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启兵专利>正文

一种烧伤除痂涂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314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伤除痂涂药器,包括药液涂抹管,药液涂抹管的内腔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在其管腔中适配设置有推液活塞,T形下压柱的柱体顶端固定设置有下压按块,T形下压柱的两侧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一弹性弹簧,一号短连杆的右端端部与二号长连杆的左端端部相互铰接,一号短连杆和二号长连杆的杆体下方还各竖直设置有一个第二弹性弹簧,药液涂抹管的管体下壁面右端位置处还固定设置有一个亮度提升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药液涂抹管与刮刀收容器设置为一体结构形式,解决了传统的除痂涂药器中除痂刮刀外置而容易导致误碰致伤问题的出现,保障了安全性;整个操作流程简单方便,提高了烧伤病人的康复效果,缩短了治疗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伤除痂涂药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相关
,具体是一种烧伤除痂涂药器。
技术介绍
烧伤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烫伤是由热液、蒸气等所引起的组织损伤,是热力烧伤的一种。中国九分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提出,将成人体表面积分为11等份,其中头面颈部为9%,双上肢为2个9%,躯干前后(各占13%)及会阴(占1%)为3个9%,双下肢包括臀部为5个9%+1%(46%)。目前,在临床上对于烧伤患处的结痂是较难处理的问题,其结痂容易形成痂下消肿,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地清理结痂;现有技术通常将涂药器与刮刀分开设置,操作流程较为繁琐,医生反复寻找使用器械影响治疗时间,除痂涂药器中除痂刮刀外置而容易导致误碰致伤问题的出现,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不仅如此,一旦烧伤患者治疗时所处的环境光线较暗时,直接造成其治疗进度受阻,工作的顺畅受到影响,需要进行问题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伤除痂涂药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伤除痂涂药器,包括药液涂抹管,所述药液涂抹管的内腔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在其管腔中适配设置有推液活塞,所述推液活塞的塞体左壁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推液拉杆,所述推液拉杆的杆体向左伸出药液涂抹管且在其杆体左端端部固定有施力推柄,所述药液涂抹管的管体右端出液口处固定设置有棉球置放框,所述棉球置放框的框架中可更换放置有涂抹棉球,所述药液涂抹管的管体上壁面右侧位置位置处一体固定设置有刮刀收容器,所述刮刀收容器的左侧开设有一个L形内槽腔且在L形内槽腔的顶部开口处固定设置有矩形定位框板,所述矩形定位框板的板体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导向孔且在导向孔中适配设置有T形下压柱,所述T形下压柱的柱体顶端固定设置有下压按块,所述T形下压柱的两侧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一弹性弹簧,在L形内槽腔的顶部开口处的左侧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连杆铰接座,所述连杆铰接座的座体上铰接至一号短连杆的左端端部,所述一号短连杆的右端端部与二号长连杆的左端端部相互铰接,两者铰接处的凸起部位抵触在T形下压柱的底端面上,所述二号长连杆的杆体右端端部铰接至除痂刮刀的左端端部刀体上,所述一号短连杆和二号长连杆的杆体下方还各竖直设置有一个第二弹性弹簧,所述刮刀收容器的正下方、对应药液涂抹管的管体下壁面还设置有手指握持扣,所述药液涂抹管的管体下壁面右端位置处还固定设置有一个亮度提升器,所述亮度提升器包括方形机壳,所述方形机壳的内腔中设置有纽扣电池,所述纽扣电池的左侧电量负极端处设置有铜制导电板,所述纽扣电池的右侧电量正极端处设置有照明灯头,所述照明灯头通过控制开关电性连接至铜制导电板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液涂抹管采用透明