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450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水源地入口前的地埋式工程塑料管、截污池、净化池、微生物水质净化剂池,所述地埋式工程塑料管前端与污水排放管相连,所述地埋式工程塑料管后端与截污池相连,所述截污池前端设置有拦污栅,所述拦污栅设置在地埋式工程塑料管末端,所述截污池后端连接净化池,所述净化池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抛石层、防渗土工布及素土层、砾石层、植草砖层、种植土层和水生植物层,所述净化池末端设置有数据采集装置,所述微生物水质净化剂池通过排水管通向水源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水源地环境污染治理中建设投资大,处理效果差,维护管理复杂的问题。

A Water Source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ter sourc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buried engineering plastic pipe, a sewage interception tank, a purification tank and a microbial water purifier tank arranged before the entrance of the water source in turn. The front end of the buried engineering plastic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wage discharge pipe, the back end of the buried engineering plastic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wage interception tank,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sewage interception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sewage barrier. The trash barrier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buried engineering plastic pipe,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trash interception po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rification pond. The purification pond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riprap layer, impervious geotextile and plain soil layer, gravel layer, grass-planting brick layer, planting soil layer and aquatic plant layer from bottom to top. A data acquisition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purification pond, and the microbial water purifying agent pond leads to water through a drainage pipe. Source. The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larg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poor treatment effect and complex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existing water 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源地环境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经进入水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破坏问题日趋严重,环境治理和监测任务越发重大。水源保护区是国家对某些特别重要的水体加以特殊保护而划定的区域,包括生活饮用水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水源地保护区现在已经是一座城市甚至是一个地区的生命之基。因此如何保护水资源并对污染水排放进行有效地监控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国策之一。随着环保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水源地环境保护力度,治理方法大都使用传统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但该工艺对饮用水水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以及量大面广的特征,适应性较差,且建设投资大,运行管理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金,使用成本较高。因此,急需一种对水源地污染适应性好、投资及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维护管理简单的全面的保护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水源地环境污染治理中建设投资大,处理效果差,维护管理复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包括设置在水源地入口前顺序连通的地埋式工程塑料管、截污池、净化池、微生物水质净化剂池,所述地埋式工程塑料管前端与污水排放管相连,所述地埋式工程塑料管后端与截污池相连,所述截污池前端设置有拦污栅,所述拦污栅设置在地埋式工程塑料管末端,所述截污池后端连接净化池,所述净化池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抛石层、防渗土工布及素土层、砾石层、植草砖层、种植土层和水生植物层,所述净化池末端设置有数据采集装置,所述微生物水质净化剂池通过排水管通向水源地。本专利技术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系统首先经地埋式工程塑料管将即将流入水源地的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地埋式工程塑料管可以防止生活污水直接外排对地表径流的污染,继而流入到截污池内,经拦污栅拦截污水中悬浮固体杂质以及大颗粒悬浮物,经初步处理过的污水流入到净化池内,经抛石层、防渗土工布及素土层、砾石层、植草砖层、种植土层和水生植物层,这些基质可压实底泥,防止底质悬浮和内源污染释放,并为植草砖层提供基础,防止发生基础沉降,同时也为水生植物提供了载体和营养物质,种植土层上种植的水生植物可净化水体,再者,抛石层、砾石层和植草砖层形成生物膜,可为净水型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水体可在抛石层、砾石层、植草砖层、水生植物根系层净化,将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得到初步的去除,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净化池内水质信息,计算进入水体的污染负荷,最后流入微生物水质净化剂池内,根据采集到水体的污染负荷,进行进一步的净化,最终流入到水源地。