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网安装结构、进风装置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522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滤网安装结构、进风装置及空调器,过滤网安装结构包括:进风面板,设有适于进风的格栅结构;安装架,安装于所述进风面板内侧,并与所述进风面板之间形成适于安装过滤网的滑槽;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分别设于所述进风面板和所述安装架之间,并位于所述安装架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合实现所述进风面板对所述安装架的夹持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在安装架的两侧设置螺纹连接,即可实现安装架与进风面板之间的稳固安装,减少了螺钉等螺纹紧固件的使用数量,提高了安装架与进风面板之间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网安装结构、进风装置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过滤网安装结构、进风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圆柱形柜式空调器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圆柱形柜式空调器脱颖而出,这种空调器上的过滤网的装配方式也各式各样,为了方便进风面板的模具设计制造,通常不会在进风面板上直接成型适于安装过滤网的滑槽,而是设计一种安装架,通过将安装架安装到进风面板上,在安装架与进风面板之间形成适于安装过滤网的滑槽。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安装架与进风面板之间通常是通过多个螺钉连接来实现装配,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安装架与进风面板之间的装配效率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装配效率高的过滤网安装结构、进风装置及空调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滤网安装结构,包括:进风面板,设有适于进风的格栅结构;安装架,安装于所述进风面板内侧,并与所述进风面板之间形成适于安装过滤网的滑槽;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位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分别设于所述进风面板和所述安装架之间,并位于所述安装架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合实现所述进风面板对所述安装架的夹持安装。所述安装架在所述过滤网装入方向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壁分别为第一架侧壁和第二架侧壁;所述进风面板与所述第一架侧壁对应的一侧壁为第一进风侧壁,与所述第二架侧壁对应的一侧壁为第二进风侧壁;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两者其中之一,设于所述第一架侧壁与所述第一进风侧壁之间,其中另一设于所述第二架侧壁与所述第二进风侧壁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凸筋,所述凸筋由所述第一进风侧壁或所述第一架侧壁朝向所述第一架侧壁或所述第一进风侧壁延伸而出,并适于与所述第一架侧壁或所述第一进风侧壁相抵接。所述凸筋为框形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挡筋结构,所述挡筋结构由所述第二进风侧壁或所述第二架侧壁朝向所述第二架侧壁或所述第二进风侧壁延伸而出,并适于与所述第二架侧壁或所述第二进风侧壁相抵接。所述挡筋结构包括:两个限位壁,相对设置;且所述限位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风侧壁或所述第二架侧壁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架侧壁或所述第二进风侧壁延伸而出;挡壁,适于与所述第二架侧壁或所述第二进风侧壁相抵接,所述挡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壁的另一端;所述挡壁与两个所述限位壁共同围成容纳槽。所述挡筋结构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第二进风侧壁或所述第二架侧壁上,并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挡壁相连接。所述加强筋上背向所述挡壁的一侧设有第一引导斜面,所述第一引导斜面由所述第二进风侧壁或所述第二架侧壁伸出的过程中,朝向所述挡壁倾斜。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挡板,由所述第二进风侧壁或所述第二架侧壁朝向所述第二架侧壁或所述第二进风侧壁延伸而出,并与所述第二进风侧壁或所述第二架侧壁之间形成卡槽;卡扣,包括柄部和钩部,所述柄部一端与所述第二架侧壁或所述第二进风侧壁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卡槽延伸而出,所述钩部设于所述柄部的另一端上,并具有容置于所述卡槽中的第一状态,及从所述卡槽中脱出的第二状态。所述钩部背向所述柄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引导斜面,所述第二引导斜面由所述柄部伸出的过程中,朝向所述柄部与所述第二架侧壁或所述第二进风侧壁的连接端倾斜。所述挡板呈环状,并设有适于供所述钩部穿过的让位口。还包括适于对所述进风面板与所述安装架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架两端的横梁上;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分别设于所述进风面板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位置处;至少两个螺纹紧固件,每个所述螺纹紧固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可拆卸连接。还包括适于对所述进风面板与所述安装架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孔,设于所述安装架中部的横梁上,定位销,设于所述进风面板与所述定位孔的对应的位置处,并适于插置于所述定位孔中。所述进风面板的一侧设有适于装入所述过滤网的插入口;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插入口的一侧壁为所述第一架侧壁,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第一架侧壁相对的一侧壁为所述第二架侧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进风装置,包括上述的过滤网安装结构,及过滤网。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进风装置。所述空调器为圆柱形柜式空调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网安装结构,包括:进风面板,设有适于进风的格栅结构;安装架,安装于所述进风面板内侧,并与所述进风面板之间形成适于安装过滤网的滑槽;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位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分别设于所述进风面板和所述安装架之间,并位于所述安装架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合实现所述进风面板对所述安装架的夹持安装。