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503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属于路桥施工技术领域。顶进过程中支撑架主要承受线路加固横梁传递的道轨以及火车的重力,有利于保持系统的稳定。另外,所有的工装部件都设置在工作面外部,隐蔽工程极少,更有利于质量控制和现场维护调整。由于无需预设抗横移桩及冠梁,支撑架的搭设仅占用极短的施工时间,可以与线路加固其他工作同时进行,有效规避了现浇钢筋砼结构施工周期长的特点,并减少与铁路施工交叉的影响,线路加固施工周期缩短,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原现浇钢筋砼结构被盘扣式支架及工字钢等周转材料代替,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此工艺经济效益、工期效益显著,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Reinforcement of Long-span Skew Frame Bridge Underpass Railway Line without Transverse Pi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einforc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long-span skew frame bridge underpass railway anti-transverse pile l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jacking process, the support frame mainly bears the weight of the track and the train transmitted by the reinforcing beam of the line, which is helpful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In addition, all the tooling components are located outside the working face, with very few hidden works,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quality control and site maintenance adjustment. Because there is no need for preset anti-transverse pile and crown beam, the erection of support frame takes only a very short construction time and can be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 with other work of line reinforcement,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of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and reducing the impact of crossing with railway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line reinforcement is shortened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is greatly accelera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original cast-in-situ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is replaced by turnover materials such as disc bracket and I-steel,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construction cost. This process has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 and time limit benefit, and has great populariz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路桥施工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蓬勃发展,新建高速公路与既有铁路路线交叉不可避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也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顶进施工之前,要对既有铁路进行加固,线路加固通常的做法是采用H型钢纵梁配合横抬纵挑法布置的工字钢横梁以及防护桩、支撑桩、抗移桩组成线路加固系统,以防止铁路轨道发生横向移动。抗移桩位于顶进就位方向,与既有线路平行,紧靠既有线路排成一直线。铁路铁轨采用纵横钢梁横抬纵挑法进行加固,之后将横梁与抗移桩连接,而纵梁用于加固横梁。这种方式的核心在于预先打设抗移桩,但是抗移桩的成桩周期和施工成本比较高,而且在顶进施工结束后,抗移桩就失去了作用,从而被遗弃,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打设抗移桩造成施工周期延长和施工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B、在铁轨前侧设置硬化地面;C、在铁轨前侧的地面上搭设盘扣式支撑架及顶部工字钢横撑;D、向铁轨的轨枕之间穿入横梁,并将横梁的前端部与支撑架连接,后端部与滑车连接;F、将横梁中部与铁轨连接,并将横梁的后端与牵拉设备的前端连接,将牵拉设备的后端与待顶进的框构涵连接;G、进行顶进施工,并随框构涵的顶进驱动牵拉设备以保持铁轨的平直,同时观察铁轨横移情况,若铁轨横移超过预定范围,则驱动牵拉设备将铁轨拉回恢复顺直状况,直至完成一个阶段的顶进施工;H、重复步骤G直至顶进施工完成。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中,还包括以下步骤:A、施工准备;E、在横梁上设置纵梁并连接牢固;I、拆除纵梁、牵拉设备、滑车、横梁及支撑架;步骤A在步骤B之前,步骤E在步骤D和步骤F之间,步骤I在步骤H之后。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中,支撑架包括:支架体;托架,设置在支架体上且用于承托横梁;和限位架,设置在支架体上且限位架一侧用于与横梁端部抵接。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中,步骤D中“向铁轨的轨枕之间穿入横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铁轨的前侧设置一台挖机顶紧限位架,将在铁轨的后侧设置另一台挖机顶住横梁的一端将横梁穿入铁轨下部,直至横梁的端部与限位架接触。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中,支架体包括:盘扣支架,设置在工作面上;支承梁,设置在盘扣支架上部,用于与托架和限位架连接;和斜支撑,设置在工作面上,且与限位架的另一侧抵接;斜支撑上设有用于调节斜支撑长度的伸缩机构;托架与支架体固定连接,限位架与托架通过对拉螺栓连接。