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74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它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热熔胶层、第一胶粘层、聚合物基材层、第二胶粘层和保护层,热熔胶层用于将热封胶保护膜贴附于板材上,第一胶粘层用于将热熔胶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上,聚合物基材层采用聚合物薄膜,聚合物基材层通过第一胶粘层贴附于热熔胶层的底面,第二胶粘层用于将保护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上,保护层用于防止聚合物基材层被刮花,保护层通过第二胶粘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改变板材自身材料的特性下,使得板材具有较好的耐摩、耐酸碱腐蚀性能,同时还可保证板材外表面保持光亮清洁,容易脱模,安全环保无污染,加工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可操作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封胶保护膜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
技术介绍
目前,在室内装修和建筑材料行业中,实木板和超压胶合板成为室内装修和建筑中主要应用的板材原材料。然而,现有的实木板和超压胶合板的耐磨性和抗化学酸碱腐蚀性能相对较弱,导致实木板和超压胶合板等板材的表面容易留下划痕、出现变色等现象,并且使用寿命短,不易清洁,周转次数低。此外,市面上的板材表面强化型的实木板和超压胶合板等板材,为防止板材在搬运、加工、贮存及安装使用的过程中表面划伤、污染和磨损等,在实木板和超压胶合板等板材等表面覆盖一层用于保护片材或板材的PE保护膜,但是,由于PE保护膜的耐磨性、抗化学酸碱腐蚀性能、以及机械性能相对较弱,不仅仍然容易出现划伤、腐蚀保护膜的现象,而且还存在不环保、加工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做加强硬化处理后的板材柔韧性较差、不能随意造型等问题,使用这种新型热封胶保护膜做出的模板可以将模板的周转次数由目前行业的最多20次提升到50次以上,极大节省了木材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不改变板材自身材料的特性下,使得板材具有较好的耐摩、耐酸碱腐蚀性能,周转次数高,同时还可保证板材外表面保持光亮清洁,容易脱模,安全环保无污染,加工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的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它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热熔胶层、第一胶粘层、聚合物基材层、第二胶粘层和保护层,所述热熔胶层用于将热封胶保护膜固化贴附于板材上,所述第一胶粘层用于将热熔胶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一表面上,所述聚合物基材层采用可抗双向拉伸的有色或纯色PET聚合物薄膜、PP聚合物薄膜或者尼龙薄膜,所述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一表面通过第一胶粘层贴附于热熔胶层的底面,所述第二胶粘层用于将保护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二表面上,所述保护层用于防止聚合物基材层被摩擦刮花,所述保护层通过第二胶粘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二表面上。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热熔胶层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热塑性聚氨酯树脂或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物涂覆形成,所述热熔胶层的厚度为8至100微米。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胶粘层采用聚乙烯亚胺或者硅烷偶联剂。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胶粘层的厚度为0.01至0.05微米。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聚合物基材层的厚度为12至100微米。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二胶粘层采用光固化附着力促进剂。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二胶粘层的厚度为0.01至0.05微米。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聚合物基材层为红色、黑色或者蓝色或其他的有色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其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耐摩、耐酸碱腐蚀的聚合物薄膜,通过热熔胶层热压复合在实木板和超压胶合板等板材的外表面,形成一层耐摩防刮花、耐酸碱腐蚀性能好的保护层,再加上聚合形成聚合物薄膜的PET、PP或者尼龙聚合物分子结构高度对称,使其具有一定的结晶取向力,从而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和较强的柔韧性、良好的光学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使得板材在不改变自身材料的特性下,具有较好的耐摩、耐酸碱腐蚀性能,同时还可保证板材外表面保持光亮清洁。此外,本技术还可克服传统PE保护膜机械性能差、PVC保护膜降解差的缺陷,在板材生产和实用的过程中,能够对板材进行任意造型,并可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的挥发,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更加环保。