层:施工前进行基面层平整,确保无明显凹凸不平的地方,若有明显凸出或凹陷的部位要及时进行剔凿或修补平整;步骤二:涂刷界面剂:待基面层平整完毕后,在基面层上均匀涂刷一层界面剂,涂刷界面剂是为了使基面层密实,方便承载发热体;步骤三:画线:待界面剂完全干燥后,用铅笔或墨斗线画出铜带、发热条和配电器件的位置;步骤四:喷涂绝缘底漆:画线完毕后,在画线确定的铜带位置再均匀喷涂一层绝缘底漆,该绝缘底漆覆盖在界面剂表面;步骤五:铺设双面胶带:待绝缘底漆层完全干燥后,根据施工图纸上铜带的布线方式铺设双面胶带,待双面胶带铺设完毕后,使用热风枪烘烤双面胶带,使其与基面层粘贴牢固,并用平直木条擀平双面胶带;步骤六:喷涂反射剂:在相连两双面胶带未覆盖的区域均匀喷涂一层反射剂;步骤七:粘贴铜带:待反射剂干燥后,揭下双面胶带外表面的薄膜层,根据施工图纸上铜带的布线方式将铜带粘贴到双面胶带上,并用平直木条擀平粘接的铜带,并将铜带转角处的双层铜带用橡皮锤与平直木条按压平实;步骤八:铺设网格布:铜带铺设完毕后,在其表面再铺设一层网格布,使其与铜带牢固地粘接在一起;步骤九:涂刷发热涂料:将搅拌均匀的发热涂料用长毛滚筒刷蘸取后,从含有铜带的部位开始涂刷,并逐步扩展到整个加热条所覆盖的区域;步骤十:连接压接端子:利用压接端子将铜带电极与电缆连接起来,通过压接钳将其压紧,并用火焰枪熔化的焊丝填满压接部位的所有间隙,让焊接头密实;步骤十一:接通电路:压接端子焊接完毕后,将电缆端子连上变压器24V的输出端,合上空气开关,连通电路使发热条开始在整个发热区发热;步骤十二:温度测试:半小时后用红外成像扫描仪扫描整个发热区域,观察屏幕上的颜色,找出所有的热点位置;步骤十三:重复步骤十二,对补偿后的整个区域再次进行温度测试,直至整个发热面较均匀为止;步骤十四:重复步骤九,开始第二遍发热涂料的涂刷,然后重复步骤十一到步骤十三;步骤十五:再次重复步骤十四,直到最后达到设计的热力要求,且表现温度均匀为止。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五中,双面胶带的宽度为35mm~45mm。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七中,铜带的厚度为0.2mm,宽度为20mm或30mm。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七中,铜带为紫铜铜带。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七中,铜带转角处均为9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八中,网格布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0cm。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九中,发热涂料为C4发热涂料。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十中,压接端子为AMP端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扁平铜带来传输电流,通过特定形态的压接端子把圆形截面的电缆转化成扁平矩形截面的电极,以适应薄膜状发热体的形态要求;(2)通过变压器使220V的交流电转换成24V的低压交流电向发热体供电,降低了发热体的功耗损失;(3)使用碳纤维涂料高的电热转换效率,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同时利用红外光子在辐射中的转化特性以及辐射式热传播的均匀性,使热能较易于在室内的固体中储存,避免了热能在传播过程中的流失,起到了节能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涂料式光电碳纤维供热系统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平整基面层:施工前进行基面层平整,确保无明显凹凸不平的地方,若有明显凸出或凹陷的部位要及时进行剔凿或修补平整;步骤二:涂刷界面剂:待基面层平整完毕后,在基面层上均匀涂刷一层界面剂,涂刷界面剂是为了使基面层密实,方便承载发热体;步骤三:画线:待界面剂完全干燥后,用铅笔或墨斗线画出铜带、发热条和配电器件的位置;步骤四:喷涂绝缘底漆:画线完毕后,在画线确定的铜带位置再均匀喷涂一层绝缘底漆,该绝缘底漆覆盖在界面剂表面;步骤五:铺设双面胶带:待绝缘底漆层完全干燥后,根据施工图纸上铜带的布线方式铺设宽度为35mm~45mm双面胶带,待双面胶带铺设完毕后,使用热风枪烘烤双面胶带,使其与基面层粘贴牢固,并用平直木条擀平双面胶带;步骤六:喷涂反射剂:在相连两双面胶带未覆盖的区域均匀喷涂一层反射剂;步骤七:粘贴铜带:待反射剂干燥后,揭下双面胶带外表面的薄膜层,根据施工图纸上铜带的布线方式将厚度为0.2mm,宽度为20mm或30mm的紫铜铜带粘贴到双面胶带上,并用平直木条擀平粘接的铜带,铜带转角处均为90°且转角处的双层铜带用橡皮锤与平直木条按压平实;步骤八:铺设网格布:铜带铺设完毕后,在其表面再铺设一层宽度大于或等于10cm网格布,使其与铜带牢固地粘接在一起;步骤九:涂刷发热涂料:将搅拌均匀的C4发热涂料用长毛滚筒刷蘸取后,从含有铜带的部位开始涂刷,并逐步扩展到整个加热条所覆盖的区域;步骤十:连接压接端子:利用AMP压接端子将铜带电极与电缆连接起来,通过压接钳将其压紧,并用火焰枪熔化的焊丝填满压接部位的所有间隙,让焊接头密实;步骤十一:接通电路:压接端子焊接完毕后,将电缆端子连上变压器24V的输出端,合上空气开关,连通电路使发热条开始在整个发热区发热;步骤十二:温度测试:半小时后用红外成像扫描仪扫描整个发热区域,观察屏幕上的颜色,找出所有的热点位置;步骤十三:重复步骤十二,对补偿后的整个区域再次进行温度测试,直至整个发热面较均匀为止;步骤十四:重复步骤九,开始第二遍发热涂料的涂刷,然后重复步骤十一到步骤十三;步骤十五:再次重复步骤十四,直到最后达到设计的热力要求,且表现温度均匀为止。