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晨亮专利>正文

一种手持式压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003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舌板,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压舌板。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医生可以调整压舌板长度,能够重复使用,能够防止浪费的手持式压舌板。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压舌板,包括有手柄、腔体、导套、挡块、套筒、第一弹簧、压舌板、横板等;手柄的顶部连接有腔体,腔体内中部连接有导套,腔体的右部开有第一通孔,导套内滑动式连接有套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医生将纱棉顶部的左右两侧夹在左右两侧的夹子上,再握住手柄将压舌板伸进病人的口腔内,压舌板压住病人的舌头,医生即可检测病人的口腔情况,当医生需要伸长压舌板时,按住扣杆向左移动,插杆会离开凹槽,医生再拉住套筒向右移动,之后松开扣杆,插杆会插回凹槽内,这样可以伸长压舌板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压舌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舌板,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压舌板。
技术介绍
当医生需要对病人的口咽进行检查时,会使用压舌板轻轻地压住病人舌前的2/3,再检查扁桃体、舌腭弓、咽腭弓、咽后壁等处,同时观察软腭活动情况,以便初步确定病人的情况。但现在的压舌板都比较短,医生在使用压舌板压住病人的舌头时,需要与病人保持非常近的距离,这样子对于不喜欢跟陌生人处于太近距离的病人来说非常地难受,同时假如病人嘴巴有异味,医生与病人的嘴巴太近,也会让医生闻着不舒服,此外现在的压舌板都是一次性使用,浪费很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在的压舌板长度不够,只能一次性使用,浪费严重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医生可以调整压舌板长度,能够重复使用,能够防止浪费的手持式压舌板。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压舌板,包括有手柄、腔体、导套、挡块、套筒、第一弹簧、压舌板、横板、移动杆、第二弹簧、固定杆、夹子、滑轮、扭力弹簧、第三弹簧、棉花团和纱棉,手柄的顶部连接有腔体,腔体内中部连接有导套,腔体的右部开有第一通孔,导套内滑动式连接有套筒,套筒穿过第一通孔,套筒的左侧连接有挡块,挡块的右侧与导套的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套筒穿过第一弹簧,套筒的右侧连接有压舌板,压舌板的下侧开有第二通孔,压舌板内下部连接有横板,横板的左右两部均开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滑动式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上部与横板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移动杆穿过第二弹簧,移动杆左右两侧的下部对称设有固定杆,左右两侧的固定杆内端均连接有滑轮,夹子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滑槽,左右两侧的滑轮分别滑动式连接在左右两侧的滑槽内,夹子的铰接处连接有扭力弹簧,夹子的左右两部之间的上部连接有第三弹簧,左右两侧的夹子下部设有纱棉,纱棉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棉花团,棉花团位于夹子内。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细杆、第四弹簧、接触块、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五弹簧、楔形块和配合块,移动杆的中部开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滑动式设有细杆,细杆的底部连接有接触块,移动杆的底部与接触块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细杆穿过第四弹簧,腔体的左侧中部开有第五通孔,挡块的中部开有第六通孔,套筒的中部开有第七通孔,套筒的右侧和压舌板的左侧均开有第八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位于压舌板内,第一推杆的左部与挡块的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第一推杆穿过第五弹簧,第二推杆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楔形块,左右两侧的移动杆左侧上部均设有配合块。