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道莲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81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属于电梯技术领域,该新型安全电梯包括轿厢、电梯井、齿条轨道、齿轮和驱动齿轮转动的第一动力源,轿厢设置在电梯井内且于其一侧壁设有轿厢门,电梯井于楼层每层与轿厢门对应的位置设有楼层门,齿条轨道安装在电梯井井壁上,齿轮转动安装在轿厢侧壁的外壁上且与齿条轨道啮合,第一动力源也安装在轿厢侧壁的外壁上;电梯井未设置楼层门的三面井壁上均分别安装有一根齿条轨道,齿轮与第一动力源组成行走动力组,轿厢上未设置轿厢门的三个侧壁外壁上均分别安装有一个行走动力组,三个行走动力组与三根齿条轨道一一对应。采用该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运行更加稳定,不会产生摆动,电梯不会冲顶和坠井,安全系数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安全电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安全电梯。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高楼越修越多并且越来越高,电梯成为解决人们上下楼的一个必备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与快捷。传统电梯从空间位置上可分成四个部分:依附建筑物的机房和井道;运载乘客或货物的轿厢;乘客或货物出入轿厢的层站。即机房、井道、轿厢、层站。从电梯各构件部分功能看可分成八个部分: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现有电梯通常通过钢丝绳拉拽以提供上升和下降的动力,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比如电梯运行时产生摆动等不稳定性、电梯冲顶以及钢丝绳断裂而坠井,这些问题都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由此,一种更加安全的电梯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安全电梯,用以解决现有电梯采用钢丝绳拽引提供动力所造成的运行不稳定、易冲顶以及钢丝绳断裂而坠井所带来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包括轿厢、电梯井、齿条轨道、齿轮和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一动力源,所述轿厢设置在所述电梯井内且于其一侧壁设有轿厢门,所述电梯井于楼层每层与所述轿厢门对应的位置设有楼层门,所述齿条轨道竖直安装在所述电梯井井壁上,所述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轿厢侧壁的外壁上且与所述齿条轨道啮合,所述第一动力源也安装在所述轿厢侧壁的外壁上;所述电梯井未设置所述楼层门的三面井壁上均分别安装有一根所述齿条轨道,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动力源组成行走动力组,所述轿厢上未设置所述轿厢门的三个侧壁外壁上均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行走动力组,三个所述行走动力组与三根所述齿条轨道一一对应。3、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钢丝绳系统,所述电梯井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钢丝绳系统;所述钢丝绳系统包括两组提升钢丝绳组、两根下拉钢丝绳、两个同轴设置的换向滑轮、两个同轴设置的第一卷筒、两个同轴设置的第二卷筒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卷筒和所述第二卷筒同步转动的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卷筒和所述第二卷筒均设置在所述电梯井井底,所述换向滑轮转动安装在所述电梯井井顶,两根所述下拉钢丝绳分别卷裹在两个所述第一卷筒上且两根所述下拉钢丝绳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底壁的两个相邻边角处,两组所述提升钢丝绳组分别卷裹在两个所述第二卷筒上且两组所述提升钢丝绳组的自由端分别经两个所述换向滑轮换向后再连接在所述轿厢顶壁的两个相邻边角处;每组所述提升钢丝绳组的钢丝绳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电梯井左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根下拉钢丝绳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底壁左侧的两个边角处,所述电梯井右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根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底壁右侧的两个边角处,所述电梯井左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组提升钢丝绳组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顶壁左侧的两个边角处,所述电梯井右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组提升钢丝绳组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顶壁右侧的两个边角处。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动机、减速机和旋转轴,每根所述旋转轴上均配设有制动刹车。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稳定柱和稳定块,所述稳定柱竖直设置在所述电梯井井壁上,所述稳定块设置在所述轿厢外壁上,所述稳定块上设有与所述稳定柱适配的通槽,所述稳定柱榫接在所述通槽内。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电动制动钳,所述电动制动钳安装在所述轿厢的外壁上,当轿厢静止时,所述电动制动钳钳住所述稳定柱。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内置电动伸缩机构和制动板,所述制动板通过所述电动伸缩机构水平伸缩安装在所述制动机构内,所述轿厢的底部和顶部均设有所述制动机构;所述稳定柱上等距设有若干个插槽,相邻两个所述插槽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轿厢顶部的制动板与所述轿厢底部的制动板之间的垂直距离,轿厢到达楼层门且静止时,轿厢顶部的制动板插入两个相邻的所述插槽中的上方一个,轿厢底部的制动板插入两个相邻的所述插槽中的下方一个。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电梯井井底安装有监控电梯井井底设备运行情况的摄像头,所述电梯井井顶安装有监控所述电梯井井顶设备运行情况的摄像头,所述轿厢外壁上安装有监控所述轿厢周边环境的摄像头,所述轿厢内安装有监控轿厢内人员情况的摄像头,所述轿厢内还安装有监控所述轿厢门的摄像头,所述轿厢门的横框上安装有监控所述轿厢门运行的摄像头,所述轿厢门内侧安装有监控所述轿厢门运行以及人员进出情况的摄像头,所述楼层门的横框上安装有监控所述楼层门运行的摄像头,所述楼层门内侧安装有监控所述楼层门运行以及人员进出情况的摄像头。