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变压器使220V的强电电压交流电转换成24V的低压交流电,将电路接通后,电流通过铜片电极直接给碳纤维涂料供电,碳原子中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被激发进行能级跃迁,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经过短暂的激发态后,很快又回复到能量较低的能级中去,同时失去的能量以电场与磁场能量包的形式散发出去,这种能量包也就是红外光子,红外光子遇到固态物体阻挡后,被固体分子吸收,转化为机械振动,从而转化为热能,即形成了热辐射。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应用在其他相关
,均同理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涂料式光电碳纤维供热系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平整基面层:施工前进行基面层平整,确保无明显凹凸不平的地方,若有明显凸出或凹陷的部位要及时进行剔凿或修补平整;步骤二:涂刷界面剂:待基面层平整完毕后,在基面层上均匀涂刷一层界面剂,涂刷界面剂是为了使基面层密实,方便承载发热体;步骤三:画线:待界面剂完全干燥后,用铅笔或墨斗线画出铜带、发热条和配电器件的位置;步骤四:喷涂绝缘底漆:画线完毕后,在画线确定的铜带位置再均匀喷涂一层绝缘底漆,该绝缘底漆覆盖在界面剂表面;步骤五:铺设双面胶带:待绝缘底漆层完全干燥后,根据施工图纸上铜带的布线方式铺设双面胶带,待双面胶带铺设完毕后,使用热风枪烘烤双面胶带,使其与基面层粘贴牢固,并用平直木条擀平双面胶带;步骤六:喷涂反射剂:在相连两双面胶带未覆盖的区域均匀喷涂一层反射剂;步骤七:粘贴铜带:待反射剂干燥后,揭下双面胶带外表面的薄膜层,根据施工图纸上铜带的布线方式将铜带粘贴到双面胶带上,并用平直木条擀平粘接的铜带,并将铜带转角处的双层铜带用橡皮锤与平直木条按压平实;步骤八:铺设网格布:铜带铺设完毕后,在其表面再铺设一层网格布,使其与铜带牢固地粘接在一起;步骤九:涂刷发热涂料:将搅拌均匀的发热涂料用长毛滚筒刷蘸取后,从含有铜带的部位开始涂刷,并逐步扩展到整个加热条所覆盖的区域;步骤十:连接压接端子:利用压接端子将铜带电极与电缆连接起来,通过压接钳将其压紧,并用火焰枪熔化的焊丝填满压接部位的所有间隙,让焊接头密实;步骤十一:接通电路:压接端子焊接完毕后,将电缆端子连上变压器24V的输出端,合上空气开关,连通电路使发热条开始在整个发热区发热;步骤十二:温度测试:半小时后用红外成像扫描仪扫描整个发热区域,观察屏幕上的颜色,找出所有的热点位置;步骤十三:重复步骤十二,对补偿后的整个区域再次进行温度测试,直至整个发热面较均匀为止;步骤十四:重复步骤九,开始第二遍发热涂料的涂刷,然后重复步骤十一到步骤十三;步骤十五:再次重复步骤十四,直到最后达到设计的热力要求,且表现温度均匀为止。...

【技术特征摘要】
1.涂料式光电碳纤维供热系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平整基面层:施工前进行基面层平整,确保无明显凹凸不平的地方,若有明显凸出或凹陷的部位要及时进行剔凿或修补平整;步骤二:涂刷界面剂:待基面层平整完毕后,在基面层上均匀涂刷一层界面剂,涂刷界面剂是为了使基面层密实,方便承载发热体;步骤三:画线:待界面剂完全干燥后,用铅笔或墨斗线画出铜带、发热条和配电器件的位置;步骤四:喷涂绝缘底漆:画线完毕后,在画线确定的铜带位置再均匀喷涂一层绝缘底漆,该绝缘底漆覆盖在界面剂表面;步骤五:铺设双面胶带:待绝缘底漆层完全干燥后,根据施工图纸上铜带的布线方式铺设双面胶带,待双面胶带铺设完毕后,使用热风枪烘烤双面胶带,使其与基面层粘贴牢固,并用平直木条擀平双面胶带;步骤六:喷涂反射剂:在相连两双面胶带未覆盖的区域均匀喷涂一层反射剂;步骤七:粘贴铜带:待反射剂干燥后,揭下双面胶带外表面的薄膜层,根据施工图纸上铜带的布线方式将铜带粘贴到双面胶带上,并用平直木条擀平粘接的铜带,并将铜带转角处的双层铜带用橡皮锤与平直木条按压平实;步骤八:铺设网格布:铜带铺设完毕后,在其表面再铺设一层网格布,使其与铜带牢固地粘接在一起;步骤九:涂刷发热涂料:将搅拌均匀的发热涂料用长毛滚筒刷蘸取后,从含有铜带的部位开始涂刷,并逐步扩展到整个加热条所覆盖的区域;步骤十:连接压接端子:利用压接端子将铜带电极与电缆连接起来,通过压接钳将其压紧,并用火焰枪熔化的焊丝填满压接部位的所有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祥柏李茂风李晓月李奇伟来继伟
申请(专利权)人:卡邦斯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