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棉污水处理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638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制棉污水处理沉淀装置,所述污水沉淀池的顶部为敞口状,污水沉淀池的侧壁为圆环形,在污水沉淀池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排水槽和与环形排水槽相连通的排水口,所述环形溢流板固定安装在环形排水槽的内侧壁上,在该环形溢流板上开设有溢流口,在污水沉淀池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基座,所述成对的行走机构分别活动架置在污水沉淀池环形排水槽的外侧壁上,所述支架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架置在成对的行走机构上,支架的中部通过旋转机构可转动地活动架置在中心基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对污水和悬浮物起到了很好的分离作用,提高了污水悬浮物的清除效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污泥清除彻底,有效提高了污泥清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制棉污水处理沉淀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污水沉淀装置的

技术介绍
精制棉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水,污水处理过程中会采用沉淀池实现固液分离,去除泥渣和悬浮物。目前,针对污水沉淀池中的悬浮物通常是通过排污泵进行吸排清除,这种方式带来的水、渣分离效果差,在将悬浮物吸除的同时,带走了大量未充分沉淀分离的污水,降低了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提高悬浮物的清除效果,并可对悬浮物进行自动分离清除,同时可提高污泥清除效果、减少设备损坏的精制棉污水处理沉淀装置。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精制棉污水处理沉淀装置,它包括有污水沉淀池、表面污物清除机构、底部污泥清除机构、旋转机构、支架、成对的行走机构、进污管和环形溢流板,所述污水沉淀池的顶部为敞口状,污水沉淀池的侧壁为圆环形,在污水沉淀池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排水槽和与环形排水槽相连通的排水口,所述环形溢流板固定安装在环形排水槽的内侧壁上,在该环形溢流板上开设有溢流口,在污水沉淀池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基座,所述成对的行走机构分别活动架置在污水沉淀池环形排水槽的外侧壁上,所述支架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架置在成对的行走机构上,支架的中部通过旋转机构可转动地活动架置在中心基座上,所述表面污物清除机构由成对的刮板、成对的挡板、成对的排污槽、环形挡板和环形基板构成,所述环形挡板通过支板固定安装在污水沉淀池内,在环形挡板与污水沉淀池的侧壁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环形基板通过第一支杆固定安装在支架下部,并位于中心基座的外侧,所述成对的挡板分别通过第二支杆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下部,该成对的挡板呈中心对称布置,成对的挡板在水平方向上分别为倾斜布置,成对挡板的一端部分别与环形基板相连接,在成对挡板的另一端部分别设置有限位板,在限位板与环形挡板之间形成集污槽,所述成对的刮板分别通过刮板支架安装在支架的底部,并分别位于集污槽内,所述成对的排污槽分别固定安装在污水沉淀池内,所述成对的集污槽和成对的刮板分别与排污槽的上端部相对应,在排污槽的上端部开设有进污口,进污口两侧的排污槽顶壁为倾斜状,排污槽的下端部从污水沉淀池的侧壁穿出,所述底部污泥清除机构由成对的第一刮泥板、刮泥板支架、成对的第二刮泥板、泥浆泵和排浆管构成,所述污水沉淀池的内底面为锥状,在污水沉淀池的内底面上开设有泥浆槽,在污水沉淀池的底部开设有与泥浆槽相连通的排浆孔,所述排浆管穿置在排浆孔内,排浆管的一端部与泥浆槽相连通,另一端部与泥浆泵相连通,所述刮泥板支架固定安装在支架的底部,所述成对的第一刮泥板分别通过弹性连接机构安装在刮泥板支架的底部,成对的第一刮泥板呈中心对称布置,并分别与污水沉淀池呈锥状的内底面相对应,所述成对的第二刮泥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刮泥板支架的底部,成对的第二刮泥板呈中心对称布置,并分别与泥浆槽相对应,在所述中心基座和污水沉淀池的底部开设有进污孔,所述进污管从该进污孔穿过,该进污管的上端部从中心基座穿出,并位于环形基板内侧,在位于污水沉淀池外侧的进污管上设置有止回阀。