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光谱感应系统和红外线感应系统,所述光谱感应系统和所述红外线感应系统均设置在所述轿厢内并位于轿厢门处。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电梯门和所述楼层门上均设有可手动开启的紧急逃生门,所述轿厢内部还放置有可折叠铝合金梯子。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电梯井的井底和所述轿厢的厢顶均设有缓冲海绵垫,所述轿厢侧壁内填充有隔音防火材料。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安全电梯,通过转动安装在轿厢侧壁外壁上的齿轮与竖直安装在电梯井井壁上的齿条轨道啮合,并利用安装在轿厢侧壁外壁上的第一动力源驱动齿轮转动,以此方式给电梯提供升降的行走动力,并且在未设有楼层门的三个电梯井侧面均安装有一根上述齿条轨道,在未设轿厢门的三个侧壁外壁上均分别安装有齿轮和第一动力源组成的行走动力组,这样,利用三个行走动力组分别与三根齿条轨道一一对应以在轿厢的三个侧面提供升降动力,保证动力充足,并且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可以避免轿厢冲顶以及轿厢坠井,而且保证轿厢不会产生摆动等不稳定缺陷,使用起来更加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1中的新型安全电梯的动力分布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同一侧面上的电动制动钳与稳定块分布情况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中的新型安装电梯的两个钢丝绳系统提供动力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中的钢丝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电梯井内两个钢丝绳系统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2中的新型安装电梯的两个钢丝绳系统提供动力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新型安全电梯动力分布总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轿厢顶未设置缓冲海绵垫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电梯井底两个摄像头的分布情况示意图;图14是轿厢内的摄像头的分布情况示意图;图15是轿厢门处的摄像头的分布情况示意图;图16是楼层门处的摄像头的分布情况示意图;图17是轿厢门上的紧急逃生门的位置示意图;图18是楼层门上的紧急逃生门的位置示意图;图19是轿厢厢顶设置缓冲海绵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电梯井井底设置缓冲海绵垫的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电梯井、齿条轨道、齿轮和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一动力源,所述轿厢设置在所述电梯井内且于其一侧壁设有轿厢门,所述电梯井于楼层每层与所述轿厢门对应的位置设有楼层门,所述齿条轨道竖直安装在所述电梯井井壁上,所述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轿厢侧壁的外壁上且与所述齿条轨道啮合,所述第一动力源也安装在所述轿厢侧壁的外壁上;所述电梯井未设置所述楼层门的三面井壁上均分别安装有一根所述齿条轨道,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动力源组成行走动力组,所述轿厢上未设置所述轿厢门的三个侧壁外壁上均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行走动力组,三个所述行走动力组与三根所述齿条轨道一一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电梯井、齿条轨道、齿轮和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一动力源,所述轿厢设置在所述电梯井内且于其一侧壁设有轿厢门,所述电梯井于楼层每层与所述轿厢门对应的位置设有楼层门,所述齿条轨道竖直安装在所述电梯井井壁上,所述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轿厢侧壁的外壁上且与所述齿条轨道啮合,所述第一动力源也安装在所述轿厢侧壁的外壁上;所述电梯井未设置所述楼层门的三面井壁上均分别安装有一根所述齿条轨道,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动力源组成行走动力组,所述轿厢上未设置所述轿厢门的三个侧壁外壁上均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行走动力组,三个所述行走动力组与三根所述齿条轨道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丝绳系统,所述电梯井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钢丝绳系统;所述钢丝绳系统包括两组提升钢丝绳组、两根下拉钢丝绳、两个同轴设置的换向滑轮、两个同轴设置的第一卷筒、两个同轴设置的第二卷筒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卷筒和所述第二卷筒同步转动的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卷筒和所述第二卷筒均设置在所述电梯井井底,所述换向滑轮转动安装在所述电梯井井顶,两根所述下拉钢丝绳分别卷裹在两个所述第一卷筒上且两根所述下拉钢丝绳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底壁的两个相邻边角处,两组所述提升钢丝绳组分别卷裹在两个所述第二卷筒上且两组所述提升钢丝绳组的自由端分别经两个所述换向滑轮换向后再连接在所述轿厢顶壁的两个相邻边角处;每组所述提升钢丝绳组的钢丝绳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电梯井左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根下拉钢丝绳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底壁左侧的两个边角处,所述电梯井右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根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底壁右侧的两个边角处,所述电梯井左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组提升钢丝绳组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顶壁左侧的两个边角处,所述电梯井右部的钢丝绳系统的两组提升钢丝绳组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轿厢顶壁右侧的两个边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动机、减速机和旋转轴,每根所述旋转轴上均配设有制动刹车。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道莲蒋艺鸣
申请(专利权)人:蒋道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