玻璃材料制成且在其管体侧壁面上设置有刻度标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液涂抹管的管体上壁面左侧位置处固定连通有药瓶安装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瓶安装块的块体中部开设有一个内螺纹孔且在内螺纹孔的孔体中旋设有药液存储瓶,所述药液存储瓶的瓶口外螺纹形状与内螺纹孔的孔体内螺纹形状相适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弹簧的弹簧顶端固定设置在下压按块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弹性弹簧的弹簧底端固定设置在矩形定位框板的上板面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第二弹性弹簧的弹簧顶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一号短连杆的杆体下表面中部位置处和二号长连杆的杆体下表面中部位置处,两个第二弹性弹簧的弹簧底端均固定设置在刮刀收容器内腔底壁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药液涂抹管与刮刀收容器设置为一体结构形式,在实际进行烧伤病人的护理操作时,外科医师只需单手通过手指握持扣握持住药液涂抹管后,将大拇指放置在下压按块上后,缓慢的向下施加压力,T形下压柱向下移动的同时第一弹性弹簧产生物理弹性变形,T形下压柱的底端对一号短连杆和二号长连杆的铰接部位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由于一号短连杆的左端端部铰接在连杆铰接座上、二号长连杆的右端端部铰接在除痂刮刀上,进而下压后的一号短连杆和二号长连杆同时向下变动位置,“强迫性”的推动着除痂刮刀伸出刮刀收容器,两个第二弹性弹簧同样产生物理弹性变形,外科医师保持按压动作不变后,使用除痂刮刀进行烧伤病人患处的痂壳去除工作即可,初步处理完成后,松开下压按块后,在第一弹性弹簧和第二弹性弹簧的共同复位力作用下重新恢复初始状态,除痂刮刀收回刮刀收容器中进行隐藏,解决了传统的除痂涂药器中除痂刮刀外置而容易导致误碰致伤问题的出现,保障了安全性;之后,外科医师缓慢的推动施力推柄,在推液拉杆的导向下带动推液活塞向右移动,进而将药液导出管外直接进入涂抹棉球,被棉球充分吸收后进行伤口处的涂药治疗操作即可,整个操作流程简单方便,提高了烧伤病人的康复效果,缩短了治疗时间。另外,通过增设的亮度提升器,当烧伤患者治疗时所处的环境光线较暗时,即可开启控制开关,在铜制导电板和纽扣电池的配合传导作用下即可将照明灯头点亮,进行患处的光线照明,避免因光线较差造成治疗进度受阻的弊端,保障了治疗工作的顺畅。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烧伤除痂涂药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烧伤除痂涂药器中亮度提升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烧伤除痂涂药器中药瓶安装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烧伤除痂涂药器,包括药液涂抹管1,所述药液涂抹管1采用透明玻璃材料制成且在其管体侧壁面上设置有刻度标线,所述药液涂抹管1的内腔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在其管腔中适配设置有推液活塞2,所述推液活塞2的塞体左壁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推液拉杆3,所述推液拉杆3的杆体向左伸出药液涂抹管1且在其杆体左端端部固定有施力推柄4,所述药液涂抹管1的管体上壁面左侧位置处固定连通有药瓶安装块7,所述药瓶安装块7的块体中部开设有一个内螺纹孔701且在内螺纹孔701的孔体中旋设有药液存储瓶8,所述药液存储瓶8的瓶口外螺纹形状与内螺纹孔701的孔体内螺纹形状相适配,所述药液涂抹管1的管体右端出液口处固定设置有棉球置放框5,所述棉球置放框5的框架中可更换放置有涂抹棉球6。所述药液涂抹管1的管体上壁面右侧位置位置处一体固定设置有刮刀收容器11,所述刮刀收容器11的左侧开设有一个L形内槽腔且在L形内槽腔的顶部开口处固定设置有矩形定位框板16,所述矩形定位框板16的板体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导向孔且在导向孔中适配设置有T形下压柱18,所述T形下压柱18的柱体顶端固定设置有下压按块19,所述T形下压柱18的两侧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一弹性弹簧20,所述第一弹性弹簧20的弹簧顶端固定设置在下压按块19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弹性弹簧20的弹