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681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5:19
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包括环形导轨及其上滑动连接的输送小车,输送小车上水平设置有多根细纱管,环形导轨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平行设置有两根一号导轨,两根一号导轨之间滑动连接有切割平台,切割平台与一号气缸相连接,切割平台上平行设置有两根二号导轨,两根二号导轨之间滑动连接有运动底板,运动底板与二号气缸相连接,运动底板上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上套装有与旋转电机传动连接的皮带轮,传动轴上套装有多个割刀,切割平台上设置有相连接的顶锥气缸与顶锥安装板,顶锥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顶锥。本设计不仅残纱清除劳动强度小、细纱管报废率低,而且割纱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主要适用于减小残纱清除的劳动强度、降低细纱管的报废率。
技术介绍
纱线缠绕于细纱管的表面,用于纺纱的织造与生产过程。一般纱管表面有少量纱线残留时,工人便会对细纱管进行更换。为了保证细纱管的重复使用,需要人工将表面残留的纱线去除,由于纺纱与生产过程细纱管的使用量巨大,工人对细纱管表面残留纱线的清除劳动强度大,且清除残纱时多采用刀片切割,极易划伤细纱管表面,从而造成细纱管的大量报废,增加纺纱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残纱清除劳动强度大、细纱管报废率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残纱清除劳动强度小、细纱管报废率低的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包括环形导轨及其上滑动连接的输送小车,所述环形导轨的内侧设置有同步带,同步带与输送小车相连接,所述输送小车上水平设置有多根用于套装细纱管的套管,所述环形导轨的外侧位于靠近输送小车的部位设置有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平行设置有两根一号导轨,两根一号导轨之间滑动连接有切割平台,切割平台与一号气缸相连接,所述切割平台上平行设置有两根二号导轨,两根二号导轨之间滑动连接有运动底板,运动底板与二号气缸相连接,运动底板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一号安装支架与二号安装支架,所述一号安装支架与二号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的端部套装有一号皮带轮,一号皮带轮通过一号皮带与一号旋转电机传动连接,传动轴上套装有多个割刀。所述切割平台上设置有顶锥支架,顶锥支架上设置有相连接的顶锥气缸与顶锥安装板,顶锥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顶锥。所述顶锥支架上设置有气缸安装板,气缸安装板与顶锥安装板相互平行,气缸安装板上设置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内套装有导杆,导杆与顶锥安装板相连接,所述顶锥气缸设置在气缸安装板上,顶锥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气缸安装板后与顶锥安装板相连接。所述一号导轨固定在一号高度调整块上,一号高度调整块与安装底板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细纱管为圆台型结构,所述二号导轨通过锥度调整块固定在切割平台上,所述锥度调整块为直角梯形结构,锥度调整块的斜腰与二号导轨相连接,锥度调整块的直角腰与切割平台相连接。所述二号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通过升降装置与二号高度调整块相连接,二号高度调整块与运动底板相连接。所述输送小车上设置有位置检测装置,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有与位置检测装置相配合的传感器。所述输送小车上设置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上设置有多个轴承座,轴承座内通过轴承套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套管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套装有二号皮带轮,所述输送小车上设置有二号旋转电机,二号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二号皮带与二号皮带轮传动连接。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控制一号气缸工作,一号气缸带动切割平台沿一号导轨向输送小车的方向运动,再控制一号旋转电机工作,一号旋转电机通过一号皮带带动割刀旋转运动,然后控制二号气缸工作,二号气缸带动运动底板沿二号导轨向细纱管的方向运动,运动底板运动过程中,割刀将细纱管表面的残纱切断,此时,控制方法结束。所述切割平台上设置有顶锥支架,顶锥支架上设置有相连接的顶锥气缸与顶锥安装板,顶锥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顶锥;所述切割平台运动停止后,控制顶锥气缸工作,顶锥气缸带动顶锥安装板向细纱管的方向运动,直至顶锥顶紧细纱管后顶锥安装板停止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中同步带带动输送小车在环形导轨上运行,输送小车运行至安装底板处停止,输送小车上安装有多根细纱管,安装底板上滑动连接有切割平台,切割平台与一号气缸相连接,切割平台上滑动连接有运动底板,运动底板与二号气缸相连接,运动底板上设置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上套装有多个割刀,割刀旋转切断细纱管表面的残纱,不仅减小了残纱清除的劳动强度,而且能保证细纱管表面不被划伤,降低了细纱管的报废率。因此,本专利技术残纱清除劳动强度小、细纱管报废率低。2、本专利技术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中顶锥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顶锥,气缸安装板上设置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内套装有导杆,导杆与顶锥安装板相连接,顶锥气缸设置在气缸安装板上,顶锥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气缸安装板后与顶锥安装板相连接,清除细纱管表面残纱时,通过顶锥顶住细纱管,以使切割过程中细纱管处于平稳状态,从而提高了割纱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割纱效果好。