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片强化骨螺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18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骨科手术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锚片强化骨螺钉,包括螺钉本体和锚片组件,所述锚片组件包括芯杆以及用于驱动芯杆在组件容腔沿轴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芯杆整体呈柱状,所述芯杆上两侧向外侧倾斜延伸出一对具有一定宽度、前端悬空的条形片状构件构成锚片;所述组件容腔内壁上倾斜设有一对贯穿侧壁的锚片槽孔。通过驱动所述驱动件,如利用驱动件与组件容腔内壁之间的螺纹配合,旋转驱动件将芯杆向前顶入组件容腔,推动锚片向前移动,当锚片到达适当位置时,锚片会顺着倾斜设置的、贯穿侧壁的锚片槽孔伸出螺钉本体之外,从而达到锚定的作用,可以增加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片强化骨螺钉
本技术属于骨科手术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的骨螺钉---锚片强化骨螺钉。
技术介绍
在骨科中,常需应用螺钉进行内固定,术者在进行骨科手术时,螺钉固定是一项广泛应用的技术。使用现有骨螺钉固定时存在一些缺陷:1)如果所固定的骨质为松质骨或骨质异常,如患有骨质疏松,会使得螺钉的抗拨出与抗切割能力较弱,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较差;2)如希望在原有螺钉基础上,增加其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一般采用双皮质固定,增加螺钉直径,或在骨质中注射骨水泥来增加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强度;但这些方法存在相似的缺点,如在骨质中注入骨水泥会引起骨水泥渗漏,从而损伤周围重要组织如脊髓的可能;增加螺钉直径在增强螺钉固定的力学稳定性的同时,会相应增加骨质的损伤,而且某些部位无法通过增加螺钉直径来解决,如增加椎弓根螺钉的直径或造成椎弓根破裂,反而降低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在某些部位,双皮质固定会损伤邻近的重要结构,如螺钉穿透椎体前缘皮质存在损伤椎体前方重要血管的风险,髋骨螺钉固定时,穿透前缘皮质存在损伤盆腔内重要血管,甚至危及生命可能。因此亟需一种既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又同时可避免损伤邻近组织的新型骨螺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又同时可避免损伤邻近组织的新型骨螺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锚片强化骨螺钉,包括螺钉本体,螺钉本体包括钉帽、钉体和钉尖,钉体和钉尖上设有螺纹,钉帽设有方便工具旋拧螺钉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锚片组件,所述螺钉本体设有轴向贯通孔构成组件容腔,所述锚片组件包括芯杆以及用于驱动芯杆在组件容腔沿轴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芯杆整体呈柱状,所述芯杆上两侧向外侧倾斜延伸出一对具有一定宽度、前端悬空游离的条形片状构件构成锚片;所述组件容腔内壁上设有一对或一对以上同样向外倾斜贯穿侧壁的锚片槽孔,每一对锚片槽孔处于轴向不同位置上,组件容腔内壁上沿轴向设有与锚片槽孔相连的导引凹槽,所述芯杆与组件容腔轴向可滑动配合,所述驱动件与组件容腔轴向可滑动,且与所述组件容腔内壁呈螺纹配合构成可拆卸连接结构。本锚片强化骨螺钉在使用时,选择需要锚片来增强螺钉本体固定的合适位置,根据锚片的位置选择合适长度的锚片组件,先将螺钉本体拧入需固定的骨质内,将所述锚片组件中的芯杆和驱动件依次置入螺钉本体的组件容腔中,芯杆上的锚片对准所述导引凹槽,通过驱动所述驱动件,如利用驱动件与组件容腔内壁之间的螺纹配合,旋转驱动件将芯杆向前顶入组件容腔,推动锚片沿导引凹槽向导引凹槽移动,当锚片到达适当位置时,锚片会顺着倾斜设置的、贯穿侧壁的锚片槽孔伸出螺钉本体之外,从而达到锚定的作用,增加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的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主视图;附图3为图2A-A结构剖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左视图;附图5为图4B-B结构剖视图;附图6为本技术锚片组件具体实施例1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锚片组件具体实施例1左视图;附图8为图7C-C结构剖视图;附图9为本技术锚片组件具体实施例1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10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2结构剖视图;附图11为本技术芯杆具体实施例2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附图12为本技术芯杆具体实施例2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附图1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驱动件主视图;附图14为图13D-D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锚片强化骨螺钉包括螺钉本体1和锚片组件2,螺钉本体1包括钉帽101、钉体102和钉尖103,钉体102和钉尖103上设有螺纹,钉帽101设有方便工具旋拧螺钉的结构,如一字槽、十字槽或内六角等,螺钉本体1可以是任何一种的骨螺钉,如皮质骨螺钉、松质骨螺钉及复合螺钉等,所述螺钉本体1设有轴向贯通孔用于穿引导针,优选靠近后端(钉帽101一端)一部分的贯通孔直径稍大构成组件容腔104。