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推进料式双密封型生物质炭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749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推进料式双密封型生物质炭化炉,包括炉体、进料装置和排废装置,炉体左侧设有进料装置,炉体右侧设有排废装置;炉体包括炉体壳和通电装置,进料装置包括金属架、热电偶、拉杆、炉门、反应釜,排废装置包括排焦油管、排烟管道和排废管道。优点:1)降低进料的劳动力强度,方便生产生物质炭。2)设有迷宫式密封与石棉密封相结合的密封方式,并且应用于炉门与反应釜上,具有高密封性,保证生物质炭化炉生产的生物质炭的品质,也确保了生产人员的安全。3)采用平推式进料,连续性、流畅性、密封性能都较好,操作简单,产物品质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推进料式双密封型生物质炭化炉
本技术是一种平推进料式双密封型生物质炭化炉,属于生物质炭化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寻找新的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当务之急,其中生物质能源近年来备受关注。常规生物质炭化炉采取漏斗式进料,进料方式较为困难,连续性、流畅性方面均达不到生产预期效果,而且设备密封性能不好,会影响生产的生物质炭的品质,甚至危及生产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是一种平推进料式双密封型生物质炭化炉,其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炭化炉存在的密封性能差、生产成本高等缺陷,通过改进结构设计,提供一种减轻人工进料的劳动力、改善炭化炉密封性、提高生物质炭的品质的平推进料式双密封型生物质炭化炉。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平推进料式双密封型生物质炭化炉,包括炉体、进料装置和排废装置,炉体左侧设有进料装置,炉体右侧设有排废装置;其中,所述炉体包括炉体壳14和通电装置13,炉体壳14的内表面两侧分别设有四排加热电阻丝15,炉体壳14的进料口左右两侧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可旋转压紧转轮24,炉体壳14左侧炉门口处设有石棉层12,炉体壳14顶部设有通电装置13,通电装置13与控制器22连接;所述进料装置包括金属架1、A热电偶5、拉杆6、B热电偶7、炉门8、反应釜11,炉门8放置在与炭化炉进料口平齐的金属架1上,炉门8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杆6,炉门8右侧设有耐火砖,与炉体壳14的石棉层12密封连接,炉门8与用于放置原料的反应釜11相连,炉门8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卡口,与炉体壳14的可旋转压紧转轮24配合连接封闭炉门8,炉门8外表面设有监测反应釜11外侧温度的A热电偶5、监测反应釜11内侧温度的B热电偶7和氮气管道3,A热电偶5、B热电偶7与控制器22连接;所述排废装置包括排焦油管21、排烟管道18和排废管道16,左边为排焦油管21,右边为排烟管道18,排焦油管21和排烟管道18通过排废管道16与反应釜11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降低进料的劳动力强度,方便生产生物质炭。2)设有迷宫式密封与石棉密封相结合的密封方式,并且应用于炉门与反应釜上,具有高密封性,保证生物质炭化炉生产的生物质炭的品质,也确保了生产人员的安全。3)采用平推式进料,连续性、流畅性、密封性能都较好,操作简单,产物品质高。附图说明附图1是是平推进料式双密封型生物质炭化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平推进料式双密封型生物质炭化炉装置的炉口正视图。附图中1是金属架,2是滑轮,3是氮气管道,4是球阀,5是热电偶,6是拉杆,7是热电偶,8是炉门,9是迷宫式耐火砖,10是长方体耐火砖,11是反应釜,12是石棉层,13是通电装置,14是炉体壳,15是加热电阻丝,16是排废管道,17是保护箱,18是排烟管道,19是球阀,20是球阀,21是排焦油管道,22是控制器,23是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平推进料式双密封型生物质炭化炉,包括炉体、进料装置和排废装置,炉体左侧设有进料装置,炉体右侧设有排废装置;其中,所述炉体包括炉体壳14和通电装置13,炉体壳14的内表面两侧分别设有四排加热电阻丝15,炉体壳14的进料口左右两侧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可旋转压紧转轮24,炉体壳14左侧炉门口处设有石棉层12,炉体壳14顶部设有通电装置13,通电装置13与控制器22连接;所述进料装置包括金属架1、A热电偶5、拉杆6、B热电偶7、炉门8、反应釜11,炉门8放置在与炭化炉进料口平齐的金属架1上,炉门8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杆6,炉门8右侧设有耐火砖,与炉体壳14的石棉层12密封连接,炉门8与用于放置原料的反应釜11相连,炉门8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卡口,与炉体壳14的可旋转压紧转轮24配合连接封闭炉门8,炉门8外表面设有监测反应釜11外侧温度的A热电偶5、监测反应釜11内侧温度的B热电偶7和氮气管道3,A热电偶5、B热电偶7与控制器22连接;所述排废装置包括排焦油管21、排烟管道18和排废管道16,左边为排焦油管21,右边为排烟管道18,排焦油管21和排烟管道18通过排废管道16与反应釜11连接。