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6748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包括:底座,其上安装箱体,并且在底座上安装多条平行第一滑轨;支撑板,其安装在底座两侧;顶板,其安装在支撑板上;箱体,其安装在底座上,设置在支撑板之间,并且在箱体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多个支撑肋;多个垃圾桶,其底部安装第二滑轨,能够与第一滑轨相配合滑动,并且垃圾桶安转在箱体内部;筛选台,其设置在箱体内部,支撑肋用于支撑筛选台,并且在筛选台上设置多个垃圾分类口和控制器;垃圾投放台,其安装在箱体上,在投放台上设置第一垃圾检测口、多个第二垃圾检测口、光照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并且在垃圾投放台下部安装机械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垃圾箱大多设置有两个腔体,一个是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收集桶,另一个是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收集桶,在实际投放中,人们对垃圾分类的意识比较弱,导致造成了大量的资源的浪费。所以如果能从源头即个人垃圾开始,即对垃圾进行合理的分类,并通过特定设置的分类垃圾装置进行丢弃,则会大大提高我国垃圾分类处理的效率。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201810220590.7智能分类垃圾桶,用户将需要丢弃的垃圾按照垃圾桶内各个隔室的不同分类将垃圾丢弃在相应的隔室内的检测筒内,否则用户不能进行丢弃垃圾。对于不清楚垃圾分类的人来讲,显然这样的设定方式及其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设置不同垃圾分类口和垃圾检测口对单一垃圾和混合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本专利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BP神经网络对单一垃圾和混合垃圾能够进行准确分类投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包括:底座,其上安装箱体,并且在所述底座上安装多条平行第一滑轨;支撑板,其安装在所述底座两侧;顶板,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箱体,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之间,并且在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多个支撑肋;多个垃圾桶,其底部安装第二滑轨,能够与所述第一滑轨相配合滑动,并且所述垃圾桶安转在所述箱体内部;筛选台,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支撑肋用于支撑所述筛选台,并且在所述筛选台上设置多个垃圾分类口和控制器;垃圾投放台,其安装在所述箱体上,在所述投放台上设置第一垃圾检测口、多个第二垃圾检测口、光照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并且在所述垃圾投放台下部安装机械臂;其中,所述垃圾分类口与所述垃圾桶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垃圾检测口与所述垃圾分类口一一对应;以及所述控制器同时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垃圾检测口,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光照传感器和所述图像传感器对所述第二垃圾检测口进行开关控制。优选的是,所述筛选台上设置垃圾输送带,其与所述第一垃圾检测口对应设置,并且所述垃圾输送带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优选的是,还包括:位置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投放台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监测所述垃圾桶内垃圾容量;体积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投放台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监控待分类垃圾体积。优选的是,还包括:显示板,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一侧;太阳能板,其安装在所述顶板上。优选的是,所述垃圾箱设置为4个,所述垃圾分类口设置为4个,所述第二垃圾检测口设置为4个。一种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的控制方法,使用所述的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当待分类垃圾为单一垃圾时,将所述待分类垃圾放入所述垃圾投放台上相应的第二垃圾检测口上,当待分类垃圾为混合垃圾时,将所述待分类垃圾放入所述垃圾投放台上的第一垃圾检测口上;步骤二、当待分类垃圾为单一垃圾时,控制器判断放置正确时,相对应的第二垃圾检测口开启;当待分类垃圾为混合垃圾时,对所述混合垃圾类型进行判断,所述控制器根据该判断控制所述机械臂将垃圾运送至相应的垃圾分类口,将垃圾投入到相对应的垃圾桶内。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二中,当待分类垃圾为单一垃圾时,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垃圾放置正确性进行判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照采样周期,通过图像传感器采集垃圾图像并与预存的图像进行特征比对采集对比率δ,通过光照传感器采集透光度ψ,通过位置传感器采集垃圾箱内垃圾位置H,通过体积传感器采集待分类垃圾体积V;步骤2、依次将上述参数进行规格化,确定三层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神经元向量x={x1,x2,x3,x4},其中,x1为对比率系数、x2为透光度系数、x3为垃圾位置系数、x4为待分类垃圾体积系数;步骤3、所述输入层向量映射到隐层,所述隐层向量y={y1,y2,…,ym},m为隐层节点个数;步骤4、得到输出层神经元向量o={o1,o2};其中,o1为放置所述单一垃圾的第二垃圾检测口的开启状态,o2为紧急停机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垃圾检测口的开启状态,控制对应的第二垃圾检测口开启和关闭。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二中,当待分类垃圾为混合垃圾时,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垃圾分类进行判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照采样周期,通过图像传感器采集垃圾图像并与预存的图像进行特征比对采集对比率δ,通过光照传感器采集透光度ψ,通过位置传感器采集垃圾箱内垃圾位置H,通过体积传感器采集待分类垃圾体积V;步骤2、依次将上述参数进行规格化,确定三层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神经元向量x={x1,x2,x3,x4},其中,x1为对比率系数、x2为透光度系数、x3为垃圾位置系数、x4为待分类垃圾体积系数;步骤3、所述输入层向量映射到隐层,所述隐层向量y={y1,y2,…,ym},m为隐层节点个数;步骤4、得到输出层神经元向量o={o1,o2,o3,o4,o5};其中,o1为设定的第1个垃圾分类口,o2为设定的第2个垃圾分类口,o3为设定的第3个垃圾分类口,o4为设定的第4个垃圾分类口,o5为紧急停机信号,所述输出层神经元值为k为输出层神经元序列号,k={1,2,3,4,5},i为设定的第i个垃圾分类口,i={1,2,3,4,5},当ok为1时,此时,处于ok对应的垃圾分类口;所述控制器根据输出的垃圾分类口判断,控制所述机械臂将垃圾移动到对应的垃圾分类口处,同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输送带输送垃圾到对应的垃圾分类口投放垃圾。