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弧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593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弧线圈,属于中性点接地保护技术领域。该消弧线圈,包括环形的铁芯,铁芯上绕制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的首端用于连接中性点,第二线圈的首端用于接地;第一线圈上、第二线圈上均设置有若干分接头;所述分接头将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分别分割为若干段;第一线圈中至少有两段,靠近线圈首端的导线截面积大于远离线圈首端的导线截面积;第二线圈中至少有两段,靠近线圈首端的导线截面积大于远离线圈首端的导线截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消弧线圈,每个线圈中至少有两段采用截面积不同的导线进行绕制,其中远离线圈首端的导线截面积更小,由于减小了线材规格,能够减少消弧线圈的线材消耗、缩小消弧线圈尺寸,使消弧线圈结构更加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弧线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弧线圈,属于中性点接地保护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系统中,补偿电容电流的消弧线圈大多采用调匝式,即通过改变线圈匝数的方法调节补偿电容电流的大小。消弧线圈在额定电流的时候匝数最少,通常额定电流时的匝数定义为额定匝数,在下一档位时,电容电流减小而匝数增多,通常是在额定匝数的基础上再绕制这一档的匝数,以此类推,直到绕到最后一档为止。目前,国内消弧线圈整体采用相同线材规格绕制,即在额定匝数后,还采用相同线材绕制,直到线圈绕制结束。由于各档位均采用相同规格的线材绕制,使得消弧线圈所用线材以及树脂等原材料消耗较大,无形中也造成消弧线圈尺寸和重量较大、结构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弧线圈,用以解决现有的消弧线圈体积大、线材消耗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弧线圈,包括环形的铁芯,铁芯上绕制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的首端用于连接中性点,第二线圈的首端用于接地;第一线圈上、第二线圈上均设置有若干分接头;所述分接头将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分别分割为若干段;第一线圈中至少有两段,靠近线圈首端的导线截面积大于远离线圈首端的导线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弧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铁芯,铁芯上绕制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的首端用于连接中性点,第二线圈的首端用于接地;第一线圈上、第二线圈上均设置有若干分接头;所述分接头将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分别分割为若干段;第一线圈中至少有两段,靠近线圈首端的导线截面积大于远离线圈首端的导线截面积;第二线圈中至少有两段,靠近线圈首端的导线截面积大于远离线圈首端的导线截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弧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铁芯,铁芯上绕制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的首端用于连接中性点,第二线圈的首端用于接地;第一线圈上、第二线圈上均设置有若干分接头;所述分接头将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分别分割为若干段;第一线圈中至少有两段,靠近线圈首端的导线截面积大于远离线圈首端的导线截面积;第二线圈中至少有两段,靠近线圈首端的导线截面积大于远离线圈首端的导线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弧线圈,其特征在于,从线圈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政勋曹廷根延海洋张虹李栋梁邓书举李华清王志磊孙雪苗喜得黄显军黄全黄艳斌赵战伟娄艳芳朱铁欣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变压器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