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草农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577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草农具,属于农具技术领域,包括中空的锄柄、设置在锄柄的前端的锄头、铰接设置在锄柄的前端的镰刀,还包括穿设在锄柄内的调节杆以及用于带动镰刀翻转收回的连杆,连杆的一端与镰刀铰接设置,连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杆的一端铰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除草农具,锄柄为中空结构,调节杆设在锄柄内,锄柄的前端设置有锄头和镰刀,连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杆的前端铰接设置,在需要使用镰刀时,调节杆沿锄柄向其前端移动,镰刀打开;当不需要使用镰刀时,调节杆沿锄柄向其后端移动,镰刀向锄柄一侧翻转收回,避免了镰刀不慎割断绿化带植被或不慎伤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草农具
本技术属于农具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除草农具。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绿化的要求,各个城市的道路两侧均布置了绿化带,并需要工作人员定期保养,清除绿化地内的杂草,农药除草不适在公共场合使用,所以一般绿化带的杂草清除需要人工除草。在使用除草农具除草时,经常会遇到单靠一种工具清除不了的地方,需要锄头和镰刀配合使用,而反复更换锄头和镰刀,会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目前市场上存在同时带有锄头和镰刀的农具,锄头和镰刀相背设在锄柄上,但在使用锄头时,锄头背面的镰刀经常不慎割断绿化带植被,甚至出现伤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草农具,旨在解决使用同时携带锄头和镰刀的农具时,镰刀不慎割断绿化带植被,甚至伤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除草农具,包括中空的锄柄、设置在所述锄柄的前端的锄头、铰接设置在所述锄柄的前端的镰刀,还包括穿设在所述锄柄内的调节杆以及用于带动所述镰刀翻转收回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镰刀铰接设置,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的一端铰接设置,所述调节杆与所述锄柄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锄柄的前部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镰刀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所述锄柄的轴向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调节把手,所述调节把手贯穿所述容置槽。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把手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套。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上还设置有定位块,所述锄柄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设所述定位块的卡孔,两个所述卡孔沿所述锄柄的轴向依次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包括穿设在所述调节杆的侧壁上的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调节杆的一端的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的挡块,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调节杆的内侧,所述挡块与所述调节杆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板,所述锄柄的内腔的后部设置有让位槽,所述定位板沿所述调节杆的轴向滑动设置在所述让位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锄柄的外壁上还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锄头与所述锄柄可拆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除草农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除草农具,锄柄为中空结构,调节杆设在锄柄内,锄柄的前端设置有锄头和镰刀,连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杆的前端铰接设置,在需要使用镰刀时,调节杆沿锄柄向其前端移动,镰刀打开;当不需要使用镰刀时,调节杆沿锄柄向其后端移动,镰刀向锄柄一侧翻转收回,避免了镰刀不慎割断绿化带植被或不慎伤人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草农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视图。图中:1、锄柄;2、锄头;3、镰刀;4、调节杆;5、连杆;6、容置槽;7、调节把手;8、防滑套;9、定位块;10、卡孔;11、连接杆;12、卡块;13、挡块;14、弹簧;15、定位板;16、让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除草农具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除草农具,包括中空的锄柄1、设置在锄柄1的前端的锄头2、铰接设置在锄柄1的前端的镰刀3,还包括穿设在锄柄1内的调节杆4以及用于带动镰刀3翻转收回的连杆5,连杆5的一端与镰刀3铰接设置,连杆5的另一端与调节杆4的一端铰接设置,调节杆4与锄柄1滑动配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除草农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除草农具,锄柄1为两端封闭的中空结构,调节杆4设在锄柄1内,锄柄1的后端设置有螺纹连接的端盖,通过端盖放入或取出调节杆4,锄柄1的前端设置有锄头2和镰刀3,锄头2和镰刀3可呈180°相背设置,也可呈90°垂直设置,连杆5的一端与镰刀3铰接,铰接点位于镰刀3靠近锄柄1的一侧,用于保证镰刀3的有效的刀刃面积,连杆5的另一端与调节杆4的前端铰接设置,在需要使用镰刀3时,调节杆4沿锄柄1向其前端移动,镰刀3打开;当不需要使用镰刀时,调节杆4沿锄柄向其后端移动,镰刀3向锄柄1一侧翻转收回,避免了镰刀不慎割断绿化带植被或不慎伤人的问题。