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微生物水质净化剂池内设置有由钢丝绳系住的微生物水质净化剂包,所述微生物水质净化剂包成网状分布在水体表层。通过放置微生物水质净化剂包,根据采集到水体的污染负荷,进而投放适量的微生物水质净化剂包对水体进行进一步净化。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拦污栅连接有排废管,所述排废管与外部的负压泵相连。通过设置排废管与负压泵,使得负压吸泵能够将拦污栅拦截的悬浮固体杂质以及大颗粒悬浮物等抽走,防止堵塞净化池,影响后续的处理。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水生植物层包括上坡处种植的挺水植物、在平坡处种植的沉水植物以及在缓冲带处种植的浮水植物。通过种植不同水生植物,保障一年四季不同温度条件下,植物发挥的生态处理效果。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挺水植物采用荷花、千屈菜、菖蒲、芦苇、芭蒲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浮水植物采用浮萍、水浮莲、睡莲和凤眼莲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沉水植物采用海菖蒲、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施工方便,投资成本低,运行及维护简便,可操作性强,使用植物对污染物吸收,不产生新的污染物,采用三次过滤净化,保证处理效果理想,整个保护系统中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保证流入水源地的水质不会产生危害,达到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放置微生物水质净化剂包,根据采集到水体的污染负荷,进而投放适量的微生物水质净化剂包对水体进行进一步净化;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排废管与负压泵,使得负压吸泵能够将拦污栅拦截的悬浮固体杂质以及大颗粒悬浮物等抽走,防止堵塞净化池,影响后续的处理;4.本专利技术通过种植不同水生植物,保障一年四季不同温度条件下,植物发挥的生态处理效果。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地埋式工程塑料管,2-拦污栅,3-截污池,4-抛石层,5-防渗土工布及素土层,6-砾石层,7-植草砖层,8-种植土层,9-微生物水质净化剂池,10-排水管,11-负压泵,12-排废管,13-净化池,14-水生植物层,15-数据采集装置,1501-挺水植物,1502-沉水植物,1503-浮水植物,16-微生物水质净化剂包。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包括设置在水源地入口前顺序连通的地埋式工程塑料管1、截污池3、净化池13、微生物水质净化剂池9,所述地埋式工程塑料管1前端与污水排放管相连,所述地埋式工程塑料管1后端与截污池3相连,所述截污池3前端设置有拦污栅2,所述拦污栅2设置在地埋式工程塑料管1末端,所述截污池3后端连接净化池13,所述净化池13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抛石层4、防渗土工布及素土层5、砾石层6、植草砖层7、种植土层8和水生植物层14,所述净化池13末端设置有数据采集装置15,所述微生物水质净化剂池9通过排水管10通向水源地。本专利技术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系统首先经地埋式工程塑料管1将即将流入水源地的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地埋式工程塑料管1可以防止生活污水直接外排对地表径流的污染,继而流入到截污池3内,经拦污栅2拦截污水中悬浮固体杂质以及大颗粒悬浮物,经初步处理过的污水流入到净化池13内,经抛石层4、防渗土工布及素土层5、砾石层6、植草砖层7、种植土层8和水生植物层14,这些基质可压实底泥,防止底质悬浮和内源污染释放,并为植草砖层7提供基础,防止发生基础沉降,同时也为水生植物提供了载体和营养物质,种植土层8上种植的水生植物可净化水体,再者,抛石层4、砾石层6和植草砖层7形成生物膜,可为净水型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水体可在抛石层4、砾石层6、植草砖层7、水生植物根系层净化,将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得到初步的去除,通过数据采集装置15采集净化池13内水质信息,计算进入水体的污染负荷,最后流入微生物水质净化剂池9内,根据采集到水体的污染负荷,进行进一步的净化,最终流入到水源地。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微生物水质净化剂池9内设置有由钢丝绳系住的微生物水质净化剂包16,所述微生物水质净化剂包16成网状分布在水体表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源地入口前顺序连通的地埋式工程塑料管(1)、截污池(3)、净化池(13)、微生物水质净化剂池(9),所述地埋式工程塑料管(1)前端与污水排放管相连,所述地埋式工程塑料管(1)后端与截污池(3)相连,所述截污池(3)前端设置有拦污栅(2),所述拦污栅(2)设置在地埋式工程塑料管(1)末端,所述截污池(3)后端连接净化池(13),所述净化池(13)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抛石层(4)、防渗土工布及素土层(5)、砾石层(6)、植草砖层(7)、种植土层(8)和水生植物层(14),所述净化池(13)末端设置有数据采集装置(15),所述微生物水质净化剂池(9)通过排水管(10)通向水源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源地入口前顺序连通的地埋式工程塑料管(1)、截污池(3)、净化池(13)、微生物水质净化剂池(9),所述地埋式工程塑料管(1)前端与污水排放管相连,所述地埋式工程塑料管(1)后端与截污池(3)相连,所述截污池(3)前端设置有拦污栅(2),所述拦污栅(2)设置在地埋式工程塑料管(1)末端,所述截污池(3)后端连接净化池(13),所述净化池(13)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抛石层(4)、防渗土工布及素土层(5)、砾石层(6)、植草砖层(7)、种植土层(8)和水生植物层(14),所述净化池(13)末端设置有数据采集装置(15),所述微生物水质净化剂池(9)通过排水管(10)通向水源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水质净化剂池(9)内设置有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彤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汉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