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实际应用工况的动态无线供电三维电磁耦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5258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实际应用工况的动态无线供电三维电磁耦合系统,通过分析三维电磁耦合系统在空间上磁场分布,设计出一种由6个平面矩型线圈单元组成,发射端为“8”字型,接收端为“K”字型的三维电磁耦合系统,发射端与接收端各矩型线圈单元相互串联连接且每个线圈单元均为顺时针绕制,使得线圈电流形成的磁感线方向均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三维耦合系统发射端或接收端受到外界复杂环境影响发生振动时,最大限度减小由于振动引起的传输参数波动,从而使移动受电体能稳定、可靠和持续获取电能。实验表明,实际工况下的三维电磁耦合系统传输功率较二维平面耦合系统均得到了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实际应用工况的动态无线供电三维电磁耦合系统
本技术属于高铁列车、有轨电车和电动汽车等移动受电体动态无线持续、稳定、可靠供电
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实际应用工况的动态无线供电三维电磁耦合系统。
技术介绍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凭借其安全、便捷和可靠等优点在电子设备、交通、工业等领域获得广泛关注。目前,研究学者大多按照原理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分为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方式、电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式和微波辐射式无线电能传输方式等,每种方式在功率、效率、距离和偏移容忍度等传输参数上各有优缺点。也有学者按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电磁耦合系统的发射端与接收端是否存在相对运动情形,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分为静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和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静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指电磁耦合机构的发射端与接收端相对静止,依靠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磁场静态耦合,为受电体中的储能装置充电,受电体依靠储能装置中的能量实现自身正常工作。此种方式由于受储能的能量密度、充电时间以及受电体持续工作时间的影响,阻碍了该技术在应用中的广泛使用。为摆脱或者减小储能装置对应用场景的限制,科研工作者开始研究动态无线供电技术,它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实际应用工况的动态无线供电三维电磁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电磁耦合系统发射端和三维电磁耦合系统接收端,其中,三维电磁耦合系统发射端由2个平面矩型线圈单元排成“8”字型,三维电磁耦合系统接收端由4个平面矩形线圈单元排成“K”字形,三维电磁耦合系统发射端与三维电磁耦合系统接收端各矩型线圈单元相互串联连接且每个线圈单元均为顺时针绕制,使得线圈电流形成的磁感线方向均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实际应用工况的动态无线供电三维电磁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电磁耦合系统发射端和三维电磁耦合系统接收端,其中,三维电磁耦合系统发射端由2个平面矩型线圈单元排成“8”字型,三维电磁耦合系统接收端由4个平面矩形线圈单元排成“K”字形,三维电磁耦合系统发射端与三维电磁耦合系统接收端各矩型线圈单元相互串联连接且每个线圈单元均为顺时针绕制,使得线圈电流形成的磁感线方向均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实际应用工况的动态无线供电三维电磁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矩型线圈单元采用多股李兹线绕制,长50cm,宽40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实际应用工况的动态无线供电三维电磁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明杨庆新王嘉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