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4个滑轮2,炉门8通过四个滑轮2放置在金属架1上。所述炉门8右侧所设耐火砖包括迷宫式耐火砖9和长方体耐火砖10,采用迷宫式耐火砖和长方体耐火砖相结合密封的方式。所述反应釜11顶部盖子采用采用迷宫式耐火砖和长方体耐火砖相结合的密封方式。所述排焦油管21、排烟管道18上都设有球阀,排烟管道球阀控制烟气的排出速率,排焦油管球阀20控制焦油的排出速率。所述控制器22上设有报警器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对照附图1,一种平推进料式双密封型生物质炭化炉包括炭化炉、进料装置、加热装置、排废装置。炭化炉包括炉体壳14,炉体壳14的炉内两侧均设有四排加热电阻丝15。炭化炉的左侧为进料装置,进料装置包括炭化炉的炉门8,炉门8通过四个滑轮2放置在与炭化炉进料口平齐的金属架1上,通过操作拉杆6来控制炉门8的开闭。炉门8右侧附着迷宫式耐火砖9和长方体耐火砖10,炉体壳14左侧炉门口附着石棉层12,采用石棉材料与迷宫式耐火砖密封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密封,提高密封性能。炉门8连接反应釜11,反应釜11用于放置原料,其顶部有盖子,也采用迷宫式密封和石棉密封的密封方式,是与炉门8一样的密封方式,这样的双重密封,保证了炭化炉的高密封性。炉门8外侧附有热电偶5、热电偶7和氮气管道3,热电偶5监测反应釜11外侧温度,热电偶7监测反应釜11内侧温度,由控制器22根据热电偶5、热电偶7所监测的反应釜11的内部温度来控制加热电阻丝15的工作状态,使加热过程更加节能有效,氮气管道3在实验开始前向反应釜11内通氮气,通过球阀4控制氮气速率。炭化炉的右侧有排废装置,靠近炭化炉的为排焦油管21,离炭化炉较远的为排烟管道18,排废装置的两条管道上皆有球阀19和20,由球阀19控制烟气的排出速率,球阀20控制焦油的排出速率,排废装置通过耐高温金属排废管道16与反应釜11连接,原料产生的废弃物通过排废管道16排向排烟管道18和排焦油管道21。炭化炉顶部设有通电装置13,通过操作控制器22来控制仪器,所述控制器22上有报警器23,来提醒生产人员仪器是否处于安全运行阶段。对照附图2,炉门8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卡口,炉体壳14的进料口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可旋转压紧转轮24,关闭炉门8时,通过拧紧转轮24,卡紧炉门8,确保炉门8的封闭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推进料式双密封型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是包括炉体、进料装置和排废装置,炉体左侧设有进料装置,炉体右侧设有排废装置;其中,所述炉体包括炉体壳(14)和通电装置(13),炉体壳的内表面两侧分别设有四排加热电阻丝,炉体壳左侧炉门口处设有石棉层(12),炉体壳(14)顶部设有通电装置(13),通电装置(13)与控制器(22)连接;所述进料装置包括金属架(1)、A热电偶(5)、拉杆(6)、B热电偶(7)、炉门(8)、反应釜(11),炉门(8)放置在与炭化炉进料口平齐的金属架(1)上,炉门(8)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杆(6),炉门(8)右侧设有耐火砖,与炉体壳(14)的石棉层(12)密封连接,炉门(8)与用于放置原料的反应釜(11)相连,炉门(8)外表面设有监测反应釜(11)外侧温度的A热电偶(5)、监测反应釜(11)内侧温度的B热电偶(7)和氮气管道(3),A热电偶(5)、B热电偶(7)与控制器(22)连接;所述排废装置包括排焦油管(21)、排烟管道(18)和排废管道(16),左边为排焦油管(21),右边为排烟管道(18),排焦油管(21)和排烟管道(18)通过排废管道(16)与反应釜(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推进料式双密封型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是包括炉体、进料装置和排废装置,炉体左侧设有进料装置,炉体右侧设有排废装置;其中,所述炉体包括炉体壳(14)和通电装置(13),炉体壳的内表面两侧分别设有四排加热电阻丝,炉体壳左侧炉门口处设有石棉层(12),炉体壳(14)顶部设有通电装置(13),通电装置(13)与控制器(22)连接;所述进料装置包括金属架(1)、A热电偶(5)、拉杆(6)、B热电偶(7)、炉门(8)、反应釜(11),炉门(8)放置在与炭化炉进料口平齐的金属架(1)上,炉门(8)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杆(6),炉门(8)右侧设有耐火砖,与炉体壳(14)的石棉层(12)密封连接,炉门(8)与用于放置原料的反应釜(11)相连,炉门(8)外表面设有监测反应釜(11)外侧温度的A热电偶(5)、监测反应釜(11)内侧温度的B热电偶(7)和氮气管道(3),A热电偶(5)、B热电偶(7)与控制器(22)连接;所述排废装置包括排焦油管(21)、排烟管道(18)和排废管道(16),左边为排焦油管(21),右边为排烟管道(18),排焦油管(21)和排烟管道(18)通过排废管道(16)与反应釜(1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军韦瑶刘翔傅庚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