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是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技术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技术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电力线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目前电力建设中线缆会安装在电力架上,现有电力架上的线缆固定装置在固定完线缆后,不便于对线缆进行拆卸,使得线缆在拆卸时变得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横梁、上夹块、下夹块、螺杆、第二弹簧、升降板和丝杆,所述支撑横梁的中部下表面固定焊接设有上夹块;所述支撑座的上部内腔开设有上腔室;所述支撑座的下部内腔开设有下腔室;所述升降板上下滑动设于上腔室内;所述升降板的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横梁(2)、上夹块(3)、下夹块(5)、螺杆(9)、第二弹簧(16)、升降板(17)和丝杆(2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2)的中部下表面固定焊接设有上夹块(3);所述支撑座(1)的上部内腔开设有上腔室(19);所述支撑座(1)的下部内腔开设有下腔室(21);所述升降板(17)上下滑动设于上腔室(19)内;所述升降板(17)的顶部表面与上腔室(19)的顶部表面之间通过多个第二弹簧(16)相连接;所述升降板(17)的顶部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4),支撑柱(14)滑动贯穿于上腔室(19)的顶板设置,所述下夹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横梁(2)、上夹块(3)、下夹块(5)、螺杆(9)、第二弹簧(16)、升降板(17)和丝杆(2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2)的中部下表面固定焊接设有上夹块(3);所述支撑座(1)的上部内腔开设有上腔室(19);所述支撑座(1)的下部内腔开设有下腔室(21);所述升降板(17)上下滑动设于上腔室(19)内;所述升降板(17)的顶部表面与上腔室(19)的顶部表面之间通过多个第二弹簧(16)相连接;所述升降板(17)的顶部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4),支撑柱(14)滑动贯穿于上腔室(19)的顶板设置,所述下夹块(5)固定架设安装在支撑柱(14)的顶端;所述丝杆(22)转动架设安装在下腔室(21)内,所述下腔室(21)内水平滑动设有两个矩形滑块(25);所述升降板(17)的下表面对称固定焊接设有导向基座(23),两个所述矩形滑块(25)上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柱(27),且两个导向柱(27)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滑轮(26),两个导向滑轮(26)分别滑动设于两个导向基座(23)的倾斜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两端顶部均固定焊接有固定竖板(13),两个固定竖板(13)的外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下支撑板(11);所述支撑横梁(2)的两端均固定焊接设置有支撑侧板(6),两个支撑侧板(6)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上支撑板(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电力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惠杰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