所述锚片组件2包括芯杆201以及用于驱动芯杆201在组件容腔104沿轴向移动的驱动件202,所述螺钉本体1和锚片组件2采用复合卫生标准的合金材料。所述芯杆201整体呈柱状,所述芯杆201上两侧向外侧倾斜延伸出一对具有一定宽度、前端悬空的条形片状构件构成锚片2011;所述组件容腔104内壁上倾斜设有一对或一对以上的贯穿侧壁的锚片槽孔105,组件容腔104内壁上沿轴向设有与锚片槽孔105相连的导引凹槽106,所述芯杆201与组件容腔104轴向可滑动配合,所述驱动件202与组件容腔104轴向可滑动,且与所述组件容腔104内壁呈螺纹配合构成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芯杆201和驱动件202。其中锚片2011及锚片槽孔105可以是非对称设置,但优选为对称设置。所述芯杆201可以是整体呈圆柱形杆状,或者是包括直径较小的杆体2012和杆体2012后端直径较大的杆头2013,所述一对锚片2011对称设置在杆体2012上,所述锚片2011可以是由后内向前外倾斜走向设置,或者由前内向后外倾斜走向设置,根据所述锚片2011的倾斜方向,相应地所述锚片槽孔105可以是由后内向前外倾斜走向设置,也可以是由前内向后外倾斜走向设置,如图10、12所示。芯杆201包括杆体2012和杆体2012后端的杆头2013,所述一对锚片2011可以对称直接设置在杆体2012上,或是对称从杆头2013向前沿轴向延伸出。驱动件202可以与所述芯杆201分体设置,所述驱动件202可以为与组件容腔104内壁构成螺纹连接配合的螺堵,即组件容腔104的内壁上设有一段内螺纹,驱动件202外径与组件容腔104的内孔径相配,驱动件202表面设有与内螺纹相配的外螺纹,驱动件202的后端面上设有方便工具旋拧的结构,如一字槽、十字槽或内六角等,所述芯杆201的尾端设有用于勾拉的挂孔,这样,当需要取出芯杆201时,可以通过勾杆勾在挂孔上将所述芯杆201从组件容腔104中拉出。本锚片强化骨螺钉在使用时,先将螺钉本体1拧入需固定的骨质内,再将所述锚片组件2中的芯杆201和驱动件202依次置入螺钉本体1的组件容腔104中,让驱动件202抵在芯杆201后端上,芯杆201上的锚片2011对准所述导引凹槽106,通过顺时针旋转驱动所述驱动件202,将芯杆201向前顶入组件容腔104深处,带动锚片2011向前移动,当锚片2011到达适当位置时,利用自身弹性锚片2011端头会顺着倾斜设置的、贯穿侧壁的锚片槽孔105伸出螺钉本体1之外插入螺钉本体1之外的骨组织内,从而达到锚定的作用,增加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的效果,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阐述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本具体实施例中,螺钉本体1包括钉帽101、钉体102和钉尖103,钉体102和钉尖103上设有螺纹,钉帽101设有方便工具旋拧螺钉的结构,所述螺钉本体1设有轴向贯通孔用于穿引导针,靠近后端(钉帽101一端)一部分的贯通孔直径稍大构成组件容腔104,组件容腔104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组件容腔104内壁上倾斜设有一对贯穿侧壁的锚片槽孔105,组件容腔104内壁上沿锚片槽孔105至组件容腔104开口处设有轴向导引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片强化骨螺钉,包括螺钉本体,螺钉本体包括钉帽、钉体和钉尖,钉体和钉尖上设有螺纹,钉帽设有方便工具旋拧螺钉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锚片组件,所述螺钉本体设有轴向贯通孔构成组件容腔,所述锚片组件包括芯杆以及用于驱动芯杆在组件容腔沿轴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芯杆整体呈柱状,所述芯杆上两侧向外侧倾斜延伸出一对具有一定宽度、前端悬空游离的条形片状构件构成锚片;所述组件容腔内壁上设有一对或一对以上同样向外倾斜贯穿侧壁的锚片槽孔,每一对锚片槽孔处于轴向不同位置上,组件容腔内壁上沿轴向设有与锚片槽孔相连的导引凹槽,所述芯杆与组件容腔轴向可滑动配合,所述驱动件与组件容腔轴向可滑动,且与所述组件容腔内壁呈螺纹配合构成可拆卸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片强化骨螺钉,包括螺钉本体,螺钉本体包括钉帽、钉体和钉尖,钉体和钉尖上设有螺纹,钉帽设有方便工具旋拧螺钉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锚片组件,所述螺钉本体设有轴向贯通孔构成组件容腔,所述锚片组件包括芯杆以及用于驱动芯杆在组件容腔沿轴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芯杆整体呈柱状,所述芯杆上两侧向外侧倾斜延伸出一对具有一定宽度、前端悬空游离的条形片状构件构成锚片;所述组件容腔内壁上设有一对或一对以上同样向外倾斜贯穿侧壁的锚片槽孔,每一对锚片槽孔处于轴向不同位置上,组件容腔内壁上沿轴向设有与锚片槽孔相连的导引凹槽,所述芯杆与组件容腔轴向可滑动配合,所述驱动件与组件容腔轴向可滑动,且与所述组件容腔内壁呈螺纹配合构成可拆卸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片强化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芯杆分体设置,驱动件为与组件容腔内壁构成螺纹连接配合的螺堵,所述芯杆的尾端设有用于勾拉的挂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片强化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锚片对称设置,所述锚片由后内向前外倾斜走向设置,相应锚片槽孔同样由后内向前外倾斜走向设置;或者,所述锚片由前内向后外倾斜走向设置,相应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仲可吴龙戚方舟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