它还包括有输入电源线,所述成对的行走机构分别由行走轮、支座和电机构成,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支座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支座上,并与行走轮传动连接,成对行走机构的行走轮分别活动架置在污水沉淀池环形排水槽的外侧壁上,所述支架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架置在成对行走机构的支座上,所述旋转机构主要由底座、上盖、旋转筒体、轴承、推力轴承、电刷、压簧、导电环、绝缘座和绝缘筒体构成,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中心基座上,在底座内开设有卡槽,所述推力轴承卡置在卡槽的底部,在底座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上盖固定盖置在底座上,在该上盖内开设有限位孔和环形限位槽,所述旋转筒体活动穿置在限位孔内,旋转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环形限位板,旋转筒体通过其环形限位板架置在推力轴承上,所述轴承套置在旋转筒体外侧,并位于环形限位槽内,旋转筒体的上端部从上盖的限位孔穿出,所述支架的中部固定架置旋转筒体的上端部上,所述绝缘筒体固定安装在底座内,其上部穿置在旋转筒体内,所述导电环分别固定套置在绝缘筒体的外侧部上,在旋转筒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导向孔,在所述绝缘座上设置有导向柱,绝缘座通过其导向柱活动插置在导向孔内,所述压簧套置在导向柱上,该压簧的后端部抵靠在导向孔的内壁上,前端部抵靠在绝缘座上,所述电刷固定安装在绝缘座上,电刷通过压簧分别紧压贴靠在导电环的外侧壁上,所述成对行走机构的电机分别通过导线与电刷电连接,在所述中心基座和污水沉淀池的底部内开设有线孔,所述输入电源线从该线孔内穿过,并与导电环电连接。所述弹性连接机构由弧形板簧构成,所述第一刮泥板的上部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刮泥板支架的底部,所述弧形板簧的下端部分别通过第三转轴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第一刮泥板上,弧形板簧的上端部分别通过第四转轴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刮泥板支架的底部,所述弧形板簧采用镍铬合金弹簧钢材料。所述刮板支架呈L型,刮板支架的一端部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支架的下部,刮板支架的另一端部通过铁链吊置在支架的下部,所述刮板固定安装在刮板支架上,在所述排污槽进污口的侧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在进污口处还设置有与刮板相对应的第一支板。所述成对行走机构的行走轮分别通过转轴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支座上,在行走轮转轴的端部设置有皮带轮,行走轮通过该皮带轮与电机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绝缘筒体通过绝缘支杆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通孔内,在所述旋转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导线相对应的第一避让孔,在绝缘筒体上开设有电源线避让孔,在绝缘筒体上还设置有呈排的环形隔板,该呈排的环形隔板分别位于相邻的导电环之间。所述环形溢流板的溢流口呈V型,该呈V型的溢流口的底部与环形排水槽的内侧壁上表面相平齐。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成对的行走机构驱动支架转动,带动成对的挡板转动,挡板在转动的过程中,将污水沉淀池内污水表面的悬浮物进行刮挡收集至集污槽内,并通过刮板刮至排污槽内排出,从而对污水和悬浮物起到了很好的分离作用,提高了污水悬浮物的清除效果,并且可对污水悬浮物进行自动清除,无需人工进行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第一刮泥板将污泥刮至泥浆槽内,通过成对的第二刮泥板将泥浆槽内的污泥刮至排浆孔处,再通过泥浆泵和排浆管将泥浆槽内的污泥抽排至污水沉淀池外,污泥清除彻底,有效提高了污泥清除效果;第一刮泥板通过弹性连接机构安装在刮泥板支架上,使得第一刮板可对刮泥过程中无法刮动的障碍物进行避让,从而避免了强行刮泥对第一刮泥板或刮泥板支架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表面污物清除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C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D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E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刮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排污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环形溢流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中第一刮泥板的侧视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和图2所示,精制棉污水处理沉淀装置,它包括有污水沉淀池A1、表面污物清除机构、底部污泥清除机构、旋转机构40、支架1、成对的行走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精制棉污水处理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污水沉淀池、表面污物清除机构、底部污泥清除机构、旋转机构、支架、成对的行走机构、进污管和环形溢流板,所述污水沉淀池的顶部为敞口状,污水沉淀池的侧壁为圆环形,在污水沉淀池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排水槽和与环形排水槽相连通的排水口,所述环形溢流板固定安装在环形排水槽的内侧壁上,在该环形溢流板上开设有溢流口,在污水沉淀池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