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驼峰藤的野外回归种植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5808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驼峰藤的野外回归种植技术,包括驼峰藤的扦插快速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插穗处理,B、消毒处理,C、促根处理,D、扦插扩繁处理,E、筛选;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驼峰藤野外回归种植技术,包括如下步骤:(1)驼峰藤苗准备,(2)种植地选择,(3)打穴,(4)种植,(5)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驼峰藤的野外回归种植技术所培育的驼峰藤具有繁育时间短、占地面积小、生长效果良好、生长速度快、并能在回归种植后次年即可开花结实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驼峰藤的野外回归种植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护生物学范畴,具体涉及濒危植物驼峰藤种植技术。
技术介绍
驼峰藤(MerrillanthushainanensisChunetTsiang)是隶属萝藦科(Asclepiadaceae)驼峰藤属(Merrillanthus)的藤本植物,分布地极其狭窄,之前仅在我国海南白沙、广东高要和鼎湖山发现其零星分布点,2007年广东中山市进行野生植物的普查过程中,在中山市五桂山田心公园发现其野生分布点,成为该物种在全世界的第四个野生分布地,驼峰藤所在的驼峰藤属仅有本种一种,是典型的单种属,而驼峰藤是该科唯一一个副花冠肉质隆起的种,独特的副花冠腹面与花粉粘着,对其花药散布及柱头授粉有重要影响,因此驼峰藤是探讨萝藦科植物花部特征、功能生态意义及进化的关键属,也是探讨植物区系的特征、性质和发生发展及其演化的重要属在萝藦科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驼峰藤的种群发育及环境一直遭受胁迫,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濒危(EN)等级,驼峰藤是我国特产植物,分布极少,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目前的培育方法培育驼峰藤苗的周期过长,大约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驼峰藤的扦插快速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A、插穗处理:选择两年以上的驼峰藤老枝条作为插穗;B、消毒处理:把步骤A所述插穗浸泡于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C、促根处理:把步骤B所述消毒后的插穗浸入采用吲哚丁酸、萘乙酸溶于蒸馏水制成的生根液中;D、扦插扩繁处理:把步骤C所述插穗插入用赤红壤、河沙、泥炭土的混合基质在适宜时间下进行种植;E、筛选:步骤D种植一段时间后筛选不定根数量在12‑15条、长度超过3cm的插穗进行种植袋培育作为驼峰藤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驼峰藤的扦插快速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A、插穗处理:选择两年以上的驼峰藤老枝条作为插穗;B、消毒处理:把步骤A所述插穗浸泡于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C、促根处理:把步骤B所述消毒后的插穗浸入采用吲哚丁酸、萘乙酸溶于蒸馏水制成的生根液中;D、扦插扩繁处理:把步骤C所述插穗插入用赤红壤、河沙、泥炭土的混合基质在适宜时间下进行种植;E、筛选:步骤D种植一段时间后筛选不定根数量在12-15条、长度超过3cm的插穗进行种植袋培育作为驼峰藤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驼峰藤的扦插快速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处理插穗保留上端的1-2个叶节,插穗上端平剪,下端基部45°斜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驼峰藤的扦插快速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所述吲哚丁酸和所述萘乙酸混合后溶于蒸馏水后要达到化学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驼峰藤的扦插快速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所述混合基质为赤红壤、河沙、泥炭土体积比例为1: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驼峰藤的扦插快速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将所述处理好的混合基质装入穴盘内并压实,将步骤C所述促根后的插穗插入所述混合基质中,所述穴盘孔插一根插穗,插穗插入深度3-5cm为宜,后用花洒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浩斌孙红梅刘盼盼廖文波谭宗健蒋谦才冯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国有森林资源保护中心中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中山市长江库区水源林市级自然保护区林区管理处广东中山森林公园管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