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胥胜江专利>正文

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630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套管(2)、伸缩管A(7)、伸缩管B(8)、旋转套管(11),转板A(1)与转板B(6)通过转销(4)可旋转地连接,其特征在于:转板A(1)上装有固定套管(2),转板B(6)上连接有伸缩管A(7),伸缩管A(7)内部可移动地套装有伸缩管B(8),旋转套管(11)可移动地安装于转板B(6)上,且旋转套管(11)可绕垂直于转板B(6)的中心线旋转;转板A(1)和转板B(6)的上部邻近转销(4)处分别配合设置有卡块A(3)和卡块B(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功能多样、结构简单、优质可靠、操作便捷,适合医用引流管可调节固定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用装置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引流管,是医学上必不可少的。医用引流管,是指临床使用的安置于体腔、组织间的导管,包括胃肠引流管、造瘘管、尿管、血浆引流管、胆汁引流管、胰液引流管等,其主要目的是引流出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气体、消化液、血液、分泌液等,以减轻梗阻,预防感染等并发症,或者作为肠内营养支持的渠道。对于医用引流管的固定,传统方法是采用胶布固定、缝扎固定、别针固定三种方式,虽然成本较低,但可调节性差,具体体现在:(1)在引流管引流过程中,在背部、臀部或其他容易受压部位时,一旦转角受压,往往容易将引流管在折角部位折闭,影响引流效果,而目前的防折效果差且无调节作用;(2)引流管安装过程中,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安装的角度可调节性地固定引流管;(3)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可固定长度不可调节。以上问题的存在,均严重影响了引流管固定过程中安装角度、可固定长度和防折的可调性,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引流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功能多样、结构简单、优质可靠、操作便捷的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本技术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套管、伸缩管A、伸缩管B、旋转套管,转板A与转板B通过转销可旋转地连接,其中:转板A上装有固定套管,转板B上连接有伸缩管A,伸缩管A内部可移动地套装有伸缩管B,旋转套管可移动地安装于转板B上,且旋转套管可绕垂直于转板B的中心线旋转;转板A和转板B的上部邻近转销处分别配合设置有卡块A和卡块B。上述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中:固定套管与伸缩管A的中心轴线置于同一水平面上。上述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中:转板B内纵向设置有滑槽,旋转套管底部设置的连接滑块可滑动地置于滑槽内。上述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中:滑槽为截面呈梯形或凸字形的槽体。上述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中:连接滑块为与滑槽相配合的截面呈梯形或凸字形的滑块。上述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中:转板B背部装有旋紧螺钉,且旋转套管可绕旋紧螺钉的中心线旋转并通过旋紧螺钉旋紧。上述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中:转销底部装有旋角显示仪。上述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中:伸缩管A与伸缩管B之间通过伸缩管A边缘的凸沿与伸缩管B边缘的凸块相配合定位。上述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中:卡块A为截面呈梯形的凸块。上述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中:卡块B为与卡块A相配合的截面呈梯形的凸块。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中,转板A上装有固定套管,转板B上连接有伸缩管A,固定套管与伸缩管A的中心轴线置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转板A和转板B的上部邻近转销处分别配合设置有卡块A和卡块B,实现了引流过程中的防折效果;转板B上连接有伸缩管A,伸缩管A与伸缩管B之间通过伸缩管A边缘的凸沿与伸缩管B边缘的凸块相配合定位,通过伸缩管A与伸缩管B可伸缩地安装,实现根据需要固定长度的进行管道长短的调整;转板B内纵向设置有滑槽,旋转套管底部设置的连接滑块可滑动地置于滑槽内,实现了旋转套管在转板B纵向上的滑动;转板B背部装有旋紧螺钉,且旋转套管可绕旋紧螺钉的中心线旋转并通过旋紧螺钉旋紧,便于根据引流管的引流方向调整旋转角度并调紧;转销底部装有旋角显示仪,可以根据需求调整转板A与转板B之间的角度。总之,本技术功能多样、结构简单、优质可靠、操作便捷,适合医用引流管可调节固定的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转板A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转板B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伸缩管A与伸缩管B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6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中标识:1、转板A;2、固定套管;3、卡块A;4、转销;5、卡块B;6、转板B;7、伸缩管A;8、伸缩管B;9、滑槽;10、连接滑块;11、旋转套管;12、旋角显示仪;13、旋紧螺钉;14、引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参见图1至图7,本技术的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套管2、伸缩管A7、伸缩管B8、旋转套管11,转板A1与转板B6通过转销4可旋转地连接,其中:转板A1上装有固定套管2,转板B6上连接有伸缩管A7,伸缩管A7内部可移动地套装有伸缩管B8,旋转套管11可移动地安装于转板B6上,且旋转套管11可绕垂直于转板B6的中心线旋转;转板A1和转板B6的上部邻近转销4处分别配合设置有卡块A3和卡块B5。固定套管2与伸缩管A7的中心轴线置于同一水平面上。转板B6内纵向设置有滑槽9,旋转套管11底部设置的连接滑块10可滑动地置于滑槽9内。滑槽9为截面呈梯形或凸字形的槽体。连接滑块10为与滑槽9相配合的截面呈梯形或凸字形的滑块。转板B6背部装有旋紧螺钉13,且旋转套管11可绕旋紧螺钉13的中心线旋转并通过旋紧螺钉13旋紧。转销4底部装有旋角显示仪12。伸缩管A7与伸缩管B8之间通过伸缩管A7边缘的凸沿与伸缩管B8边缘的凸块相配合定位。卡块A3为截面呈梯形的凸块。卡块B5为与卡块A3相配合的截面呈梯形的凸块。使用时,参见图8,先根据转板A1与转板B6之间夹角的需求调整其角度,再根据转板B6上需要固定导流管的长度调整伸缩管A7与伸缩管B8之间的伸缩长度,然后根据引流方向设置旋转套管11在滑槽9内的位置,并根据角度需求旋转套管11的角度,通过旋紧螺钉13旋紧,最后将引流管14依次穿过固定套管2、伸缩管A7、伸缩管B8、旋转套管11进行引流。本技术功能多样、结构简单、优质可靠、操作便捷,适合医用引流管可调节固定的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套管(2)、伸缩管A(7)、伸缩管B(8)、旋转套管(11),转板A(1)与转板B(6)通过转销(4)可旋转地连接,其特征在于:转板A(1)上装有固定套管(2),转板B(6)上连接有伸缩管A(7),伸缩管A(7)内部可移动地套装有伸缩管B(8),旋转套管(11)可移动地安装于转板B(6)上,且旋转套管(11)可绕垂直于转板B(6)的中心线旋转;转板A(1)和转板B(6)的上部邻近转销(4)处分别配合设置有卡块A(3)和卡块B(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套管(2)、伸缩管A(7)、伸缩管B(8)、旋转套管(11),转板A(1)与转板B(6)通过转销(4)可旋转地连接,其特征在于:转板A(1)上装有固定套管(2),转板B(6)上连接有伸缩管A(7),伸缩管A(7)内部可移动地套装有伸缩管B(8),旋转套管(11)可移动地安装于转板B(6)上,且旋转套管(11)可绕垂直于转板B(6)的中心线旋转;转板A(1)和转板B(6)的上部邻近转销(4)处分别配合设置有卡块A(3)和卡块B(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套管(2)与伸缩管A(7)的中心轴线置于同一水平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板B(6)内纵向设置有滑槽(9),旋转套管(11)底部设置的连接滑块(10)可滑动地置于滑槽(9)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医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胜江鲁本艳邓洪松
申请(专利权)人:胥胜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