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出光的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4655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路出光的灯,包括壳体、光源、透光透镜、反射透镜、面板透镜;所述壳体具体包括第一出光口、第二出光口;所述透光透镜及反射透镜依次沿所述光源发出光线线路方向设置,所述透光透镜对应所述第一出光口,所述反射透镜对应所述第二出光口,所述面板透镜靠近所述第二出光口设置;所述光源发出的一部分光线经由透光透镜朝向远离光源的方向自所述第一出光口发射,另一部分光线经由反射透镜自所述第二出光口反射至面板透镜的出光面,再由所述出光面折射发出。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一条光源两路发光效果,能够满足人们对照明灯亮度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路出光的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两路出光的灯。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照明灯的要求以及不仅仅局限于在照明这个单一功能了。在一些常常需要调整光照亮度的场所,例如餐厅或是家庭餐厅,对于灯具的光线调整十分重要。例如,当人们在餐厅用餐时,若用餐人数较少或是不需要那么高亮度时,灯的亮度需要降低;当用餐人数较多或是需要周围场所处于明亮状态时,灯的亮度就需要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两路出光的灯,实现一条光源两路发光效果,能够满足人们对照明灯亮度的不同需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两路出光的灯,包括壳体、光源、透光透镜、反射透镜、面板透镜;所述壳体具体包括第一出光口、第二出光口;所述透光透镜及反射透镜依次沿所述光源发出光线线路方向设置,所述透光透镜对应所述第一出光口,所述反射透镜对应所述第二出光口,所述面板透镜靠近所述第二出光口设置;所述光源发出的一部分光线经由透光透镜朝向远离光源的方向自所述第一出光口发射,另一部分光线经由反射透镜自所述第二出光口反射至面板透镜的出光面,再由所述出光面折射发出。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导光件;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容置件、第二容置件;所述导光件包括两个功能区即所述透光透镜及反射透镜,所述导光件设置于所述光源的出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口、第二出光口之间;所述第一容置件、第二容置件组合形成一用于容置所述光源及导光件的容置腔。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中所述透光透镜占据体积比例较大时,所述第一出光口较第二出光口发出的光线多;所述导光件中所述反射透镜占据体积比例较大时,所述第二出光口较第一出光口发出的光线多。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件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容置件的两端两两对应形成所述第一出光口、第二出光口;所述第一出光口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下方,所述第二出光口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透镜远离所述光源的一面具体为向所述光源凹进的曲面;所述曲面的两侧分别抵接组成所述第一出光口的所述第一容置件及第二容置件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出光口的所述第一容置件及第二容置件的一端呈一定角度设置,形成遮光角。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遮光角具体为60度角。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件包括用于紧贴所述光源设置的光源面及用于紧贴透光透镜设置的透镜面;所述导光件远离所述光源的一面由所述曲面及一平面组合形成;所述平面即所述反射透镜远离所述光源的一面;所述导光件靠近所述光源的一面为一靠近所述光源弯曲的圆弧面。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透镜的一侧具有接光口;所述接光口抵接所述第二出光口设置;设置于所述面板透镜上下的上表面、下表面均为所述面板透镜的出光面;组成所述第二出光口的所述第一容置件及第二容置件的一端分别沿所述面板透镜宽度方向延伸形成面板透镜容置槽;所述接光口抵接所述第二出光口时,部分所述面板透镜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抵接所述面板透镜容置槽的上内壁、下内壁;所述面板透镜的上表面、下表面及所述面板透镜容置槽的上内壁、下内壁均设置有连接件,用于将所述面板透镜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与所述面板透镜容置槽的上内壁、下内壁限位固定。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源面背向所述光源的一面沿垂直于所述光源面的方向设置有吊杆,用于将整灯吊设于天花板。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透镜具体为一半圆环形面板透镜,所述半圆环形面板透镜的半径所在位置设置两个所述接光口。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两路出光的灯,仅通过一条光源就可以实现光线分两路发光的效果。具体是通过经过导光件中透光透镜与反射透镜之间的占据体积比例,若是透光透镜占据体积大,那么光线从容置腔下方直接射出的比例就多,光线从第二出光口即容置腔的侧壁射出的比例就少,那么从面板透镜射出的光线比例也少,那么整个灯就呈现出较暗的状态,由于面板透镜的形状为半圆环形,所以此时整灯呈现出弯弯的月亮的视觉效果,十分美观。若是反射透镜占据体积大,那么光线从第一出光口即容置腔下方直接射出的比例就少,光线从第二出光口即容置腔的侧壁射出的比例就多,那么从面板透镜射出的光线比例也多,由于面板透镜上表面、下表面均出光,所以整个灯就呈现出较亮的状态。