基座,所述成对的行走机构分别活动架置在污水沉淀池环形排水槽的外侧壁上,所述支架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架置在成对的行走机构上,支架的中部通过旋转机构可转动地活动架置在中心基座上,所述表面污物清除机构由成对的刮板、成对的挡板、成对的排污槽、环形挡板和环形基板构成,所述环形挡板通过支板固定安装在污水沉淀池内,在环形挡板与污水沉淀池的侧壁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环形基板通过第一支杆固定安装在支架下部,并位于中心基座的外侧,所述成对的挡板分别通过第二支杆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下部,该成对的挡板呈中心对称布置,成对的挡板在水平方向上分别为倾斜布置,成对挡板的一端部分别与环形基板相连接,在成对挡板的另一端部分别设置有限位板,在限位板与环形挡板之间形成集污槽,所述成对的刮板分别通过刮板支架安装在支架的底部,并分别位于集污槽内,所述成对的排污槽分别固定安装在污水沉淀池内,所述成对的集污槽和成对的刮板分别与排污槽的上端部相对应,在排污槽的上端部开设有进污口,进污口两侧的排污槽顶壁为倾斜状,排污槽的下端部从污水沉淀池的侧壁穿出,所述底部污泥清除机构由成对的第一刮泥板、刮泥板支架、成对的第二刮泥板、泥浆泵和排浆管构成,所述污水沉淀池的内底面为锥状,在污水沉淀池的内底面上开设有泥浆槽,在污水沉淀池的底部开设有与泥浆槽相连通的排浆孔,所述排浆管穿置在排浆孔内,排浆管的一端部与泥浆槽相连通,另一端部与泥浆泵相连通,所述刮泥板支架固定安装在支架的底部,所述成对的第一刮泥板分别通过弹性连接机构安装在刮泥板支架的底部,成对的第一刮泥板呈中心对称布置,并分别与污水沉淀池呈锥状的内底面相对应,所述成对的第二刮泥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刮泥板支架的底部,成对的第二刮泥板呈中心对称布置,并分别与泥浆槽相对应,在所述中心基座和污水沉淀池的底部开设有进污孔,所述进污管从该进污孔穿过,该进污管的上端部从中心基座穿出,并位于环形基板内侧,在位于污水沉淀池外侧的进污管上设置有止回阀。...

【技术特征摘要】
1.精制棉污水处理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污水沉淀池、表面污物清除机构、底部污泥清除机构、旋转机构、支架、成对的行走机构、进污管和环形溢流板,所述污水沉淀池的顶部为敞口状,污水沉淀池的侧壁为圆环形,在污水沉淀池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排水槽和与环形排水槽相连通的排水口,所述环形溢流板固定安装在环形排水槽的内侧壁上,在该环形溢流板上开设有溢流口,在污水沉淀池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基座,所述成对的行走机构分别活动架置在污水沉淀池环形排水槽的外侧壁上,所述支架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架置在成对的行走机构上,支架的中部通过旋转机构可转动地活动架置在中心基座上,所述表面污物清除机构由成对的刮板、成对的挡板、成对的排污槽、环形挡板和环形基板构成,所述环形挡板通过支板固定安装在污水沉淀池内,在环形挡板与污水沉淀池的侧壁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环形基板通过第一支杆固定安装在支架下部,并位于中心基座的外侧,所述成对的挡板分别通过第二支杆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下部,该成对的挡板呈中心对称布置,成对的挡板在水平方向上分别为倾斜布置,成对挡板的一端部分别与环形基板相连接,在成对挡板的另一端部分别设置有限位板,在限位板与环形挡板之间形成集污槽,所述成对的刮板分别通过刮板支架安装在支架的底部,并分别位于集污槽内,所述成对的排污槽分别固定安装在污水沉淀池内,所述成对的集污槽和成对的刮板分别与排污槽的上端部相对应,在排污槽的上端部开设有进污口,进污口两侧的排污槽顶壁为倾斜状,排污槽的下端部从污水沉淀池的侧壁穿出,所述底部污泥清除机构由成对的第一刮泥板、刮泥板支架、成对的第二刮泥板、泥浆泵和排浆管构成,所述污水沉淀池的内底面为锥状,在污水沉淀池的内底面上开设有泥浆槽,在污水沉淀池的底部开设有与泥浆槽相连通的排浆孔,所述排浆管穿置在排浆孔内,排浆管的一端部与泥浆槽相连通,另一端部与泥浆泵相连通,所述刮泥板支架固定安装在支架的底部,所述成对的第一刮泥板分别通过弹性连接机构安装在刮泥板支架的底部,成对的第一刮泥板呈中心对称布置,并分别与污水沉淀池呈锥状的内底面相对应,所述成对的第二刮泥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刮泥板支架的底部,成对的第二刮泥板呈中心对称布置,并分别与泥浆槽相对应,在所述中心基座和污水沉淀池的底部开设有进污孔,所述进污管从该进污孔穿过,该进污管的上端部从中心基座穿出,并位于环形基板内侧,在位于污水沉淀池外侧的进污管上设置有止回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棉污水处理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输入电源线,所述成对的行走机构分别由行走轮、支座和电机构成,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支座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支座上,并与行走轮传动连接,成对行走机构的行走轮分别活动架置在污水沉淀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航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