簧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伤除痂涂药器,包括药液涂抹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涂抹管(1)的内腔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在其管腔中适配设置有推液活塞(2),所述推液活塞(2)的塞体左壁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推液拉杆(3),所述推液拉杆(3)的杆体向左伸出药液涂抹管(1)且在其杆体左端端部固定有施力推柄(4),所述药液涂抹管(1)的管体右端出液口处固定设置有棉球置放框(5),所述棉球置放框(5)的框架中可更换放置有涂抹棉球(6),所述药液涂抹管(1)的管体上壁面右侧位置位置处一体固定设置有刮刀收容器(11),所述刮刀收容器(11)的左侧开设有一个L形内槽腔且在L形内槽腔的顶部开口处固定设置有矩形定位框板(16),所述矩形定位框板(16)的板体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导向孔且在导向孔中适配设置有T形下压柱(18),所述T形下压柱(18)的柱体顶端固定设置有下压按块(19),所述T形下压柱(18)的两侧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一弹性弹簧(20),在L形内槽腔的顶部开口处的左侧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连杆铰接座(14),所述连杆铰接座(14)的座体上铰接至一号短连杆(13)的左端端部,所述一号短连杆(13)的右端端部与二号长连杆(15)的左端端部相互铰接,两者铰接处的凸起部位抵触在T形下压柱(18)的底端面上,所述二号长连杆(15)的杆体右端端部铰接至除痂刮刀(12)的左端端部刀体上,所述一号短连杆(13)和二号长连杆(15)的杆体下方还各竖直设置有一个第二弹性弹簧(17),所述刮刀收容器(11)的正下方、对应药液涂抹管(1)的管体下壁面还设置有手指握持扣(10),所述药液涂抹管(1)的管体下壁面右端位置处还固定设置有一个亮度提升器(9),所述亮度提升器(9)包括方形机壳(901),所述方形机壳(901)的内腔中设置有纽扣电池(903),所述纽扣电池(903)的左侧电量负极端处设置有铜制导电板(902),所述纽扣电池(903)的右侧电量正极端处设置有照明灯头(904),所述照明灯头(904)通过控制开关(905)电性连接至铜制导电板(90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伤除痂涂药器,包括药液涂抹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涂抹管(1)的内腔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在其管腔中适配设置有推液活塞(2),所述推液活塞(2)的塞体左壁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推液拉杆(3),所述推液拉杆(3)的杆体向左伸出药液涂抹管(1)且在其杆体左端端部固定有施力推柄(4),所述药液涂抹管(1)的管体右端出液口处固定设置有棉球置放框(5),所述棉球置放框(5)的框架中可更换放置有涂抹棉球(6),所述药液涂抹管(1)的管体上壁面右侧位置位置处一体固定设置有刮刀收容器(11),所述刮刀收容器(11)的左侧开设有一个L形内槽腔且在L形内槽腔的顶部开口处固定设置有矩形定位框板(16),所述矩形定位框板(16)的板体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导向孔且在导向孔中适配设置有T形下压柱(18),所述T形下压柱(18)的柱体顶端固定设置有下压按块(19),所述T形下压柱(18)的两侧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一弹性弹簧(20),在L形内槽腔的顶部开口处的左侧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连杆铰接座(14),所述连杆铰接座(14)的座体上铰接至一号短连杆(13)的左端端部,所述一号短连杆(13)的右端端部与二号长连杆(15)的左端端部相互铰接,两者铰接处的凸起部位抵触在T形下压柱(18)的底端面上,所述二号长连杆(15)的杆体右端端部铰接至除痂刮刀(12)的左端端部刀体上,所述一号短连杆(13)和二号长连杆(15)的杆体下方还各竖直设置有一个第二弹性弹簧(17),所述刮刀收容器(11)的正下方、对应药液涂抹管(1)的管体下壁面还设置有手指握持扣(10),所述药液涂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启兵
申请(专利权)人:郑启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