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除草农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锄柄1的前部设置有用于收纳镰刀3的容置槽6,容置槽6与锄柄1的轴向平行设置,容置槽6设置在锄柄1设有镰刀3的一侧,且于锄柄1轴向平行开设,不需要使用镰刀3时,镰刀3向锄柄1一侧翻转收回至容置槽6内,避免不慎划伤植被或伤人。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除草农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调节杆4上设置有调节把手7,调节把手7贯穿容置槽6,调节把手7与调节杆4垂直设置,通过连接螺钉固定设置在调节杆4上,调节把手7的外部穿出容置槽6,并沿容置槽6滑动,容置槽6对调节把手7起到定位的作用。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除草农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调节把手7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套8,防滑套8为橡胶套,外侧设置有防滑条纹,便于握持,并可增大手与调节把手7之间的摩擦力。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除草农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调节杆4上还设置有定位块9,锄柄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设定位块9的卡孔10,两个卡孔10沿锄柄1的轴向依次设置,当定位块9分别卡设在两个卡孔10内,实现镰刀3的收回和打开,定位块9配合卡孔10用于固定镰刀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除草农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定位块9包括穿设在调节杆4的侧壁上的连接杆11、设置在连接杆11远离调节杆4的一端的卡块12以及设置在连接杆11的另一端的挡块13,挡块13设置在调节杆4的内侧,挡块13与调节杆4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套设在连接杆11上,按压卡块12,连接杆11穿入调节杆4内,卡块12卡在锄柄1的内壁上,弹簧14压紧于卡块12和调节杆4的侧壁之间,此时可实现调节杆4沿锄柄1的轴向滑动,当卡块12随调节杆4滑动至下一个卡孔10时,卡块12受到弹簧14的弹力作用从卡孔10内弹出,挡块13卡设在调节杆4内,防止定位块9脱落。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除草农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调节杆4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板15,锄柄1的内腔的后部设置有让位槽16,定位板15沿调节杆4的轴向滑动设置在让位槽16内,定位板15为圆形板固定设置在调节杆4的末端,让位槽16沿锄柄1的内壁周向开设,定位板15的直径大于锄柄1的内径且小于让位槽16的直径,从而使定位板15通过让位槽16沿锄柄1轴向移动并不发生脱落。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除草农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锄柄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防滑纹,便于使用人员握持锄柄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除草农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锄头2与锄柄1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在不需要使用锄头2的时候,锄头2可拆卸下,方便作业。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草农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锄柄(1)、设置在所述锄柄(1)的前端的锄头(2)以及铰接设置在所述锄柄(1)的前端的镰刀(3);还包括穿设在所述锄柄(1)内的调节杆(4)以及用于带动所述镰刀(3)翻转收回的连杆(5),所述连杆(5)的一端与所述镰刀(3)铰接设置,所述连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4)的一端铰接设置,所述调节杆(4)与所述锄柄(1)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草农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锄柄(1)、设置在所述锄柄(1)的前端的锄头(2)以及铰接设置在所述锄柄(1)的前端的镰刀(3);还包括穿设在所述锄柄(1)内的调节杆(4)以及用于带动所述镰刀(3)翻转收回的连杆(5),所述连杆(5)的一端与所述镰刀(3)铰接设置,所述连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4)的一端铰接设置,所述调节杆(4)与所述锄柄(1)滑动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草农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锄柄(1)的前部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镰刀(3)的容置槽(6),所述容置槽(6)与所述锄柄(1)的轴向平行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草农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4)上设置有调节把手(7),所述调节把手(7)贯穿所述容置槽(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草农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把手(7)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套(8)。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草农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4)上还设置有定位块(9),所述锄柄(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勇张金香高云昌邢存旺马增旺刘泽勇崔怀仙赵广智邱政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