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控温度的猪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585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猪舍,舍体侧壁对称设有换气窗,舍体底面倾斜设置,舍体底面最低端设有漏粪板;漏粪板底部为接尿槽;接尿槽通过管道并联至排尿管上;漏粪板一侧通过排粪口连通排粪沟;排粪沟连接发酵池;发酵池通过输气管道连接沼气灶;沼气灶上设有锅炉;锅炉的热水出水端连接金属传热管;金属传热管铺设在舍体底面;金属传热管的进水端设有电磁阀;舍体内设有降温装置,降温装置包括进风机、出风机、水箱、送水管道和喷头;送水管道连接水箱和和喷头;送水管道上设有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于粪尿的分开收集,便于调节猪舍内温湿度,并将粪便用于发酵产生沼气作为加热的热源,实现废物物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调控温度的猪舍
本技术涉及猪舍,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猪舍。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猪的养殖已初步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肉猪急需解决保温取暖、通风透气和防中暑等问题。其中,温湿度的调节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猪舍结构一般由墙体和屋顶围成,猪舍地面为混凝土或者土质,这种猪舍结构,架设简单,建造成本低,但温湿度不易调控。在夏季降温和冬季升温对肉猪养殖来说至关重要。目前大多猪场采用燃烧煤或者电热系统产生的热供给猪取暖,燃煤和用电需要耗费大量的煤或者用电,虽然起到很好的取暖效果,但是成本过高,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猪舍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粪尿的分开收集,便于调节猪舍内温湿度,并将粪便用于发酵产生沼气作为加热的热源,实现废物物再次利用的便于调控温度的猪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猪舍,包括舍体,所述舍体侧壁对称设有换气窗,所述舍体底面倾斜设置,所述舍体底面最低端设有漏粪板;所述漏粪板底部为接尿槽;所述接尿槽通过管道并联至排尿管上;所述漏粪板一侧通过排粪口连通排粪沟;所述排粪沟连接发酵池;所述发酵池通过输气管道连接沼气灶;所述沼气灶上设有锅炉;所述锅炉的热水出水端连接金属传热管;所述金属传热管铺设在所述舍体底面;所述金属传热管的进水端设有电磁阀;所述舍体内设有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进风机、出风机、水箱、送水管道和喷头;所述进风机和出风机对称设置在所述舍体两侧;所述送水管道连接所述水箱和和喷头;所述送水管道上设有水泵。优选地,所述舍体底面从上至下依次为地面层、豆石混凝土层、保温层、地暖层、防水层和地基层。优选地,所述金属传热管为“S”型盘绕在所述地暖层内;所述金属传热管的出水端通过回流管道连接至所述锅炉内;所述回流管道上设有回流泵。优选地,所述豆石混凝土层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温控仪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优选地,所述舍体内还设有温湿度显示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猪舍底面倾斜设置,利于粪尿的排除,在舍体底面最低端设有漏粪板;漏粪板底部为接尿槽,利于将粪尿分开收集,收集的粪便输入发酵池内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加热沼气灶上锅炉的冷水,利用加热后的热水,输入金属传热管内,从而使得猪舍内温度上升,给猪群保暖;整过过程,实现变废为宝,大大节约了能源;当夏天需要降温的时候,只需将水箱中的水从送水管道泵入喷头,由喷头喷出雾化水,然后再打开进风机和出风机,进风和出风过程带走舍体内的湿气,从而降低舍体内的温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便于调控温度的猪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便于调控温度的猪舍的锅炉和金属传热管配合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猪舍,包括舍体1,舍体1侧壁对称设有换气窗,舍体1底面倾斜设置,舍体1底面最低端设有漏粪板2;漏粪板2底部为接尿槽3;接尿槽3通过管道并联至排尿管4上;漏粪板2一侧通过排粪口21连通排粪沟5;排粪沟5连接发酵池6;发酵池6通过输气管道连接沼气灶7;沼气灶7上设有锅炉71;锅炉71的热水出水端连接金属传热管8;金属传热管8铺设在舍体1底面;金属传热管8的进水端设有电磁阀;舍体1内设有降温装置,降温装置包括进风机9、出风机10、水箱11、送水管道12和喷头13;进风机9和出风机10对称设置在舍体1两侧;送水管道12连接水箱11和和喷头13;送水管道12上设有水泵14。为了给舍体1提供更好的保暖效果,在舍体1底面从上至下依次为地面层、豆石混凝土层、保温层、地暖层、防水层和地基层,通过设置多层地面结构,使得地面具备良好的保温和防水效果,为了提高金属传热管8的散热面积,金属传热管8为“S”型盘绕在地暖层内;金属传热管8的出水端通过回流管道81连接至锅炉71内;回流管道81上设有回流泵82,由于金属传热管8为“S”型盘绕在地暖层内,增大金属传热管8的散热面积,利于传导热,金属传热管8末端连接回流管道81后,利于将回流管道81末端的温水重新加热,避免热水的浪费,并且节约能源;为了便于控制底面的温度,豆石混凝土层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温控仪与电磁阀电连接。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底面的温度信号,将其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向电磁阀发出指令,电磁阀关闭,从而停止供热水,为了便于随时关注舍体1内的温湿度情况,在舍体1内还设有温湿度显示装置。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猪舍,包括舍体(1),所述舍体(1)侧壁对称设有换气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舍体(1)底面倾斜设置,所述舍体(1)底面最低端设有漏粪板(2);所述漏粪板(2)底部为接尿槽(3);所述接尿槽(3)通过管道并联至排尿管(4)上;所述漏粪板(2)一侧通过排粪口(21)连通排粪沟(5);所述排粪沟(5)连接发酵池(6);所述发酵池(6)通过输气管道连接沼气灶(7);所述沼气灶(7)上设有锅炉(71);所述锅炉(71)的热水出水端连接金属传热管(8);所述金属传热管(8)铺设在所述舍体(1)底面;所述金属传热管(8)的进水端设有电磁阀;所述舍体(1)内设有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进风机(9)、出风机(10)、水箱(11)、送水管道(12)和喷头(13);所述进风机(9)和出风机(10)对称设置在所述舍体(1)两侧;所述送水管道(12)连接所述水箱(11)和和喷头(13);所述送水管道(12)上设有水泵(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控温度的猪舍,包括舍体(1),所述舍体(1)侧壁对称设有换气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舍体(1)底面倾斜设置,所述舍体(1)底面最低端设有漏粪板(2);所述漏粪板(2)底部为接尿槽(3);所述接尿槽(3)通过管道并联至排尿管(4)上;所述漏粪板(2)一侧通过排粪口(21)连通排粪沟(5);所述排粪沟(5)连接发酵池(6);所述发酵池(6)通过输气管道连接沼气灶(7);所述沼气灶(7)上设有锅炉(71);所述锅炉(71)的热水出水端连接金属传热管(8);所述金属传热管(8)铺设在所述舍体(1)底面;所述金属传热管(8)的进水端设有电磁阀;所述舍体(1)内设有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进风机(9)、出风机(10)、水箱(11)、送水管道(12)和喷头(13);所述进风机(9)和出风机(10)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贵林
申请(专利权)人:石林仁合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