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电缆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5228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电缆桥架,包括底座、第一转轴、下固定块、上固定块、第二转轴、弧形槽、卡块、卡槽、限位板、第三转轴、顶架、把手、活动杆、滑槽、行走轮、支撑杆、连接轴、连接块、导轨、固定板、弹簧、侧板、第四转轴和弧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通过第二转轴转动上固定块,将电缆分类放置在两个弧形槽内,然后将上固定块与下固定块通过卡槽与卡块配合连接,通过第三转轴转动限位板,使限位板与上固定块的顶端接触,将上固定块的位置进行限制,然后通过第一转轴合上底座和顶架,完成电缆的分类放置,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检修,便于电缆的拆卸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电缆桥架
本技术涉及电缆桥架,具体为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电缆桥架,属于电缆安装应用

技术介绍
电缆桥架分为槽式、托盘式和梯架式、网格式等结构,由支架、托臂和安装附件等组成,可以独立架设,也可以敷设在各种建(构)筑物和管廊支架上,体现结构简单、造型美观、配置灵活和维修方便等特点,全部零件均需进行镀锌处理,安装在建筑物外露天的桥架,如果是在邻近海边或属于腐蚀区,则材质必须具有防腐、耐潮气、附着力好,耐冲击强度高的物性特点。目前现有的电缆在进行铺设时需要将电缆铺设在U形内体内,而电缆在桥架内铺设只能依靠人工进行,由于铺设线路和空间等原因其铺设效率低,操作不便,且电缆铺设在桥架内一般拖拽和拉动均会损伤电缆的表皮,对电缆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电缆通常堆叠放置,在检修时,不易进行更换和维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电缆桥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电缆桥架。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电缆桥架,包括底座、第一转轴和顶架以及底座顶部的放置装置和顶架内部的牵引装置;所述底座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转轴(2)和顶架(11)以及底座(1)顶部的放置装置和顶架(11)内部的牵引装置;所述底座(1)通过第一转轴(2)转动连接顶架(11);所述放置装置包括下固定块(3)、上固定块(4)、第二转轴(5)、弧形槽(6)、卡块(7)、卡槽(8)、限位板(9)、第三转轴(10)和支撑杆(16),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下固定块(3),所述下固定块(3)的顶部通过第二转轴(5)转动连接上固定块(4),所述上固定块(4)与下固定块(3)的接触面开有弧形槽(6),所述上固定块(4)的一端固定连接卡块(7),所述下固定块(3)的一端内部开有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转轴(2)和顶架(11)以及底座(1)顶部的放置装置和顶架(11)内部的牵引装置;所述底座(1)通过第一转轴(2)转动连接顶架(11);所述放置装置包括下固定块(3)、上固定块(4)、第二转轴(5)、弧形槽(6)、卡块(7)、卡槽(8)、限位板(9)、第三转轴(10)和支撑杆(16),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下固定块(3),所述下固定块(3)的顶部通过第二转轴(5)转动连接上固定块(4),所述上固定块(4)与下固定块(3)的接触面开有弧形槽(6),所述上固定块(4)的一端固定连接卡块(7),所述下固定块(3)的一端内部开有卡槽(8),所述上固定块(4)的顶部设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通过第三转轴(10)转动连接支撑杆(16);所述牵引装置包括把手(12)、活动杆(13)、滑槽(14)、行走轮(15)、连接轴(17)、连接块(18)、导轨(19)、固定板(20)、弹簧(21)、侧板(22)、第四转轴(23)和弧形板(24),所述顶架(11)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的内部开有导轨(19),所述导轨(19)的内部滚动连接行走轮(15),所述行走轮(15)固定连接在连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华翔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