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草机及能够应用于割草机的盖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579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割草机及能够应用于割草机的盖合装置。盖合装置包括盖体、本体、及允许电池包可拆卸连接的电池包插接口,盖体具有与本体处于接合状态的盖合位置及供电池包插入本体内或从本体内取出的翻转位置,盖体包括罩部及与罩部相连接的旋转卡件,本体形成有用于收容旋转卡件的插槽,旋转卡件枢接在插槽中并可操作的相对于本体转动;旋转卡件设有抵接部,插槽于其内壁上设有对抵接部进行限位的凹陷部,盖体自盖合位置位移至翻转位置时,抵接部被凹陷部卡持而悬停于翻转位置。上述盖合装置通过抵接部与凹陷部相配合能够实现盖体的悬停,盖体无需手扶也能在翻转位置保持不动,解放原来需要扶住盖体的手,从而改善使用时的人机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割草机及能够应用于割草机的盖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设备的盖体支撑
,尤其涉及一种割草机及能够应用于割草机的盖合装置。
技术介绍
割草机是一种草坪修整工具,通常包括机壳、轮组单元和切割单元等零件。传统的割草机主要使用燃油发动机或交流电系统作为动力来源,其中,使用燃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割草机具有噪音大、污染重等缺点,使用交流电系统作为动力来源的割草机需要使用线缆接通电源,使用范围受限。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割草机开始使用电池作为供电来源,这种割草机摆脱了线缆的限制,具有作业范围更大、噪音小、无污染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现有使用电池的割草机中,电池通常容置于电机罩顶部形成的容置腔内,并通过与电机罩转动连接的电池盖盖合。现有的电池盖在翻转打开容置腔过程中,电池盖的重心不超过电池盖与电机罩的转动中心时,电池盖如果没有用手扶住,在重力作用下,电池盖会掉落下来,因此,在更换电池时,需要单独腾出一只手扶住电池盖,导致割草机使用时的人机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盖体能够悬停的可应用于割草机的盖合装置,改善使用时的人机体验。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盖合装置的割草机。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能够应用于割草机的盖合装置,所述盖合装置包括盖体、本体、及允许电池包可拆卸连接的电池包插接口,所述盖体具有与所述本体处于接合状态的盖合位置及供所述电池包插入所述本体内或从所述本体内取出的翻转位置,所述盖体包括罩部及与所述罩部相连接的旋转卡件,所述本体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旋转卡件的插槽,所述旋转卡件枢接在所述插槽中并可操作的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所述旋转卡件设有抵接部,所述插槽于其内壁上设有对所述抵接部进行限位的凹陷部,所述盖体自所述盖合位置位移至所述翻转位置时,所述抵接部被所述凹陷部卡持而悬停于所述翻转位置。可选地,至少部分所述插槽的内壁具有适当的弹性变形力,所述盖体自所述盖合位置向所述翻转位置位移,所述弹性变形力促使与所述抵接部接触的所述插槽内壁和所述抵接部之间持续抵接并形成相对滑动,且在所述插槽的内壁趋向原自由状态时,所述抵接部滑入所述凹陷部内。可选地,所述抵接部具有适当的弹性变形力,所述盖体自所述盖合位置向所述翻转位置位移,所述弹性变形力促使与所述插槽内壁接触的所述抵接部和所述插槽内壁之间持续抵接并形成相对滑动,且在所述抵接部趋向原自由状态时,所述抵接部滑入所述凹陷部内。可选地,所述凹陷部为卡槽或者斜坡面或者台阶。可选地,所述本体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盖体的外表面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盖体向外过度翻转的能够兼作手柄的限位部。可选地,所述电池包的插入方向配置为与所述割草机作业的草坪面呈锐角。可选地,在所述盖体从盖合位置翻转至所述翻转位置时,所述盖体的重心没有越过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的转动连接点。一种割草机,所述割草机包括上述的盖合装置。可选地,所述割草机包括切割元件及驱动切割元件旋转的电机,所述本体一体形成有罩设于所述电机外围的电机罩,及自所述本体外表面下沉的所述电池包插接口,所述盖体与所述本体对合用于遮蔽所述电池包插接口。可选地,所述电池包插接口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2个电池包插接口在和所述割草机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左右并排设置。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盖合装置通过本体的插槽内壁上的凹陷部与盖体上的抵接部相配合能够实现盖体的悬停,盖体无需手扶也能在翻转位置保持不动,在将电池包插入本体内或从本体内取出电池包时,解放原来需要扶住盖体的手,从而改善使用时的人机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割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割草机的盖体处于翻转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盖合装置处于盖合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盖合装置处于盖合位置时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盖合装置打开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盖合装置打开过程中的截面示意图。