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浸种机械传送设备
本技术涉及农业生产浸种机械传输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浸种机械传送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水稻育秧催芽时,需要把水稻种子放入浸种池,浸种消毒后需要人工取出种子,再搬运到催芽床催芽发芽,该种传统方式虽然能实现水稻育秧催芽,但是人工搬运不仅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而且分量搬出不均匀,影响农业育秧催芽,现需要设计一种组合式浸种机械传输设备来解决人工搬运的问题,并满足水稻育秧催芽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浸种机械传送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浸种机械传送设备,包括底座、支架和支撑座,所述底座的顶端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焊接有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的顶端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左侧前后两端均焊接有支撑杆,所述底板的顶端右侧焊接有第一矩形板,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通过第一回形板与第一矩形板的顶端焊接,且支撑杆与第一矩形板分别位于第一回形板的底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矩形板的右侧前端螺钉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出第一矩形板的左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浸种机械传送设备,包括底座(1)、支架(2)和支撑座(5),所述底座(1)的顶端焊接有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顶端焊接有传输机构(3),所述传输机构(3)的顶端放置有出料机构(4);所述传输机构(3)包括底板(301),所述底板(301)的顶端左侧前后两端均焊接有支撑杆(302),所述底板(301)的顶端右侧焊接有第一矩形板(303),所述支撑杆(302)的顶端通过第一回形板(304)与第一矩形板(303)的顶端焊接,且支撑杆(302)与第一矩形板(303)分别位于第一回形板(304)的底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矩形板(303)的右侧前端螺钉连接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浸种机械传送设备,包括底座(1)、支架(2)和支撑座(5),所述底座(1)的顶端焊接有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顶端焊接有传输机构(3),所述传输机构(3)的顶端放置有出料机构(4);所述传输机构(3)包括底板(301),所述底板(301)的顶端左侧前后两端均焊接有支撑杆(302),所述底板(301)的顶端右侧焊接有第一矩形板(303),所述支撑杆(302)的顶端通过第一回形板(304)与第一矩形板(303)的顶端焊接,且支撑杆(302)与第一矩形板(303)分别位于第一回形板(304)的底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矩形板(303)的右侧前端螺钉连接有电机(305),所述电机(305)的输出端延伸出第一矩形板(303)的左侧前端外壁与第一锥形齿轮(306)螺钉连接,所述底板(301)的顶端内侧螺钉连接有U形板(307),所述U形板(307)的内腔后侧右端插接有第一转轴(308)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308)的另一端延伸出U形板(307)前侧右端表面与第二锥形齿轮(309)螺钉连接,且第二锥形齿轮(309)与第一锥形齿轮(306)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08)的外壁过盈配合连接有第一圆辊(310),所述U形板(307)的内腔左侧插接有第二转轴(311),所述第二转轴(311)的外壁过盈配合连接有第二圆辊(312),所述第一圆辊(310)的外壁套接有输送带(313)的一侧,所述第二圆辊(312)的外壁与输送带(313)的另一侧套接,所述第一回形板(304)的内腔焊接有料斗(314),所述支撑杆(302)的内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第二矩形板(315),所述第二矩形板(315)的内侧螺钉连接有挡板(316),两个所述挡板(316)分别位于料斗(314)的前后两侧左端,且挡板(316)与料斗(314)紧密接触,所述第一回形板(304)的顶端四角均焊接有锥体(317);所述出料机构(4)包括矩形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平,胡光荣,谢卨,李建民,黄余春,徐勇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成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