通过在安装架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配合实现进风面板对安装架的夹持安装,从而无需在安装架的两侧设置螺纹连接,即可实现安装架与进风面板之间的稳固安装,减少了螺钉等螺纹紧固件的使用数量,提高了安装架与进风面板之间的装配效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网安装结构,所述安装架在所述过滤网装入方向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壁分别为第一架侧壁和第二架侧壁;所述进风面板与所述第一架侧壁对应的一侧壁为第一进风侧壁,与所述第二架侧壁对应的一侧壁为第二进风侧壁;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两者其中之一,设于所述第一架侧壁与所述第一进风侧壁之间,其中另一设于所述第二架侧壁与所述第二进风侧壁之间。通过将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分别设于安装架在过滤网装入方向的两侧,可以使安装架与进风面板之间的安装更稳固。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网安装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凸筋,所述凸筋由所述第一进风侧壁或所述第一架侧壁朝向所述第一架侧壁或所述第一进风侧壁延伸而出,并适于与所述第一架侧壁或所述第一进风侧壁相抵接。这种结构形式的第一限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同时便于安装架与进风面板之间的拆装的优点。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网安装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挡筋结构,所述挡筋结构由所述第二进风侧壁或所述第二架侧壁朝向所述第二架侧壁或所述第二进风侧壁延伸而出,并适于与所述第二架侧壁或所述第二进风侧壁相抵接。这种结构形式的第二限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同时便于安装架与进风面板之间的拆装的优点。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网安装结构,所述挡筋结构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第二进风侧壁或所述第二架侧壁上,并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挡壁相连接。加强筋的设置,可以使挡壁更不易发生形变,从而使挡壁与第二架侧壁或第二进风侧壁之间的抵接更稳固。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网安装结构,所述加强筋上背向所述挡壁的一侧设有第一引导斜面,所述第一引导斜面由所述第二进风侧壁或所述第二架侧壁伸出的过程中,朝向所述挡壁倾斜。这样可以使安装架更易于装入挡壁远离加强筋的一侧,从而实现与挡壁相抵接。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网安装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挡板,由所述第二进风侧壁或所述第二架侧壁朝向所述第二架侧壁或所述第二进风侧壁延伸而出,并与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面板(1),设有适于进风的格栅结构;安装架(2),安装于所述进风面板(1)内侧,并与所述进风面板(1)之间形成适于安装过滤网的滑槽;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位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分别设于所述进风面板(1)和所述安装架(2)之间,并位于所述安装架(2)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合实现所述进风面板(1)对所述安装架(2)的夹持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面板(1),设有适于进风的格栅结构;安装架(2),安装于所述进风面板(1)内侧,并与所述进风面板(1)之间形成适于安装过滤网的滑槽;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位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分别设于所述进风面板(1)和所述安装架(2)之间,并位于所述安装架(2)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合实现所述进风面板(1)对所述安装架(2)的夹持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在所述过滤网装入方向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壁分别为第一架侧壁(21)和第二架侧壁(22);所述进风面板(1)与所述第一架侧壁(21)对应的一侧壁为第一进风侧壁(12),与所述第二架侧壁(22)对应的一侧壁为第二进风侧壁(13);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两者其中之一,设于所述第一架侧壁(21)与所述第一进风侧壁(12)之间,其中另一设于所述第二架侧壁(22)与所述第二进风侧壁(1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凸筋(3),所述凸筋(3)由所述第一进风侧壁(12)或所述第一架侧壁(21)朝向所述第一架侧壁(21)或所述第一进风侧壁(12)延伸而出,并适于与所述第一架侧壁(21)或所述第一进风侧壁(12)相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3)为框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挡筋结构,所述挡筋结构由所述第二进风侧壁(13)或所述第二架侧壁(22)朝向所述第二架侧壁(22)或所述第二进风侧壁(13)延伸而出,并适于与所述第二架侧壁(22)或所述第二进风侧壁(13)相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筋结构包括:两个限位壁(41),相对设置;且所述限位壁(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风侧壁(13)或所述第二架侧壁(22)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架侧壁(22)或所述第二进风侧壁(13)延伸而出;挡壁(42),适于与所述第二架侧壁(22)或所述第二进风侧壁(13)相抵接,所述挡壁(4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壁(41)的另一端;所述挡壁(42)与两个所述限位壁(41)共同围成容纳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筋结构还包括加强筋(43),所述加强筋(43)设于所述第二进风侧壁(13)或所述第二架侧壁(22)上,并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所述加强筋(43)与所述挡壁(42)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43)上背向所述挡壁(42)的一侧设有第一引导斜面(431),所述第一引导斜面(431)由所述第二进风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强欧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