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2中,将图像传感器采集垃圾图像并与预存的图像进行特征比对采集的对比率δ,光照传感器采集的透光度ψ,通过位置传感器采集的垃圾箱内垃圾位置H,通过体积传感器采集待分类垃圾体积V进行规格化的公式为:式中,xj为输入层向量中的参数,Xj分别为测量参数δ、ψ、H,V,j=1,2,3,4,Xjmax和Xjmin分别为相应测量参数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优选的是,所述隐层节点个数m满足:其中,n为输入层节点个数,p为输出层节点个数;以及所述隐层及所述输出层的激励函数均采用S型函数fj(x)=1/(1+e-x)。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基于BP神经网络实现对垃圾种类的识别并进行分类投放,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并且有助于提高了人们对垃圾分类的意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装式智能垃圾分类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装式智能垃圾分类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底板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箱体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桶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筛选台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投放台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投放台的仰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械臂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桶,包括:底座100,放置在地面上;底座100用来安装垃圾桶700、箱体600和承载支承板300,支撑板300上部用来安装顶板400,顶板400上有太阳板500;箱体600安装在底座100上,用来密封垃圾桶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上安装箱体,并且在所述底座上安装多条平行第一滑轨;支撑板,其安装在所述底座两侧;顶板,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箱体,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之间,并且在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多个支撑肋;多个垃圾桶,其底部安装第二滑轨,能够与所述第一滑轨相配合滑动,并且所述垃圾桶安转在所述箱体内部;筛选台,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支撑肋用于支撑所述筛选台,并且在所述筛选台上设置多个垃圾分类口和控制器;垃圾投放台,其安装在所述箱体上,在所述投放台上设置第一垃圾检测口、多个第二垃圾检测口、光照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并且在所述垃圾投放台下部安装机械臂;其中,所述垃圾分类口与所述垃圾桶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垃圾检测口与所述垃圾分类口一一对应;以及所述控制器同时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垃圾检测口,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光照传感器和所述图像传感器对所述第二垃圾检测口进行开关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上安装箱体,并且在所述底座上安装多条平行第一滑轨;支撑板,其安装在所述底座两侧;顶板,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箱体,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之间,并且在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多个支撑肋;多个垃圾桶,其底部安装第二滑轨,能够与所述第一滑轨相配合滑动,并且所述垃圾桶安转在所述箱体内部;筛选台,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支撑肋用于支撑所述筛选台,并且在所述筛选台上设置多个垃圾分类口和控制器;垃圾投放台,其安装在所述箱体上,在所述投放台上设置第一垃圾检测口、多个第二垃圾检测口、光照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并且在所述垃圾投放台下部安装机械臂;其中,所述垃圾分类口与所述垃圾桶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垃圾检测口与所述垃圾分类口一一对应;以及所述控制器同时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垃圾检测口,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光照传感器和所述图像传感器对所述第二垃圾检测口进行开关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台上设置垃圾输送带,其与所述第一垃圾检测口对应设置,并且所述垃圾输送带与所述控制器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投放台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监测所述垃圾桶内垃圾容量;体积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投放台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监控待分类垃圾体积。4.如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板,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一侧;太阳能板,其安装在所述顶板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设置为4个,所述垃圾分类口设置为4个,所述第二垃圾检测口设置为4个。6.一种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当待分类垃圾为单一垃圾时,将所述待分类垃圾放入所述垃圾投放台上相应的第二垃圾检测口上,当待分类垃圾为混合垃圾时,将所述待分类垃圾放入所述垃圾投放台上的第一垃圾检测口上;步骤二、当待分类垃圾为单一垃圾时,控制器判断放置正确时,相对应的第二垃圾检测口开启;当待分类垃圾为混合垃圾时,对所述混合垃圾类型进行判断,所述控制器根据该判断控制所述机械臂将垃圾运送至相应的垃圾分类口,将垃圾投入到相对应的垃圾桶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式智能分类垃圾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当待分类垃圾为单一垃圾时,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垃圾放置正确性进行判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照采样周期,通过图像传感器采集垃圾图像并与预存的图像进行特征比对采集对比率δ,通过光照传感器采集透光度ψ,通过位置传感器采集垃圾箱内垃圾位置H,通过体积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书明张丹陈静梁杰王登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