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匡专利>正文

锥型螺旋体油井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14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颖锥型螺旋体油井钻头,除钻头的整体结构是锥型螺旋体外,钻头体上切屑元件和岩屑流槽布置均互相间隔平行,呈螺旋形上升。而喷嘴的方位(除锥顶平面的喷嘴外)均与钻头旋转所形成的侧面平行,但沿着与旋转相反的方向喷射。这种钻头结构合理,能快速、有效地清除岩屑,避免产生重复研磨和发生泥包现象。同时高速喷射的泥浆力量及其反作用力有利于提高钻头的钻进进尺,减小钻头和钻杆的扭矩,延长钻头寿命。(*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井钻具,特别涉及一种锥型螺旋体油井钻头。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勘探和开发石油资源。迄今为此,采油仍离不开钻凿地下或水下岩层的方法,因此钻头是至关重要的工具,其中三牙轮钻头以其扭矩小等优点得以广泛应用。但这种钻头的三个牙轮安装在滑动轴承上,这就带来轴承的润滑和密封等一系列问题;并且它主要靠依压力破碎岩层,而在钻凿石油井和天然气井中,页岩包括大部分进尺,钻进此种软粘韧的塑性页岩时,依靠压力钻进会使页岩压缩,使钻进发生困难,结果钻进率大为降低。八十年代初美国推出一种Tri-Max钻头,其特点是无轴承系统,亦即无活动部件,主要依靠剪力破碎岩层,钻进率比三牙轮钻头高得多。但这种钻头的头部为尖锥状,极易磨损,而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清除岩屑的能力不足,即岩屑的排除不能快于岩屑的生成,因而大量岩屑仍然阻塞在切削元件前面,易使钻头产生重复研磨和发生泥包现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钻进效率高的新型油井钻头,它能快速清除岩屑,避免钻头产生重复研磨和发生泥包现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钻头体为平顶锥型螺旋体结构,整个钻头螺旋体为130°-180°,其上端是与钻铤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井钻头,它包括中间具有垂直泥浆通道2,周围开有岩屑流槽12的钻头体10,安装在钻头体10不同部位的泥浆喷嘴和切削元件3,以及钻头体上端的,用以与钻铤相连接的接头丝扣1等,其特征在于:(1)所说钻头体10为平顶锥型螺旋体结构、整个钻 头体为130°-180°的螺旋体;(2)所说切削元件3在钻头体10的锥型面上排列成四条呈310°-360°的螺旋形上升线;(3)所说岩屑流槽12从锥顶平面起,自狭至宽,亦形成四条均匀间隔的310°-360°的螺旋形上升线;(4) 所说泥浆喷嘴中位于钻头体10之锥型面上的喷嘴5、6和8的方位与钻头旋转所形成的侧面相平行,但沿着与旋转相...

【技术特征摘要】
书 1 15 …而所说锥头体为 …而所说钻头体为140°… 140°…说明书 1 3 …迄今为此… …迄今为止…1 11 …但这种钻头的的 …但这种钻头的头头部… 部…3 6 …转变成凿岩的的… …转变成凿岩的…3 倒4 …为平顶型螺旋体 …为平顶锥型螺旋… 体…4 倒2 头体9中的泥浆通 头体10中的泥浆通道2和喷嘴管通4 道2和喷嘴管道4… …权利要求1.一种油井钻头,它包括中间具有垂直泥浆通道2,周围开有岩屑流槽12的钻头体10,安装在钻头体10不同部位的泥浆喷嘴和切削元件3,以及钻头体上端的,用以与钻铤相连接的接头丝扣1等,其特征在于(1)所说钻头体10为平顶锥型螺旋体结构、整个钻头体为130°-180°的螺旋体;(2)所说切削元件3在钻头体10的锥型面上排列成四条呈310°-360°的螺旋形上升线;(3)所说岩屑流槽12从锥顶平面起,自狭至宽,亦形成四条均匀间隔的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匡
申请(专利权)人:吴匡上海第一石油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