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支撑杆、滑轨、滑块、扣杆、第六弹簧、移动块、插杆和第七弹簧,腔体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内侧右部嵌入式设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的顶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左侧连接有扣杆,扣杆穿过支撑杆,支撑杆的左侧与扣杆的左部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扣杆穿过第六弹簧,套筒的底部左侧均匀地开有多个凹槽,腔体的下壁右部开有第九通孔,第九通孔内滑动式连接有插杆,插杆的底部与移动块的顶部接触,插杆的顶部位于最右侧的凹槽内,腔体的底部右侧与插杆的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七弹簧,第七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插杆穿过第七弹簧。当医生需要使用本压舌板时,首先将左右两侧的夹子都掰开,扭力弹簧和第三弹簧均被拉伸,滑轮在滑槽内向上运动,固定杆会带动移动杆向上运动,第二弹簧会被拉伸,医生即可将棉花团塞进夹子内,之后医生松开夹子,在扭力弹簧和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夹子会将棉花团夹紧,第二弹簧会恢复原位,进而拉住移动杆向下运动,移动杆会通过固定杆带动滑轮在滑槽内向下运动,医生可以握住手柄将压舌板伸进病人的嘴里,并将纱棉靠在病人的舌头上,医生即可查看病人的舌头了,当医生需要伸长压舌板时,可以拉住套筒向右移动,套筒会带动挡块向右移动,第一弹簧被压缩,医生即可更远距离地查看病人的舌头,当医生查看完病人的舌头后,医生握住手柄将压舌板从病人的嘴里取出,之后医生松开套筒,第一弹簧会恢复原位,进而推动挡块向左移动,挡块会带动套筒向左移动至恢复原位,之后医生再将左右两侧的夹子都掰开,棉花团会离开夹子,之后医生可以将新的纱棉放上。当医生需要更换新的纱棉时,按住第一推杆向右移动,第一推杆会通过第五弹簧推动挡块向右运动,挡块会通过套筒带动压舌板向右运动,第一弹簧会被压缩,当第一弹簧完全被压缩时,第一推杆会通过第二推杆带动楔形块向右运动,第五弹簧会被压缩,楔形块会与配合块接触并推动配合块向上运动,配合块会带动移动杆向上运动,第二弹簧会被拉伸,移动杆会带动其下部件和细杆向上运动,细杆的顶部会与第二推杆接触,随着移动杆继续向上运动,第四弹簧会被拉伸,滑轮会在滑槽内向上运动,夹子的两侧会向外转动,夹子放开棉花团,纱棉会向下掉落,医生可以将新的纱棉放上,再松开第一推杆,第一弹簧会恢复原位,进而推动挡块向左运动至原位,同时第五弹簧会恢复原位,推动第一推杆向左运动至原位,第一推杆会通过第二推杆带动楔形块向左运动,楔形块不与配合块接触,第二弹簧会恢复原位,进而拉住移动杆向下运动,移动杆会带动其下部件和细杆向下运动,夹子将棉花团夹紧。当医生需要伸长压舌板时,可以用手指勾住扣杆向左移动,第六弹簧被拉伸,扣杆会带动移动块向左移动,滑轨和滑块配合起导向作用,移动块不与插杆接触,第七弹簧会恢复原位,进而推动插杆向下运动,插杆的上部会离开凹槽,医生即可拉住套筒向右移动,套筒会带动压舌板向右移动,当压舌板向右移动至需要的距离时,医生松开扣杆,第六弹簧会恢复原位,拉住扣杆向右移动,扣杆会带动移动块向右移动,移动块会推动插杆向上运动,插杆的上部会插进相对应的凹槽内,第七弹簧被压缩,这样可以将压舌板的位置固定住。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医生将纱棉顶部的左右两侧夹在左右两侧的夹子上,再握住手柄将压舌板伸进病人的口腔内,压舌板压住病人的舌头,医生即可检测病人的口腔情况,当医生需要伸长压舌板时,按住扣杆向左移动,插杆会离开凹槽,医生再拉住套筒向右移动,之后松开扣杆,插杆会插回凹槽内,这样可以伸长压舌板了;当医生检查完一个病人后,按住第一推杆向右移动,夹子的左右两侧会向外侧运动,纱棉会向下掉落,用户即可将新的纱棉放在夹子之间,这样用户可以重复利用压舌板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手柄,2腔体,3导套,4第一通孔,5挡块,6套筒,7第一弹簧,8压舌板,9第二通孔,10横板,11第三通孔,12移动杆,13第二弹簧,14固定杆,15夹子,16滑槽,17滑轮,18扭力弹簧,19第三弹簧,20棉花团,21纱棉,22第四通孔,23细杆,24第四弹簧,25接触块,26第五通孔,27第六通孔,28第七通孔,29第八通孔,30第一推杆,301第二推杆,31第五弹簧,32楔形块,321配合块,33支撑杆,34滑轨,35滑块,36扣杆,37第六弹簧,