这样只要通过调整导光件中透光透镜与反射透镜之间的占据体积比例,就可以调整整个的灯亮暗程度,且灯具呈现效果十分美观,可以满足人们对灯的不同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两路出光的灯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两路出光的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两路出光的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两路出光的灯,参考图1至3,包括壳体1、光源4、透光透镜21、反射透镜22、面板透镜3;所述壳体1具体包括第一出光口211、第二出光口221;所述透光透镜21及反射透镜22依次沿所述光源4发出光线线路方向设置,所述透光透镜21对应所述第一出光口211,所述反射透镜22对应所述第二出光口221,所述面板透镜3靠近所述第二出光口221设置;所述光源4发出的一部分光线经由透光透镜21朝向远离光源4的方向自所述第一出光口211发射,另一部分光线经由反射透镜22自所述第二出光口221反射至面板透镜3的出光面33,再由所述出光面33折射发出。这样就实现灯的两种出光线路。具体来说,所述透光透镜21与所述反射透镜22组合形成一导光件2,所述导光件2包括两个功能区即所述透光透镜21及反射透镜22;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容置件11、第二容置件12;所述第一容置件11、第二容置件12组合形成一用于容置所述光源4及导光件2的容置腔,所述导光件2设置于所述光源4的出光面33与所述第一出光口211、第二出光口221之间即容置腔所在位置;所述面板透镜3的一侧具有接光口;所述接光口抵接所述第二出光口221设置;设置于所述面板透镜3上下的上表面31、下表面32均为所述面板透镜3的出光面33。具体来说,所述导光件2中所述透光透镜21占据体积比例较大时,所述第一出光口211较第二出光口221发出的光线多;光线从第二出光口221射出的比例就少,那么从面板透镜3射出的光线比例也少,那么整个灯就呈现出较暗的状态。所述导光件2中所述反射透镜22占据体积比例较大时,所述第二出光口221较第一出光口211发出的光线多;那么从面板透镜3射出的光线比例也多,由于面板透镜3上表面31、下表面32均出光,所以整个灯就呈现出较亮的状态。下面具体介绍所述第一出光口211即第二出光口221的位置:所述第一容置件11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容置件12的两端两两对应形成所述第一出光口211、第二出光口221;所述第一出光口211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下方,光线从第一出光口211直接向下射出;所述第二出光口221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光线在反射透镜22反射后从第二出光口221射出到达面板透镜3。为了防止光线从所述第一出光口211射出时发生眩光现象,需要对灯进行防眩光处理,下面具体介绍本技术的防眩光功能:所述透光透镜21远离所述光源4的一面具体为向所述光源4凹进的曲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路出光的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光源、透光透镜、反射透镜、面板透镜;所述壳体具体包括第一出光口、第二出光口;所述透光透镜及反射透镜依次沿所述光源发出光线线路方向设置,所述透光透镜对应所述第一出光口,所述反射透镜对应所述第二出光口,所述面板透镜靠近所述第二出光口设置;所述光源发出的一部分光线经由透光透镜朝向远离光源的方向自所述第一出光口发射,另一部分光线经由反射透镜自所述第二出光口反射至面板透镜的出光面,再由所述出光面折射发出;所述透光透镜占据体积比例大于反射透镜时,所述第一出光口较第二出光口发出的光线多;所述反射透镜占据体积比例大于透光透镜时,所述第二出光口较第一出光口发出的光线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路出光的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光源、透光透镜、反射透镜、面板透镜;所述壳体具体包括第一出光口、第二出光口;所述透光透镜及反射透镜依次沿所述光源发出光线线路方向设置,所述透光透镜对应所述第一出光口,所述反射透镜对应所述第二出光口,所述面板透镜靠近所述第二出光口设置;所述光源发出的一部分光线经由透光透镜朝向远离光源的方向自所述第一出光口发射,另一部分光线经由反射透镜自所述第二出光口反射至面板透镜的出光面,再由所述出光面折射发出;所述透光透镜占据体积比例大于反射透镜时,所述第一出光口较第二出光口发出的光线多;所述反射透镜占据体积比例大于透光透镜时,所述第二出光口较第一出光口发出的光线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路出光的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光件;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容置件、第二容置件;所述导光件包括两个功能区即所述透光透镜及反射透镜,所述导光件设置于所述光源的出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口、第二出光口之间;所述第一容置件、第二容置件组合形成一用于容置所述光源及导光件的容置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路出光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件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容置件的两端两两对应形成所述第一出光口、第二出光口;所述第一出光口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下方,所述第二出光口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路出光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透镜远离所述光源的一面具体为向所述光源凹进的曲面;所述曲面的两侧分别抵接组成所述第一出光口的所述第一容置件及第二容置件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立达信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