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震用偏心带齿方形管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634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用偏心带齿方形管的加工方法,通过冷镦机进行加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用冷镦机的裁切工具将线材裁切为需要的长度,得到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产品;S2、用冷墩机的模具将产品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压制出深孔和尾孔,深孔和尾孔均为方形;S3、将深孔和尾孔之间打穿并剔除产生的废料;S4、将S3获得的产品镦处两端齿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冷镦机对方形产品挤压成形,实现了带齿管件内外孔皆为方形且偏心,同时成形两端齿形,突破了对带齿管件形状尺寸的限制,促进了减震零件的多样化。此工艺在冷镦机上一次性成形,生产效率高,且有效减小工艺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减震用偏心带齿方形管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底盘零件的加工制造工艺,具体为一种汽车减震用偏心带齿方形管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行业中偏心带齿方管件的加工工艺还不成熟,主要在几个方面存在难点:1、形状特殊,产品内外都是方形;2、内外方形非中心对称,偏向一边,即扁心;3、方形管两端带齿,但齿形不是全齿,只靠内孔有一圈齿。4、由于需要对两端面进行齿形以外多余材料的铣削,为保证铣削面与齿底面一致(管控在+/-0.05mm以内),要求冷镦长度公差较严,冷镦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通过冷镦工序加工制造的汽车减震用偏心带齿方形管的加工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减震用偏心带齿方形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冷镦机进行加工,包括以下步骤:S1、用冷镦机的裁切工具将线材裁切为需要的长度,得到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产品;S2、用冷墩机的模具将产品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压制出深孔和尾孔(孔和尾孔均为方形):S3、将深孔和尾孔之间打穿并剔除产生的废料;S4、将S3获得的产品镦出两端齿形。进一步,包括步骤S5、通过铣削将两端齿形部分以外多余的材料去除。进一步,步骤S1进一步包括利用校直轮校直线材,通过送料轮传送至步骤S1所处工位。进一步,步骤S1进一步包括计算好各个工位模具的成型尺寸、加工精度和尺寸配合。进一步,S2中压制深孔包括先在第一端面压制内方孔,利用机械手移动到其他工位再将内方孔压制成深孔。进一步,S2中压制尾孔包括先在第二端面压制定位孔,再于另一工位将定位孔压制成尾孔。进一步,S2包括压制第二端面的外倒角,压制第二端面的外倒角与压制内方孔在同一工位进行。进一步,S2包括压制第二端面的外倒角后进一步压制内方孔的内倒角并同时压制第一端面的外倒角,压制内方孔的内倒角和压制第一端面的外倒角在压制定位孔之前进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成功通过对方形线材的挤压成形,突破以往减震带齿管件的产品一般加工工艺,在冷镦机加工制造可得到外周和内孔均为方形的产品,不需要进行其他的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突破了对带齿管件形状尺寸的限制,促进了减震零件的多样化。在进行加工前计算模具的成型尺寸、加工精度和尺寸配合,减少加工产生的误差。附图说明图1为操作步骤1得到的产品的剖视图。图2为操作步骤1得到的产品的俯视图。图3为操作步骤2得到的产品的剖视图。图4为操作步骤2得到的产品的俯视图。图5为操作步骤3得到的产品的剖视图。图6为操作步骤3得到的产品的俯视图。图7为操作步骤4得到的产品的剖视图。图8为操作步骤4得到的产品的俯视图。图9为操作步骤5得到的产品的剖视图。图10为操作步骤5得到的产品的俯视图。图11为操作步骤6得到的产品的剖视图。图12为操作步骤6得到的产品的俯视图。图13为操作步骤7得到的产品的剖视图。图14为操作步骤7得到的产品的俯视图。图15为操作步骤8得到的产品的剖视图。图16为操作步骤8得到的产品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减震用偏心带齿方形管的加工方法,主要工艺分为以下步聚:其中步骤1~7为冷镦机工作步聚,该七个步聚同时进行,每小时可生产2000~2400件产品,步聚8为另外增加的机加工步骤。步骤1:参照图1和图2,方形线材通过校直轮校直,送料轮传送,用模具将线材切断为所需要的长度,得到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产品。步骤2:参照图3和图4,产品通过机械手传递,送至第一工位的模具里,在第一端面压制出内方孔倒角及斜面,在第二端面压制外周的倒角和内方孔斜面。步骤3:参照图5和图6,产品通过机械手翻转产品并送入第二工位,第一端面镦出内方倒角,和外倒角,利于下后工位成型,步骤4:参照图7和图8,此工位由机械手将上一工序的产品平移传递至第三工位,在第二端面挤压出倒角及定位孔。步骤5:参照图9和图10,由机械手将上一工序的产品平移第四工位。将方孔定位孔进一步挤压成一深孔,同时将另一端面的定位孔挤压成型一尾孔,两孔中间保留有一定厚度的材料。步骤6:参照图11和图12,产品通过机械手翻转产品并送入第五工位,通过拉光冲棒剔除产品深孔和尾孔之间的材料,使深孔和尾孔贯通形成一直通的方形内孔。步骤7:参照图13和图14,产品通过机械手平移产品并送入第六工位,在产品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镦出齿形,齿形外圈部分会高出齿形1~2mm。步骤8:参照图15和图16,采用铣削的方式,将之前冷镦机生产出来的产品两端面齿形外圈高出部份的材料去除,当然,此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其他机械加工方式去除多余材料。进一步,为保证产品齿形的饱满程度和尺寸要求,需要在进行上述步骤前计算模具的成型尺寸、加工精度和尺寸配合。本专利技术利用冷镦机对方形产品挤压成形,实现了带齿管件内外孔皆为方形且偏心,同时成形两端齿形,突破了对带齿管件形状尺寸的限制,促进了减震零件的多样化。此工艺在冷镦机上一次性成形,生产效率高,且有效减小工艺误差。此外,除了主要的成型模具之外,料夹、剪刀、剪模、送料轮、引料轮等所需加工模具全部依照产品的形状尺寸来设计,使产品从最开始的胚料状态能够顺利地一步步挤压成型,保证生产的稳定性。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减震用偏心带齿方形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冷镦机进行加工,包括以下步骤:S1、用冷镦机的裁切工具将线材裁切为需要的长度,得到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产品;S2、用冷墩机的模具将产品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压制出深孔和尾孔,深孔和尾孔均为方形;S3、将深孔和尾孔之间打穿并剔除产生的废料;S4、将S3获得的产品镦处两端齿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减震用偏心带齿方形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冷镦机进行加工,包括以下步骤:S1、用冷镦机的裁切工具将线材裁切为需要的长度,得到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产品;S2、用冷墩机的模具将产品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压制出深孔和尾孔,深孔和尾孔均为方形;S3、将深孔和尾孔之间打穿并剔除产生的废料;S4、将S3获得的产品镦处两端齿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用偏心带齿方形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5、通过铣削将两端齿形部分以外多余的材料去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用偏心带齿方形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进一步包括利用校直轮校直线材,通过送料轮传送至步骤S1所处工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艺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出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