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装置组件以及触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触控
,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装置组件以及触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得到广泛普及。并且,市面上流行的智能移动终端通常会配备有触摸屏,可以通过操作触摸屏直接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控制。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功能不断丰富,智能移动终端所携带的游戏功能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重视。由于部分游戏对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者的操作技巧要求较高,而触摸屏对人手指的反馈机制的灵敏度以及操作便捷性有限,达不到使用者的要求,对使用者的游戏体验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目前已有用于智能移动终端的游戏手柄,智能移动终端与游戏手柄间通过无线连接(例如蓝牙连接等)或者有线连接(例如MiniUSB接口连接等)传输信号,无线连接往往存在延迟;有线连接则需要线缆,相应的设备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触控装置组件以及触控系统,能够降低响应延迟以及简化设备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触控装置组件,该触控装置组件可装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电容触摸屏,电容触摸屏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电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组件可装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电容触摸屏,所述电容触摸屏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电极以及多个第二信号电极,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信号电极的延伸方向不同,并且相互交错排布,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信号电极的重叠位置为触摸点;所述触控装置组件包括触控电极板以及触控电路板,所述触控电极板与所述触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触控电路板用于控制所述触控电极板,以对所述电容触摸屏进行模拟触摸;所述触控电极板上设置有第一触控电极组以及第二触控电极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用于与多个所述第一信号电极电性耦合,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用于与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组件可装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电容触摸屏,所述电容触摸屏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电极以及多个第二信号电极,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信号电极的延伸方向不同,并且相互交错排布,所述多个第一信号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信号电极的重叠位置为触摸点;所述触控装置组件包括触控电极板以及触控电路板,所述触控电极板与所述触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触控电路板用于控制所述触控电极板,以对所述电容触摸屏进行模拟触摸;所述触控电极板上设置有第一触控电极组以及第二触控电极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用于与多个所述第一信号电极电性耦合,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用于与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电极电性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可分别覆盖一所述第一信号电极的端部并保持与所述第一信号电极的连接关系,以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与多个所述第一信号电极电性耦合;且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可分别覆盖一所述第二信号电极的端部并保持与所述第二信号电极的连接关系,以使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与多个所述第二信号电极电性耦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组件进一步包括前壳、中壳支架以及后壳,所述前壳、所述中壳支架以及所述后壳依次分层设置并且装配于一体,所述前壳上相对所述中壳支架的表面装配有所述触控电极板,所述前壳与所述中壳支架之间的空间用于装配所述移动终端,所述中壳支架上远离所述触控电极板的侧面装配有所述触控电路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板与所述触控电路板的同侧端之间连接有柔性电路排线,所述中壳支架对应所述柔性电路排线的端部与所述前壳以及所述后壳之间的空间用于布置所述柔性电路排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板与所述触控电路板之间连接有两组所述柔性电路排线,其中一组对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另一组对应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