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箱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5215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箱式变电站,该箱式变电站的变压器下方周边设有集油槽,用于收集检修时的漏油,提高了清洁度;低压箱框体采用C型钢通过螺钉等方式可拆卸组装而成,同时变压器顶面上的高低压接线柱分别依次序排列在近高压箱处、近低压箱处,而且位于防护罩内,通过此类设计使得变电站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且同时提高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箱式变电站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箱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将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变电站的变压器大多为油浸式变压器,在检修时会有油体从中漏出,一般采用在变压器正下方设置油槽以接收漏油,但往往效果不佳,导致变压器周边的如高低压箱也受到油渍的污染,长期以往影响变电站工作性能。同时,现有的低压箱内部框架主要采用焊接方式进行组装,该种组装方式使得框体结构固定,不便于根据需要调整框体间各个隔间的体积大小,拆卸不方便,同时,当低压箱内部框体需要进行局部调整时,更多时候需要将整体框架进行更换,导致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有效收集漏油,减少油渍污染且低压箱内部结构可拆卸的新型箱式变电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箱式变电站,包括依次设置并电性连接的高压箱、变压器、低压箱,所述高压箱、变压器与低压箱放置于同一底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下方设有将变压器下方四周围住的挡板,所述挡板与位于挡板间的底板共同形成集油槽。优选的,位于所述变压器正下方的底板向下凹陷形成凹槽,所述集油槽内的油体流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底板的边缘由竖向边缘板限定,且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竖向边缘板上设有便于凹槽内的油体排出的阀体。优选的,所述挡板由四块竖向挡板围合成型。优选的,所述低压箱内部设有用于承载各个元器件并对箱体空间进行分隔的框架,所述框架由多根可拆卸的装配臂组装形成,所述装配臂与装配臂配合将框架形成多个腔室。优选的,所述装配臂为C型钢,所述装配臂上设有多个螺纹孔,通过螺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实现装配臂间的组装。优选的,所述框架由装配臂分割成上下腔室,所述低压箱内具有多个断路器,部分断路器挂接在位于下腔室的装配臂上,剩余断路器挂接在位于上腔室的装配臂上。优选的,所述变压器顶面设有高低压接线柱,所述高低压接线柱分别对应按序排列在近高压箱侧、近低压箱侧,通过高低压接线柱实现变压器与高压箱、低压箱对应电性连接;所述高低压接线柱分别容置于对应的防护罩内。优选的,所述变压器裸装于大气中,且变压器两侧设有防护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以往位于油变正下方的集油槽设计成位于油变下方周围,这样能有效将变压器漏出的油体收集,提高清洁度,防止油体外漏污染高低压箱;将低压箱框体采用可拆卸的装配臂组装形成,能方便操作者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框体内部腔室的大小,同时方便运输更换,节省了人力物力;而将断路器分上下腔室分布,能有效减小低压箱体积,进一步节省成本;通过将高低压接线柱依次分别排布在对应的高压侧和低压侧,同时将每侧的接线柱设于防护罩内,能有效避免外界环境对接线柱的影响,提高电压电流的变换、集中以及分配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采用变压器裸露设计,可实现有效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箱式变电站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结构图。图2(a)-2(b)为图1中低压箱去掉局部壳体后的不同角度示意图。图3为图1针对变压器的局部爆炸图。图4为图1针对变压器的另一角度局部爆炸图。图5为图4的又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去掉一侧防护栏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位图6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7示出了本申请箱式变电站的一种实施例。箱式变电站具有高压箱1、变压器2和低压箱3,三者按照高压箱-变压器-低压箱的目字形结构设计,并同时放置于底板5上,底板5的边缘由竖向边缘板10限定。由于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改变交流电压、交变电流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及时将热量排出,很容易导致器件因温度过高而受损,影响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采用将变压器裸露的设计,能及时有效的将变压器工作产生的热量排至外界,降低损耗风险。