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元式背光模块,包括一电路板、多个发光单元以及多个导光板。电路板设置于一键盘的按键结构下方。发光单元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导光板设置于该电路板上,该导光板彼此间隔配置,且该发光单元与相对应的该导光板分别间隔地位于该按键结构下方。
Unit Backlight Module and Its Backlight Keyboard
A unit backlight module comprises a circuit board, a plurality of light emitting units and a plurality of light guide plates. The circuit board is arranged under the key structure of a keyboard. The light emitting unit is arranged on the circuit board. The light guid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circuit board, and the light guide plate is spaced between each other, and the light emitting unit and the corresponding light guide plate are spaced under the key structure respe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元式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背光键盘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背光键盘,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单元式背光模块的背光键盘。
技术介绍
越来越多的键盘采用背光模块来提供所需的背光效果,尤其是笔记本型计算机的键盘,对背光模块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背光模块采用单片式导光板,因此光很容易经由导光板传导至不需背光的区域造成溢光,或者两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容易混光,因而影响出厂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应用单元式背光模块的背光键盘,可分别提供每个按键结构所需的背光,以避免混光或溢光的情形。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单元式背光模块,用于一键盘,该键盘具有多个按键结构,该单元式背光模块包括:一电路板,设置于该些按键结构下方;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以及多个导光板,设置于该电路板上,该些导光板彼此间隔配置,且该些发光单元与相对应的该些导光板分别间隔地位于该些按键结构下方。所述的单元式背光模块,包括一遮光单元,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且隔离于该些导光板之间。所述的单元式背光模块,其中该遮光单元具有多个格栅以及由该些格栅所定义的多个开口,该些发光单元与相对应的该些导光板分别位于该些开口中。所述的单元式背光模块,其中该遮光单元为吸光材料或反光材料。所述的单元式背光模块,其中该遮光单元为不透明的喷漆材料或涂布材料,形成于该电路板上。所述的单元式背光模块,其中该遮光单元为黑色聚酯薄膜或黑色麦拉片,设置在该电路板上。所述的单元式背光模块,还包括一遮光单元,设置于各该导光板的侧面上,该遮光单元为吸光材料或反光材料。所述的单元式背光模块,其中各该导光板的侧面具有一内凹部,各该发光单元设置于相对应的该内凹部中。所述的单元式背光模块,其中各该导光板具有相对于一角落的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各该发光单元设置于相对应的该角落处。所述的单元式背光模块,其中各该发光单元具有一发光角度,且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发光角度实质上大于或等于该夹角。所述的单元式背光模块,还包括一遮光层,覆盖于相对应的该些发光单元上方,该遮光层为黑色聚酯薄膜或黑色麦拉片。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背光键盘,包括:一底板;多个按键结构,设置于该底板上;以及所述的单元式背光模块,设置于该底板下方。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应用单元式背光模块的背光键盘,其单元式背光模块分别提供每个按键结构所需的背光,可避免相邻发光单元之间发生混光或溢光,并使发光更为均匀。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的背光键盘的示意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的背光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对应位于按键结构下方的一单元式背光模块的组合图。图2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的背光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对应位于按键结构下方的一单元式背光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单元式背光模块的遮光单元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的发光单元的配置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的遮光单元的配置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背光键盘101:按键结构102:键帽103:支撑架104:薄膜开关105:底板106:单元式背光模块107:发光单元108:导光板108a:内凹部108b:角落109:电路板110:遮光单元111:透明胶膜112:遮光层D1、D2:厚度109a、109b:格栅109c:开口1081:第一侧面1082:第二侧面110’:遮光单元θ1:发光角度θ2: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以提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非用以限缩本专利技术欲保护之范围。