(2)本技术的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在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二表面上均匀涂覆上UV光固化树脂(保护层),再利用UV紫外光烘箱对UV光固化树脂进行快速烘干干燥,烘干干燥后的UV光固化树脂完全固化后在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二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层,由于UV光固化树脂形成的保护层硬度高,可克服市面上普通PET保护膜涂层一般使用硅胶或亚克力胶容易出现耐磨性不好、表面容易刮花的缺陷,从而进一步有效增强了保护膜的耐摩性能。(3)本技术的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采用固化的UV光固化树脂层作为板材外表面的保护层,UV光固化树脂是浅绿色透明液体,无需加固化剂和促进剂即可对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二表面进行涂覆,只需放入UV紫外线灯管下经紫外线光照射3-6分钟即可完全固化。UV光固化树脂固化后硬度高,加工处理工序简单,成本低廉,经UV紫外光照射的胶水可以重复使用,环保无污染。因此,本技术相对于现有的保护膜具有以下优点:1).安全环保,UV树脂是一种无溶剂型的树脂,固含量为100%经光照后全部转化成膜,成膜后丰满光亮,在固化过程中无有害气体排放,有助于改善作业环境和防止大气污染;2).生产效率高,基本不受严寒季节影响,室温下通过UV紫外线灯管下经紫外线光照可快速固化;3).成膜性能好,UV上光不仅膜光泽高,平整光滑并具有耐热,抗水,抗划伤等性能;4).可操作性强,由于UV上光的传统的固化机理不一样,不受涂布时间的限制,经涂布的物件不经紫外光的照射不会固化,有充足的时间排气除气泡,有具清洁好维护,没有用完的树脂可继续利用,减少浪费,节药成本;(5).处理工序简单,可采用刷涂、喷涂.辊涂,淋涂等工艺,涂层可厚可薄,可操作性强,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本技术的方向以图1为标准。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它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热熔胶层1、第一胶粘层2、聚合物基材层3、第二胶粘层4和保护层5,其中:热熔胶层1用于将热封胶保护膜固化贴附于板材上,热熔胶层1的正面(朝向板材的一面)贴附于实木板和超压胶合板的板材面上。热熔胶层1采用可塑形热熔胶底层,可塑形热熔胶底层为交联反应固化热熔胶底层,交联反应固化热熔胶底层可以在确定板材表面形状后通过交联反应迅速固化其形状。本实施例的热熔胶层1根据板材材料和使用环境温度的不同,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热塑性聚氨酯树脂或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物涂覆形成,热熔胶层1的厚度为8至100微米。热熔胶层1可以为有色层,也可以为透明层。第一胶粘层2用于将热熔胶层1能够剥离地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3的第一表面上,第一胶粘层2采用聚乙烯亚胺或者具有不同官能基团的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为KH-550、KH-560或者KH-570,第一胶粘层2的厚度为0.01至0.05微米,第一胶粘层2的涂覆量为0.005至0.015g/m2。聚合物基材层3采用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并可抗双向拉伸的聚合物薄膜,聚合物基材层3的第一表面通过第一胶粘层2贴附于热熔胶层1的底面(热熔胶层1朝向聚合物基材层3的一面)上。本实施例的聚合物基材层3采用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并可抗双向拉伸的有色或者纯色PET聚合物薄膜、PP聚合物薄膜或者尼龙薄膜中的任一种,聚合物基材层3的厚度为12至100微米。聚合物基材层3可以为红色、黑色、蓝色或者其他的有色层,以遮住板材的纹理,聚合物基材层3也可以为透明层。由于聚合形成聚合物薄膜的PET、PP或者尼龙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它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热熔胶层、第一胶粘层、聚合物基材层、第二胶粘层和保护层,所述热熔胶层用于将热封胶保护膜固化贴附于板材上,所述第一胶粘层用于将热熔胶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一表面上,所述聚合物基材层采用可抗双向拉伸的有色或纯色PET聚合物薄膜、PP聚合物薄膜或者尼龙薄膜,所述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一表面通过第一胶粘层贴附于热熔胶层的底面,所述第二胶粘层用于将保护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二表面上,所述保护层用于防止聚合物基材层被摩擦刮花,所述保护层通过第二胶粘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二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它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热熔胶层、第一胶粘层、聚合物基材层、第二胶粘层和保护层,所述热熔胶层用于将热封胶保护膜固化贴附于板材上,所述第一胶粘层用于将热熔胶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一表面上,所述聚合物基材层采用可抗双向拉伸的有色或纯色PET聚合物薄膜、PP聚合物薄膜或者尼龙薄膜,所述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一表面通过第一胶粘层贴附于热熔胶层的底面,所述第二胶粘层用于将保护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二表面上,所述保护层用于防止聚合物基材层被摩擦刮花,所述保护层通过第二胶粘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二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层的厚度为8至100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粘层采用聚乙烯亚胺或者硅烷偶联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得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远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