图8是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盖合装置处于翻转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盖合装置处于翻转位置时的截面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盖合装置;10、本体;11、插槽;111、内壁;112、凹陷部;12、限位部;20、盖体;21、罩部;22、旋转卡件;23、转动连接点;24、抵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割草机包括盖合装置1,还可以包括切割元件及驱动切割元件旋转的电机,该割草机可以是图示的手推式割草机,也可以是自动行走式割草机,也可以是智能割草机。参照图3至图11,本技术的盖合装置1包括盖体20、本体10、及允许电池包可拆卸连接的电池包插接口(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盖合装置1的本体10一体形成有罩设于电机外围的电机罩,及自本体10外表面下沉的电池包插接口。电池包插接口的数量至少为2个,该2个电池包插接口在和割草机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左右并排设置。盖体20可以是割草机的电池包盖,并用于与本体10对合或接合以遮蔽电池包插接口,通过电池包盖使电池包被遮蔽地容置于本体10内。割草机的电池包可以是由多节电池形成的电池包,如锂电池包。盖体20具有相对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盖体20的内表面朝向本体10,盖体20的外表面背向本体10。如图3和图9所示,盖体20具有与本体10处于接合状态的盖合位置及供电池包插入本体10内或从本体10内取出的翻转位置,盖体20包括罩部21及与罩部21相连接的旋转卡件22,本体10形成有用于收容旋转卡件22的插槽11,旋转卡件22枢接在插槽11中并可操作的相对于本体10转动,旋转卡件22的转动中心是盖体20相对于本体10的转动连接点23。本实施例中,旋转卡件22形成于罩部21的内缘,向上掀开盖体20能够露出本体10的电池包插接口,向下掀动盖体20能够将盖体20盖合在本体10上以遮蔽电池包插接口。如图3至图11所示,旋转卡件22设有抵接部24,插槽11于其内壁111上设有对抵接部24进行限位的凹陷部112,盖体20自盖合位置位移至翻转位置时,抵接部24被凹陷部112卡持而悬停于翻转位置。盖体20无需手扶也能在翻转位置保持不动,在将电池包插入本体10内或从本体10内取出电池包时,解放原来需要扶住盖体20的手,从而改善使用时的人机体验。该抵接部24可以是自盖体20的内表面向本体10延伸的凸起,抵接部24可以呈凸板状,该抵接部24位于转动连接点23的上方附近。至少部分插槽11的内壁111具有适当的弹性变形力,盖体20自盖合位置向翻转位置位移,弹性变形力促使与抵接部24接触的插槽11内壁111和抵接部24之间持续抵接并形成相对滑动,且在插槽11的内壁111趋向原自由状态时,抵接部24滑入凹陷部112内,此时,抵接部24被凹陷部112卡持而悬停于翻转位置。该凹陷部112可以是卡槽或者斜坡面或者台阶。具体地说,参照图3至图5,盖体20盖合在本体1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应用于割草机的盖合装置,所述盖合装置包括盖体、本体、及允许电池包可拆卸连接的电池包插接口,所述盖体具有与所述本体处于接合状态的盖合位置及供所述电池包插入所述本体内或从所述本体内取出的翻转位置,所述盖体包括罩部及与所述罩部相连接的旋转卡件,所述本体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旋转卡件的插槽,所述旋转卡件枢接在所述插槽中并可操作的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卡件设有抵接部,所述插槽于其内壁上设有对所述抵接部进行限位的凹陷部,所述盖体自所述盖合位置位移至所述翻转位置时,所述抵接部被所述凹陷部卡持而悬停于所述翻转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应用于割草机的盖合装置,所述盖合装置包括盖体、本体、及允许电池包可拆卸连接的电池包插接口,所述盖体具有与所述本体处于接合状态的盖合位置及供所述电池包插入所述本体内或从所述本体内取出的翻转位置,所述盖体包括罩部及与所述罩部相连接的旋转卡件,所述本体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旋转卡件的插槽,所述旋转卡件枢接在所述插槽中并可操作的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卡件设有抵接部,所述插槽于其内壁上设有对所述抵接部进行限位的凹陷部,所述盖体自所述盖合位置位移至所述翻转位置时,所述抵接部被所述凹陷部卡持而悬停于所述翻转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插槽的内壁具有适当的弹性变形力,所述盖体自所述盖合位置向所述翻转位置位移,所述弹性变形力促使与所述抵接部接触的所述插槽内壁和所述抵接部之间持续抵接并形成相对滑动,且在所述插槽的内壁趋向原自由状态时,所述抵接部滑入所述凹陷部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具有适当的弹性变形力,所述盖体自所述盖合位置向所述翻转位置位移,所述弹性变形力促使与所述插槽内壁接触的所述抵接部和所述插槽内壁之间持续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