请参照图1及图2A、图2B,其中图1是说明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的背光键盘100的示意图,图2A及图2B分别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的背光键盘100的按键结构101及对应位于按键结构101下方的一单元式背光模块106的组合图及分解示意图。背光键盘100包括一底板105、多个设置于底板105上的按键结构101以及设置于底板105下方的一单元式背光模块106。如图2B所示,按键结构101可为剪刀式按键、磁吸式按键以及弹片式按键等其中一种可透光按键。按键结构101主要包括一键帽102、支撑架103以及一薄膜开关104。支撑架103可活动地支撑于键帽102与底板105之间,键帽102可相对于底板105上、下运动,且薄膜开关104设置于键帽102的下方,当键帽102往底板105方向移动时,薄膜开关104被触发而对应产生一按压讯号。如图2B所示,单元式背光模块106包括一电路板110,电路板110例如是多层电路基板或薄膜电路软板,且单元式背光模块106于背光键盘100的每个按键结构101的下方分别设有一发光单元107以及一导光板108,也就是,单元式背光模块106具有多个设置于电路板110上的发光单元107以及多个设置于电路板110上的导光板108,此些导光板108彼此间隔配置,且此些发光单元107与相对应的此些导光板108分别间隔地位于此些按键结构101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发光单元107及相对应的导光板108仅提供单一按键结构101所需的背光,以避免相邻二个发光单元107之间发生混光或溢光的情形。此外,由于每个发光单元107的亮度可控制或调整为一致,因此可避免传统背光模块的均匀度不佳或受到传统导光板的导光点限制而产生光衰减。上述的发光单元107可具有单一色光的发光元件或具有多个不同色光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例如为发光二极管,包括红光二极管、绿光二极管、蓝光二极管以及白光二极管等至少其中一种发光二极管。此外,上述的导光板108为透光材料,且导光板108之底面还可设有多个导光凸点(图未绘示),可使发光单元107产生的光由导光板108之侧面入射后,经由导光凸点反射至相对应的按键结构101,以形成所需的背光。请参照图2B,各个导光板108之侧面例如具有一内凹部108a,且各个发光单元107设置于相对应的内凹部108a中,以提高入光量及减少发光单元107之光损失。此外,底板105与电路板110之间还可设置一遮光层112,此遮光层112例如先形成于一透明胶膜111上,再将透明胶膜111贴附于底板105下方,且遮光层112覆盖于相对应的发光单元107上方,以减少溢光。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遮光层112例如为黑色聚酯薄膜(例如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或黑色麦拉片(MYLAR)等吸光材料。在另一实施例中,即使未设置遮光层112于发光单元107上方,亦可通过底板105达到遮光的功效。此外,请参照图2B,为了减少溢光,单元式背光模块106的电路板110上更可包括一遮光单元109,用以隔离于导光板108之间。遮光单元109为吸光材或反光材,以使单一按键结构101所需的背光仅能在遮光单元109所围成的空间内,而不需要背光的区域则被遮光单元109覆盖。在一实施例中,遮光单元109例如为不透明的喷漆材料或涂布材料,遮光单元109形成于电路板110上且包围导光板108,以形成一中空的遮光墙结构。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遮光单元109例如为黑色聚酯薄膜(例如PET)或黑色麦拉片(MYLAR)等吸光材,遮光单元109可贴附在电路板110上且包围导光板108,以形成一中空的遮光墙结构。请参照图2B,在一实施例中,导光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元式背光模块,用于一键盘,该键盘具有多个按键结构,该单元式背光模块包括:一电路板,设置于该些按键结构下方;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以及多个导光板,设置于该电路板上,该些导光板彼此间隔配置,且该些发光单元与相对应的该些导光板分别间隔地位于该些按键结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元式背光模块,用于一键盘,该键盘具有多个按键结构,该单元式背光模块包括:一电路板,设置于该些按键结构下方;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以及多个导光板,设置于该电路板上,该些导光板彼此间隔配置,且该些发光单元与相对应的该些导光板分别间隔地位于该些按键结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背光模块,还包括:一遮光单元,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且隔离于该些导光板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遮光单元具有多个格栅以及由该些格栅所定义的多个开口,该些发光单元与相对应的该些导光板分别位于该些开口中。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遮光单元为吸光材料或反光材料。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遮光单元为不透明的喷漆材料或涂布材料,形成于该电路板上。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遮光单元为黑色聚酯薄膜或黑色麦拉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麟,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