38移动块,39凹槽,40第九通孔,41插杆,42第七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手持式压舌板,如图1-3所示,包括有手柄1、腔体2、导套3、挡块5、套筒6、第一弹簧7、压舌板8、横板10、移动杆12、第二弹簧13、固定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压舌板,包括有手柄(1)、腔体(2)、导套(3)、挡块(5)、套筒(6)、第一弹簧(7)和压舌板(8),手柄(1)的顶部连接有腔体(2),腔体(2)内中部连接有导套(3),腔体(2)的右部开有第一通孔(4),导套(3)内滑动式连接有套筒(6),套筒(6)穿过第一通孔(4),套筒(6)的左侧连接有挡块(5),挡块(5)的右侧与导套(3)的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套筒(6)穿过第一弹簧(7),套筒(6)的右侧连接有压舌板(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横板(10)、移动杆(12)、第二弹簧(13)、固定杆(14)、夹子(15)、滑轮(17)、扭力弹簧(18)、第三弹簧(19)、棉花团(20)和纱棉(21),压舌板(8)的下侧开有第二通孔(9),压舌板(8)内下部连接有横板(10),横板(10)的左右两部均开有第三通孔(11),第三通孔(11)内滑动式连接有移动杆(12),移动杆(12)的上部与横板(10)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3),移动杆(12)穿过第二弹簧(13),移动杆(12)左右两侧的下部对称设有固定杆(14),左右两侧的固定杆(14)内端均连接有滑轮(17),夹子(15)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滑槽(16),左右两侧的滑轮(17)分别滑动式连接在左右两侧的滑槽(16)内,夹子(15)的铰接处连接有扭力弹簧(18),夹子(15)的左右两部之间的上部连接有第三弹簧(19),左右两侧的夹子(15)下部设有纱棉(21),纱棉(2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棉花团(20),棉花团(20)位于夹子(15)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压舌板,包括有手柄(1)、腔体(2)、导套(3)、挡块(5)、套筒(6)、第一弹簧(7)和压舌板(8),手柄(1)的顶部连接有腔体(2),腔体(2)内中部连接有导套(3),腔体(2)的右部开有第一通孔(4),导套(3)内滑动式连接有套筒(6),套筒(6)穿过第一通孔(4),套筒(6)的左侧连接有挡块(5),挡块(5)的右侧与导套(3)的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套筒(6)穿过第一弹簧(7),套筒(6)的右侧连接有压舌板(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横板(10)、移动杆(12)、第二弹簧(13)、固定杆(14)、夹子(15)、滑轮(17)、扭力弹簧(18)、第三弹簧(19)、棉花团(20)和纱棉(21),压舌板(8)的下侧开有第二通孔(9),压舌板(8)内下部连接有横板(10),横板(10)的左右两部均开有第三通孔(11),第三通孔(11)内滑动式连接有移动杆(12),移动杆(12)的上部与横板(10)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3),移动杆(12)穿过第二弹簧(13),移动杆(12)左右两侧的下部对称设有固定杆(14),左右两侧的固定杆(14)内端均连接有滑轮(17),夹子(15)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滑槽(16),左右两侧的滑轮(17)分别滑动式连接在左右两侧的滑槽(16)内,夹子(15)的铰接处连接有扭力弹簧(18),夹子(15)的左右两部之间的上部连接有第三弹簧(19),左右两侧的夹子(15)下部设有纱棉(21),纱棉(2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棉花团(20),棉花团(20)位于夹子(1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压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细杆(23)、第四弹簧(24)、接触块(25)、第一推杆(30)、第二推杆(301)、第五弹簧(31)、楔形块(32)和配合块(321),移动杆(12)的中部开有第四通孔(22),第四通孔(22)内滑动式设有细杆(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晨亮
申请(专利权)人:马晨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