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中,步骤G中,若铁轨横移超过预定范围,则调节牵拉设备、伸缩机构和对拉螺栓,使铁轨回到原位置。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中,横梁上设有用于与铁轨侧部抵接的铁轨限位件。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中,步骤F中“将横梁中部与铁轨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横梁与铁轨之间设置隔层,并用木楔子塞紧,再通过铁轨限位件将铁轨侧部卡紧。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中,步骤G中,若检测到铁轨横移超过预定范围,并驱动牵拉设备对铁轨进行牵拉预定时间后,铁轨横移仍然超过预定范围,则暂停顶进施工,并继续驱动牵拉设备将铁轨拉回,再继续进行顶进施工。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中,牵拉设备包括:预埋固定件,预埋在工作面上;拉绳,一端与横梁连接,另一端与预埋固定件连接;和手拉葫芦,设置在拉绳上,用于收紧拉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抗横移桩及冠梁替换为施工更方便、快捷的免抗横移桩支撑架“盘扣式支架+顶部工字钢支撑”,组成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体系。且滑车辅助,牵拉设备在顶进过程中牵拉,避免轨道线路发生横移。由于无需预设抗移桩,现浇钢筋砼结构被免抗横移支撑架代替,规避了现浇结构施工周期长的特点,缩短了与铁路的施工交叉时间,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现浇钢筋砼结构被盘扣式支架及工字钢等周转材料代替,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支撑架主要受到线路加固横梁传递的铁轨及火车的重力,有利于保持系统的稳定,而且又设置滑车,能够减少摩擦,降低顶进施工时的阻力,使得在顶进过程中能够更为方便地控制轨道线路的横移。另外,所有的工装部件都设置在工作面外部,隐蔽工程极少,更有利于质量控制和现场维护调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应用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应用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Ⅰ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Ⅱ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Ⅲ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Ⅳ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滑车部位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底部与中部拆分);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应用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应用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支架体;11-盘扣支架;12-支承梁;13-斜支撑;14-支架连接件;15-油缸;20-托架;30-限位架;31-顶板;32-第一卡槽;33-插头;40-牵拉设备;41-预埋固定件;42-拉绳;43-手拉葫芦;50-滑车;51-滑动座;511-座体;512-滚动轮;513-缺口;514-凹孔;515-凸起;52-支撑体;53-限位座;531-底板;532-限位板;533-紧固件;60-U形螺栓组件;61-第二卡槽;62-对拉螺栓;70-横梁;71-拉绳孔;72-铁轨限位件;80-纵梁;90-工作面;91-铁轨;92-框构涵;93-顶进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及图8和图9,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进行说明。所述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包括横梁70,用于穿设在铁轨91的轨枕之间且用于承托铁轨91;支架体10,设置在横梁70的一端;托架20,设置在支架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B、在铁轨前侧设置硬化地面;C、在铁轨前侧的工作面上搭设免抗横移支撑架;D、向铁轨的轨枕之间穿入横梁,并将所述横梁的前端部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后端部与滑车连接;F、将所述横梁中部与所述铁轨连接,并将所述横梁的后端与牵拉设备的前端连接,将牵拉设备的后端与待顶进的框构涵连接;G、进行顶进施工,并随框构涵的顶进驱动牵拉设备以保持铁轨的顺直,同时观察铁轨顺直情况,指挥牵拉设备随顶进随拉紧线路。H、重复步骤G直至顶进施工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B、在铁轨前侧设置硬化地面;C、在铁轨前侧的工作面上搭设免抗横移支撑架;D、向铁轨的轨枕之间穿入横梁,并将所述横梁的前端部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后端部与滑车连接;F、将所述横梁中部与所述铁轨连接,并将所述横梁的后端与牵拉设备的前端连接,将牵拉设备的后端与待顶进的框构涵连接;G、进行顶进施工,并随框构涵的顶进驱动牵拉设备以保持铁轨的顺直,同时观察铁轨顺直情况,指挥牵拉设备随顶进随拉紧线路。H、重复步骤G直至顶进施工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A、施工准备;E、在所述横梁上设置纵梁并连接牢固;I、拆除纵梁、牵拉设备、滑车、横梁及支撑架;所述步骤A在所述步骤B之前,所述步骤E在所述步骤D和所述步骤F之间,所述步骤I在所述步骤H之后。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架体;托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体上且用于承托横梁;和限位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体上且所述限位架一侧用于与所述横梁端部抵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向铁轨的轨枕之间穿入横梁”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铁轨的前侧设置一台挖机顶紧所述限位架,将在所述铁轨的后侧设置另一台挖机顶住所述横梁的一端将所述横梁穿入所述铁轨下部,直至所述横梁的端部与所述限位架接触。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施工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志军乔海洋王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