3、本专利技术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中一号导轨固定在一号高度调整块上,一号高度调整块与安装底板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设置一号高度调整块,可以同时调整割刀与顶锥的高度,不仅在保证割纱效果的同时保护了细纱管表面不被划伤,而且提高了顶锥工作的可靠性能;细纱管为圆台型结构,二号导轨通过锥度调整块固定在切割平台上,设置锥度调整块,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细纱管;二号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通过升降装置与二号高度调整块相连接,二号高度调整块与运动底板相连接,设置二号高度调整块,以单独对割刀的高度进行调整。因此,本专利技术割纱效果好、细纱管报废率低、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4、本专利技术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中输送小车上设置有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底板上设置有与位置检测装置相配合的传感器,通过位置检测装置与传感器的配合,使得输送小车能准确停止在指定的切割位置;输送小车上设置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上设置有多个轴承座,轴承座内通过轴承套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套管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套装有与二号旋转电机传动连接的二号皮带轮,上述设计使得细纱管可旋转,使得割刀能对细纱管表面残纱进行全面的切割。因此,本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割纱效果好。5、本专利技术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中先通过一号气缸带动切割平台沿一号导轨向输送小车的方向运动,再通过顶锥气缸带动顶锥安装板向细纱管的方向运动,直至顶锥顶紧细纱管后顶锥安装板停止运动,同时,一号旋转电机通过一号皮带带动割刀旋转运动,然后通过二号气缸带动运动底板沿二号导轨向细纱管的方向运动,运动底板运动过程中,割刀将细纱管表面的残纱切断,采用上述残纱切割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切割效率高,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切割效率高、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切割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运动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输送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细纱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套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剖视图。图中:环形导轨1、输送小车2、套管21、位置检测装置22、连接支架23、轴承座24、轴承25、连接杆26、二号皮带轮27、二号旋转电机28、二号皮带29、同步带3、细纱管4、安装底板5、一号导轨51、切割平台52、一号气缸53、二号导轨54、运动底板55、二号气缸56、一号安装支架57、二号安装支架58、传动轴59、一号皮带轮510、一号皮带511、一号旋转电机512、割刀513、顶锥支架514、顶锥气缸515、顶锥安装板516、顶锥517、气缸安装板518、直线轴承519、导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导轨(1)及其上滑动连接的输送小车(2),所述环形导轨(1)的内侧设置有同步带(3),同步带(3)与输送小车(2)相连接,所述输送小车(2)上水平设置有多根用于套装细纱管(4)的套管(21),所述环形导轨(1)的外侧位于靠近输送小车(2)的部位设置有安装底板(5),安装底板(5)上平行设置有两根一号导轨(51),两根一号导轨(51)之间滑动连接有切割平台(52),切割平台(52)与一号气缸(53)相连接,所述切割平台(52)上平行设置有两根二号导轨(54),两根二号导轨(54)之间滑动连接有运动底板(55),运动底板(55)与二号气缸(56)相连接,运动底板(55)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一号安装支架(57)与二号安装支架(58),所述一号安装支架(57)与二号安装支架(58)之间设置有传动轴(59),传动轴(59)的端部套装有一号皮带轮(510),一号皮带轮(510)通过一号皮带(511)与一号旋转电机(512)传动连接,传动轴(59)上套装有多个割刀(5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导轨(1)及其上滑动连接的输送小车(2),所述环形导轨(1)的内侧设置有同步带(3),同步带(3)与输送小车(2)相连接,所述输送小车(2)上水平设置有多根用于套装细纱管(4)的套管(21),所述环形导轨(1)的外侧位于靠近输送小车(2)的部位设置有安装底板(5),安装底板(5)上平行设置有两根一号导轨(51),两根一号导轨(51)之间滑动连接有切割平台(52),切割平台(52)与一号气缸(53)相连接,所述切割平台(52)上平行设置有两根二号导轨(54),两根二号导轨(54)之间滑动连接有运动底板(55),运动底板(55)与二号气缸(56)相连接,运动底板(55)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一号安装支架(57)与二号安装支架(58),所述一号安装支架(57)与二号安装支架(58)之间设置有传动轴(59),传动轴(59)的端部套装有一号皮带轮(510),一号皮带轮(510)通过一号皮带(511)与一号旋转电机(512)传动连接,传动轴(59)上套装有多个割刀(5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平台(52)上设置有顶锥支架(514),顶锥支架(514)上设置有相连接的顶锥气缸(515)与顶锥安装板(516),顶锥安装板(516)上设置有多个顶锥(5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锥支架(514)上设置有气缸安装板(518),气缸安装板(518)与顶锥安装板(516)相互平行,气缸安装板(518)上设置有直线轴承(519),直线轴承(519)内套装有导杆(520),导杆(520)与顶锥安装板(516)相连接,所述顶锥气缸(515)设置在气缸安装板(518)上,顶锥气缸(515)的输出端穿过气缸安装板(518)后与顶锥安装板(516)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导轨(51)固定在一号高度调整块(521)上,一号高度调整块(521)与安装底板(5)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细纱管表面残纱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纱管(4)为圆台型结构,所述二号导轨(54)通过锥度调整块(522)固定在切割平台(52)上,所述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小艳张成俊侯睿张弛吴晓周向阳朱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