具体如图1所示。同时,为了防止他人或者其他动物的入侵,在变压器2垂直于高低压箱的两侧设有防护栏6。请参见图6-7,为了减少油浸式变压器检修后的漏油污染,在变压器2下方设有将其四周围合起来的挡板7,该挡板7与位于挡板7间的底板5共同形成集油槽8。为了方便油体的排泄,位于变压器2正下方的底板5向下凹陷形成凹槽11,所述集油槽8内的油体流入所述凹槽11内,与所述凹槽11相对应的竖向边缘板10上设有便于凹槽11内的油体排出的阀体9,打开阀体9,油体便可由该处流出,从而排出。挡板7可以由一块竖向挡板71围合成圆柱状,也可以由一块竖向挡板71依照变压器2的外形轮廓成型四个竖向侧壁构成,也可以是由四块竖向挡板71围合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即采用四块竖向挡板71构成。如图2(a)-2(b)所示,该低压箱3内部框架31采用多根可拆卸的装配臂311组装而成,具体而言,该装配臂311为C型钢,该C型钢上设有多个螺纹孔311A,C型钢与C型钢之间通过螺钉与所述螺纹孔311A配合实现组装。当然,需要提醒的是,虽然C型钢上设有多个螺纹孔311A,但C型钢和C型钢之间,也即转接处也可以不采用螺纹方式连接,而采用插接,比如当C型钢A与C型钢B连接时,将C型钢A的宽度根据需要设计的略小,以刚好能使C型钢A插入C型钢B内,同时将C型钢A的外壁与C型钢B的内壁磨面设计,从而增大二者间的摩擦力,防止C型钢A因为运输途中的振动等原因从C型钢B中滑落。装配臂311在形成框架31的同时,将框架31分割成多个腔室,包括上腔室312和下腔室313,其中上腔室312又被装配臂分割成左腔室312A和右腔室312B,低压箱3内的断路器32则分布在上下腔室内,并挂接在对应的装配臂311上,其中左腔室312A内安装有3个,下腔室313内安装有10个,显然,具体的上下腔室各分布多少个,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同时低压箱内的断路器个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形确定,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变压器通过位于顶面的高低压接线柱与高、低压箱进行电性连接,为了防止高压箱与低压箱间的电性影响,同时简化安装结构,方便检修,变压器1顶面上的高压接线柱11依次序排布在靠近高压箱一侧,低压接线柱12则依次序排布在靠近低压箱一侧,同时当变压器裸露安装在大气中时,热晒雨淋、风吹雨打很容易影响其与高低压箱间的接线稳定性及变换效率,为了防止该种情形的发生,高压接线柱11和低压接线柱12均容置在防护罩4内。具体参见图3-图5,该防护罩4包括底部框架41、壳体42,所述底部框架41由竖向侧壁围合形成用于将高低压接线柱11、12限定在其内的框体,壳体42位于底部框架41上方并与底部框架41相连,底部框架41下端面与变压器2顶面固定连接。壳体42底面设有第一开口421,这样高低压接线柱11、12能由底部框架41伸出并延伸进入到壳体42内,同时,壳体42靠近高压箱1、低压箱3的侧面不封闭,以方便位于壳体内的接线柱通过导线或铜片或铜排等具有导电性能的连接件与高压箱或低压箱对应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该底部框架41由四个侧壁围合成方形结构,四个侧壁的上端向外翻折形成翻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箱式变电站,包括依次设置并电性连接的高压箱(1)、变压器(2)、低压箱(3),所述高压箱(1)、变压器(2)与低压箱(3)放置于同一底板(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2)下方设有将变压器(2)下方周边围合的挡板(7),所述挡板(7)与变压器(2)及位于挡板(7)和变压器(2)之间的底板(5)共同形成集油槽(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箱式变电站,包括依次设置并电性连接的高压箱(1)、变压器(2)、低压箱(3),所述高压箱(1)、变压器(2)与低压箱(3)放置于同一底板(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2)下方设有将变压器(2)下方周边围合的挡板(7),所述挡板(7)与变压器(2)及位于挡板(7)和变压器(2)之间的底板(5)共同形成集油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变压器(2)正下方的底板(5)向下凹陷形成凹槽(11),所述集油槽(8)内的油体流入所述凹槽(11)内,所述底板(5)的边缘由竖向边缘板(10)限定,且与所述凹槽(11)相对应的竖向边缘板(10)上设有便于凹槽(11)内的油体排出的阀体(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由四块竖向挡板(71)围合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箱(3)内部设有用于承载各个元器件并对箱体空间进行分隔的框架(31),所述框架(31)由多根可拆卸的装配臂(311)组装形成,所述装配臂(311)间配合将框架(31)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海军傅爱田晓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