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体位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20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颈椎体位垫,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上顶面设置有贴合面,所述本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异形孔;所述贴合面依据人体颈椎生理弯曲曲线设置,所述贴合面由第一弧段、第二弧段及第三弧段依次搭接而成,所述第一弧段及第三弧段的弧形高度为70‑80mm,所述第二弧段的弧形高度为100‑12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颈椎体位垫,其结构合理,将颈椎体位垫上的贴合面分成三个弧段拼接,更加贴合人体颈椎生理弯曲曲线,更有利于人体颈椎的休息,促进人体颈椎的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椎体位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颈椎体位垫。
技术介绍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及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目前存在治疗或修复颈椎的体位垫,由于其结构复杂,贴合面设置不合理,不利于人体颈椎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颈椎体位垫,其结构合理,将颈椎体位垫上的贴合面分成三个弧段拼接,更加贴合人体颈椎生理弯曲曲线,更有利于人体颈椎的休息,促进人体颈椎的康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颈椎体位垫,具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上顶面设置有贴合面,所述本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异形孔;所述贴合面依据人体颈椎生理弯曲曲线设置,所述贴合面由第一弧段、第二弧段及第三弧段依次搭接而成,所述第一弧段及第三弧段的弧形高度为70-80mm,所述第二弧段的弧形高度为100-120mm。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中,贴合面依据人体颈椎生理弯曲曲线,由三段弧段拼接而成,并设置各个弧段的高度,人体颈椎与贴合面完全贴合,更有利于人体颈椎的休息及康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段与第二弧段搭接处形成一凹点,所述凹点的高度为40-50mm。所述凹点的设置使人体的头部更加舒适,提高颈椎体位垫使用者的舒适度。进一步地,所述异形孔贯通设置在本体的中部。异形孔贯通设置,这样人体的颈椎与贴合面贴合的更加紧密,保障人体颈椎的修复。进一步地,所述异形孔由半圆孔及方形孔拼接而成。半圆孔用于承接人体的头部,方形孔用于限位人体的颈部,这样,人体的颈椎得到更好的修复。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由记忆性海绵一体成型。以记忆性海绵为材料制作颈椎体位垫,人体颈椎与贴合面贴合紧密,更有利于人体颈椎的康复。进一步地,所述贴合面的第一弧段及第三弧段的弧形高度为75mm,所述第二弧段的弧形高度为100mm。本技术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颈椎体位垫,其结构合理,将颈椎体位垫上的贴合面分成三个弧段拼接,更加贴合人体颈椎生理弯曲曲线,更有利于人体颈椎的休息,促进人体颈椎的康复。(2)体位垫的异形孔结构不仅可以更加稳定的固定头部,防止二次损伤,而且可以来旷置颈部的后路切口区域,使切口区域免受压迫,改善血液循环条件,减小切开张力,避免植入金属内固定物对软组织压迫引起的局部疼痛。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颈椎体位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颈椎体位垫的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颈椎体位垫的侧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本体;2.贴合面;2-1.第一弧段;2-2.第二弧段;2-3.第三弧段;2-4.凹点;3.异形孔;3-1.半圆孔;3-2.方形孔。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3是本技术所述颈椎体位垫的相关附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本申请所示颈椎体位垫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具体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上顶面设置有贴合面2,所述本体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异形孔3,图2是颈椎体位垫的轴测图。所述贴合面2依据人体颈椎生理弯曲曲线设置,所述贴合面2由第一弧段2-1、第二弧段2-2及第三弧段2-3依次搭接而成,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弧段2-1及第三弧段2-3的弧形高度为70-80mm,所述第二弧段2-2的弧形高度为100-120mm。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中,贴合面2依据人体颈椎生理弯曲曲线,由三段弧段拼接而成,并设置各个弧段的高度,人体颈椎与贴合面完全贴合,更有利于人体颈椎的休息及康复。本申请中,所述第一弧段2-1与第二弧段2-2搭接处形成一凹点2-4,所述凹点2-4的高度为40-50mm。所述凹点2-4的设置使人体的头部更加舒适,提高颈椎体位垫使用者的舒适度。所述异形孔3贯通设置在本体1的中部,所述异形孔3由半圆孔3-1及方形孔3-2拼接而成;半圆孔3-1用于承接人体的头部,方形孔3-2用于限位人体的颈部,这样,人体的颈椎得到更好的修复。所述本体1由记忆性海绵一体成型,以记忆性海绵为材料制作颈椎体位垫,人体颈椎与贴合面贴合紧密,更有利于人体颈椎的康复。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贴合面2的第一弧段2-1及第三弧段2-3的弧形高度为75mm,所述第二弧段2-2的弧形高度为100mm,人体颈椎与贴合面完全贴合,更有利于人体颈椎的休息及康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颈椎体位垫,其结构合理,将颈椎体位垫上的贴合面分成三个弧段拼接,更加贴合人体颈椎生理弯曲曲线,更有利于人体颈椎的休息,促进人体颈椎的康复。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颈椎体位垫,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上顶面设置有贴合面(2),所述本体(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异形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面(2)依据人体颈椎生理弯曲曲线设置,所述贴合面(2)由第一弧段(2‑1)、第二弧段(2‑2)及第三弧段(2‑3)依次搭接而成,所述第一弧段(2‑1)及第三弧段(2‑3)的弧形高度为70‑80mm,所述第二弧段(2‑2)的弧形高度为100‑120mm,所述异形孔(3)贯通设置在本体(1)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颈椎体位垫,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上顶面设置有贴合面(2),所述本体(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异形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面(2)依据人体颈椎生理弯曲曲线设置,所述贴合面(2)由第一弧段(2-1)、第二弧段(2-2)及第三弧段(2-3)依次搭接而成,所述第一弧段(2-1)及第三弧段(2-3)的弧形高度为70-80mm,所述第二弧段(2-2)的弧形高度为100-120mm,所述异形孔(3)贯通设置在本体(1)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颈椎体位垫,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兵王征宋凯苏晓静王兆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